宇宙論

哈伯定律與宇宙形成學說、星體的演化

天球

天球 (Celestial Sphere)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鍾豪

天球 (celestial sphere),是個假想的球面,其球心、自轉軸皆和地球一樣,但半徑無限大。天球並無遠近的概念,所有天空中的物體,無論是人造衛星、月亮,或是遙遠的天體,都可投影到天球上。天球在描述天空中的物體時,是十分重要且方便的工具。

當我們描述地球上的地理位置時,例如紐約市、聖母峰等,會使用經緯度座標。當我們描述天空中的星星時,就需使用天球座標。天球是個二維的球面,所以無論哪一種天球座標,都僅需要兩個參數。常見的天球座標有「地平座標系」和「赤道座標系」兩種。

為何可以用哈伯常數估計宇宙年齡

為何可以用哈伯常數估計宇宙年齡 (Why Hubble’s constant can be used to estimate the age of the universe)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陳義裕

根據哈伯定律,遠方星系都在遠離我們而去,且遠離的速度 \(v\) 和距離 \(d\) 成正比,而其間的比例係數 \(H\) 則稱為哈伯常數。寫成數學形式即為:\(v=Hd\)。你可能會在不同的場合聽到人家說,哈伯常數的倒數可以用來做為宇宙年齡的估計,但這是為什麼?

我們先來看一個不相干的問題。我們都很熟悉所謂的簡諧運動,它指的是一個質量為 \(m\) 的物體在受到一條彈簧常數為 \(k\) 的彈簧之回復力時之運動,其運動方程式之數學形式為

\(m\cdot(\)加速度\()=\)\(k\cdot(\)位移\()~~~~~~~~~(1)\)

哈伯定律以及哈伯常數的進一步說明

哈伯定律以及哈伯常數的進一步說明 (More on Hubble’s law and Hubble’s constant)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 陳義裕

人類觀星並對之做紀錄與分析雖然已有數千年,但受限於肉眼以及過去望遠鏡解析度的不足,所觀察到的星體幾乎都在本銀河系裡面,這現象持續到 1920 年代,才因為更大望遠鏡的建造、以及天文學家發現了更可靠的距離測量方式而有了改觀。至此,人們才意識到宇宙中有許許多多和本銀河系相仿的星系,而且它們和我們之間的距離,與肉眼便能見到的那些(本銀河系的)星星相比,簡直是遙不可及!

哈伯 (Edwin Powell Hubble, 1889-1953) 在 1929 年整理了前人以及自己的觀測資料,以不同星系相對於太陽的遠離速度當成縱軸,把星系相對於我們的距離當成橫軸,畫出了類似圖一的結果(這是將哈伯原始數據重新繪製,原因詳見後述)。這些數據點看起來相當散亂,在一般的實驗中,我們可能不會很有信心地以線性函數去做近似,但考慮到天文觀測的諸多不確定性,哈伯仍大膽地以一條直線(圖一綠色虛線)去描述這些數據間的關係,並將之詮釋成遠方星系都在遠離我們,且其遠離速度與星系和我們之間的距離成正比。後來所謂哈伯定律 (Hubble’s law) 指的便是這個關係。

Fig1-Hubble Original Plot

圖一 哈伯定律的部份數據圖

重力波:宇宙真的曾經暴脹

2014年4月1日下午兩點,筆者到臺大物理系凝態館聽演講,座位已經爆滿,連走道都擠得滿滿的,大家都是來聽史丹佛大學物理教授郭兆林的演講。筆者坐在攝影機的後面看著錄影人員準備就緒。一開始主持人介紹郭教授畢業於臺大物理系以及其他的經歷。 這是ㄧ場學術性的演講,現場有許多外籍人士。郭教授用英語先簡單地用幾張投影片介紹宇宙背景輻射、暴脹論、和重力波,並且解釋為什麼重力波在宇宙背景輻射屏幕上所照成的印記能證實暴脹論。宇宙學家相信只有暴脹能加強宇宙早期的重力波,如果宇宙的早期的重力波能被驗證,這一定可增強人們對暴脹論的信念。

大爆炸紀念日:六個宇宙大爆炸的迷思

西元1964年,兩位來自美國新澤西州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試圖架設一個更好的天線,結果卻意外揭開了宇宙的起源。阿諾‧彭齊亞斯(Arno Penzias)和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所接收到的無線電嘶嘶聲,為第一次證實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信號。這個遺留輻射(relic glow)源於大爆炸,並散布在整個宇宙。 這個發現證實了大爆炸理論,也是現今對宇宙起源的最佳解釋。彭齊亞斯和威爾森也因這項發現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在五十年後的今天,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已經幫助我們了解宇宙的年齡、形狀和組成,以及相關的發展細節。但幾乎與每一個新發現一樣,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而來的是更加令人傷腦筋的新問題。

[影音] 102年物理教師增能研習-宇宙學示範教學&宇宙學新知

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物理學科中心102年度課綱微調課程教師增能研習計畫
主持人:高涌泉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
講師:陳義裕 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  高文芳 教授(國立交通大學物理研究所)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思亮館國際會議廳
時間:2013年11月26日(二) 

教材下載連結

1.宇宙學示範教學(陳義裕教授)

黑洞的大小–史瓦茲半徑(Schwarzschild Radius)

黑洞的大小–史瓦茲半徑(Schwarzschild Radius)
臺南市私立光華女子高級中學物理科楊盛智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蔡志申教授責任編輯

黑洞(Black Hole)已是家喻戶曉的名詞,原本的名稱其實是:「重力完全塌縮的星球」,直到1967年由惠勒【註1】(John Archibald Wheeler)提出「黑洞」一詞予以取代,至於黑洞形成的條件及範圍為何?早在1916年卡爾‧史瓦兹(Karl Schwarzschild,1873-1916)即求得,根據史瓦兹的說法,如果一個不自轉、不帶電的重力天體,其半徑小於一個特定值,天體將會發生劇烈收縮而坍塌,這個半徑就叫做史瓦兹半徑,在這個半徑內時空嚴重變形,不只天體本身會被吸入,就連發射的光(電磁波)都會被吸收,故呈現「黑漆漆」一片。

暗能量(Dark energy)

暗能量(Dark energy)
臺中縣立中港高級中學物理科王尊信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所謂暗能量是就指在宇宙中,不發射光子也不吸收光子的能量,占整個宇宙的三分之二,是組成宇宙最重要的成員,但是因為它均勻分布在宇宙中,所以無法界由堆聚或欠缺而測出它的存在,另外它也無法藉由發射或吸收電磁波加以觀測,因此目前我們對這種能量所知非常有限。

3K宇宙微波背景輻射(3K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3K宇宙微波背景輻射(3K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臺南市私立光華女子高級中學物理科楊盛智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蔡志申教授責任編輯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簡稱「背景輻射」,又稱「$$3K$$ 背景輻射」),因為光譜特徵約和絕對溫度 $$3K$$ 的黑體輻射相同而得名,而呈現的頻率屬於微波範圍。

哈柏定律(Hubble’s law)

哈柏定律(Hubble’s law)
臺南市私立光華女子高級中學物理科楊盛智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蔡志申教授責任編輯

1929 年美國天文家哈柏(Edwin Hubble,1889-1953)對星系作光譜分析時,發現遙遠的星系在光譜上呈現紅位移,也就是說星系正遠離我們而去,且距離愈遠的星系遠離的速度愈快,徑向的遠離速度(radial velocity)與距離成正比,此關係式被稱為哈柏定律(Hubble’s law):

$$v=H_0{D}$$

Pages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