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技術與應用

化學工程、生物化學、綠色化學、環境化學、核化學

鋁熱反應 (Thermite reaction)

鋁熱反應 (Thermite reac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四年級柳向芳

(一) 發現

「德國化學家Hans Goldschmidt」當初致力於在不使用碳的情形下進行冶煉得到純的金屬,在這過程中於1893年發現到金屬氧化物粉末和鋁粉摻雜後得到的混和物應用在不含碳的金屬(carbon-free metal)時,經由反應可以得到少量純的熔融鐵。

這個方法的發現恰好可以用來解決當時候鐵軌不安全的問題。在過去鐵軌和鐵軌之間是以螺母、螺栓以及角鋼連接在一起,所以火車行走時會聽到”喀拉-喀拉”的聲響,這種連接方式會因為天氣的變化會使得連接處膨脹或收縮,再加上火車輪子經過時的撞擊,導致螺母鬆脫也可能使得鐵軌開列最終斷裂。因此Goldschmidt將他所發現的鋁熱反應藉由能將兩塊金屬接合的這個特性運用在鐵軌上,並將用來焊接的物質稱作「Thermit®」,之後的鐵路公司便開始利用Thermit®使軌道更安全、舒適以及行走上更快速。

(二) Thermite reaction簡介

Thermite是一個由金屬粉末及金屬氧化物所構成的煙火組成(pyrotechnic composition)產生放熱的氧化還原反應,此反應稱為thermite reaction。若鋁作為還原劑,則稱為「鋁熱反應(aluminothermic reaction)」。Thermite的組成有很多種,常見的還原劑為鋁,氧化劑有三氧化二硼、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鉻、二氧化錳、三氧化二鐵、四氧化三鐵、氧化銅和四氧化三鉛等。

高分子纖維(Fiber of polymers)

高分子纖維(Fiber of polymers)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二年級朱韻伃

高分子纖維這個名詞或許聽起來很陌生,或許看起來很毒,但它已經悄悄地在業界竄紅,悄悄地滲入我們的日常生或中。現在,就讓我們來簡單地了解高分子纖維與其製作的方式。

大多數纖維是用於紡織工業上。傳統的纖維如棉、麻是來自動物或植物,後來進一步發展出石油化學製成的纖維或石化與天然纖維兩者混紡。而近年來,高分子纖維則廣受歡迎。纖維高分子材料能抽拉成小長度比直徑的長絲,因為本身的化學特性與抽絲過程,使它具有高的拉伸強度及耐磨耗的能力。另外,高分子材料具有極高的可塑性,可以藉由抽絲時參數的改變,填加物的添加與聚合度等等的改變,輕易的改變它的特性。

超臨界流體之應用(Supercritical Fluid Applications)

超臨界流體之應用(Supercritical Fluid Applications)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一年級梁懿貴

氣體可藉由加壓使其液化,氣體的溫度越高,所需的壓力也就會越大。但是當氣體的溫度到達一定的程度時,會出現任何壓力都沒辦法使氣體液化的現象,而此液化的上限溫度稱為臨界溫度。在此臨界溫度下,使氣體液化的最低壓力則稱為臨界壓力。當流體的壓力與溫度都高於臨界溫度與臨界壓力時,會呈現一種無法區分液體、氣體的物質狀態,稱為超臨界流體(Supercritical Fluid)。

超臨界流體的密度一般都介於0.1到1.0g/ml之間,其物理性質界於氣、液相間,具有氣體的可壓縮性和高擴散性,及液體的流動性和溶解能力,並兼具低黏度、低表面張力的特性,因此容易滲入到多孔性組織中。除此之外,當流體接近臨界點時,微小的溫度或壓力變化都可使密度產生改變,使得超臨界流體具有可被微調的特性。而其化學性質則異於其氣、液相,例如二氧化碳在氣體狀態下並不具有萃取能力,但當進入超臨界狀態後,卻具有溶解有機物的能力。

X-光繞射與布拉格定律

X-光繞射 (X-ray diffraction)與布拉格定律 (Bragg’s Law)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X-光繞射(X-ray diffraction)是最常見用來決定固體晶體結構的工具,簡稱為XRD(圖一)。繞射發生於當光束被一規則排列點或線的散射,散射後的同相光產生建 設性干涉,相異相光產生破壞性干涉。如果使用單一波長的X-光來照射晶體,可以觀察到一特殊圖形(pattern),呈現規則排列亮點(圖二)或亮暗線條 交錯(圖三)。

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化學氣相沉積法,是一種化學上常用的合成過程,其目標是生產高效能且高純度的一些化學材料。例如像是人工鑽石的合成,以及半導體業上的薄膜合成,都是透過化學氣相沉積法來達到。而化學氣相沉積法製造鑽石的發現,有效地提升了鑽石的產量與應用性。

一個典型的化學氣相沉積法,是將我們所使用的基底(substrate),暴露於欲合成之材料的前驅物蒸氣當中,常見的基底如矽、金屬或金屬化合物;當前驅物蒸氣接觸到基底,便可能會發生不同的變化,譬如沉積、分解等反應產生欲合成附著在基底上,當這些分子持續累積,便會得到我們所想要的材料。

例如像是在半導體產業上,我們將晶圓作為基底,暴露在不同的蒸氣下,可以得到矽、二氧化矽、氮化矽(Si3N4),甚至是一些金屬的薄膜沉積。

我們使用矽烷蒸氣可以得到矽:

SiH4 → Si + 2 H2

比爾定律(Beer’s Law)的限制

比爾定律(Beer’s Law)的限制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比爾定律,又稱作比爾──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是一個光學基礎定律。當光穿透樣品溶液時,光的吸收度(A)與吸收係數( )、光徑長(l)、濃度(c) 三者均呈正比:A=lc

然而,比爾定律並不適用各種狀況,只適用在某些前提與限制下:
1. 溶液必須是一個均質的溶液,不能存在不均勻的現象。
2. 溶液當中的分子彼此之間不互相作用,例如稀薄溶液。
3. 溶質分子不會因入射光的照射而進行反應。
4. 溶液必須是澄清的,也就是說不能產生散射現象。
5. 僅考慮光的吸收,忽略光的散射、反射等行為。
6. 光源使用單色的平行光。也就是每一束光是相同的波長,且通過相同長度的介質溶液,因為莫耳吸收係數會隨著波長而有所不同。

當測量條件不符合上述前提,以比爾定律計算出的結果就會出現大幅誤差。例如由於濃度的增加,而造成溶液當中組成成分的改變,使得吸光係數並非恆定。例如在水中鉻酸根離子與二鉻酸根離子遵守下列的平衡反應:

比爾定律與吸收度

比爾定律 (Beer’s Law)與吸收度 (Absorbance)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比爾定律,又稱作比爾──朗伯定律(Beer-Lambert Law),是一個光學基礎定律。當光穿透樣品溶液時,光的吸收度 \((A)\) 與吸收係數 \((\alpha)\)、光徑長 \((l)\)、濃度 \((c)\) 三者均呈正比:\(A=\alpha lc\)

其中 \(\alpha\) 為吸收係數(absorptivity,或稱 absorption coefficient),亦可稱為消光係數(extinction coefficient, \(k\))。然而,若是在光徑長 \(b\) 使用了 cm 作為單位,並且濃度 \(c\) 使用 \(M\) 作為單位,吸收係數以 \(M^{-1}cm^{-1}\) 作為單位,那麼這時候的吸收係數,即可稱為莫耳吸收係數(molar absorptivity),其符號以 \(\varepsilon\) 來代表。莫耳吸收係數 \(\varepsilon\) 的使用相當頻繁,以至於還比吸收係數 \(\alpha\) 來的常出現。因此,常見的比爾定律表示方法為:\(A=\varepsilon bc\)

此外,我們需要瞭解的另一個重要定義是光的吸收度(absorbance)。當一束光線照射到一樣品溶液時,部份的光線會被樣品溶液吸收,剩下的光線則穿透樣品溶液,即原本光入射線強度 \(I_0\),穿透光線強度變為 \(I_1\),此時光的穿透度 \(T\) (Transmittance),即光穿透的比例為

圖一、比爾定律吸收光路徑的示意圖。(圖片來源: WIKIPEDIA–Beer–Lambert law)

比爾定律的應用

比爾定律(Beer’s Law)的應用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比爾定律的應用,通常是針對已知莫耳吸收係數的溶液,透過測量光吸收度推算出溶液濃度。這種透過光學方法測量濃度的方法包含了比色法 (colorimetry)、光電比色法(photoelectric colorimetry)、分光光度法(spectrophotometry)等。

石油的脫硫化(Desulfurization of Petroleum)

石油的脫硫化(Desulfurization of Petroleum)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陳佳翰/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石油的脫硫化,是在天然氣、汽油、燃油或石化原料(例如:異丙苯)已分餾出之後、要加工或燃燒之前,將其中的含硫化合物去除之的前處理。

石油是由古生物動物遺骸,在高溫高壓下長時間轉化形成,而動物體組成多為蛋白質,故石油含硫量大,其重量百分比有0.5~6%。若未經處理而直接作為燃料使用,則會排放出大量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硫等,造成酸雨危害環境。

圖一、含硫燃油的燃燒。

除造成酸雨危害之外,未經脫硫處理的石化原料,在後續的加工過程中易使催化劑失活、變質。例如以沸石(zeolite)裂解重油時,硫醇與硫醚會放出硫分子;硫分子會附著在沸石表面,阻擋反應物與催化劑接觸,造成沸石失活、裂解效率驟降。

圖二、含硫燃油的裂解。

化學位移

化學位移 (Chemical Shift)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生張育唐/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光譜當中,具有不同化學環境(Chemical environment)原子核由於遮蔽效應(Shielding effect)的關係,在磁場中有不同的共振頻率,此共振頻率的差異稱為化學位移(Chemical shift)。

核磁共振光譜的原理,是透過一些奇數個質子或是中子的原子核,它們會具有核自旋(Nuclear spin),以及相對應的自旋角動量(Nuclear spin angular momentum)。而由於原子核帶有電荷,因此其自旋時便會產生磁矩,相當於一個小磁鐵。而當我們施加一個相當強大的磁場時,各個能階便會因為和磁場方向不同使得能階之間產生能階差。有了這樣的一個能階差,我們便可以預期當施加一個固定頻率的電磁波時,可以將原子核自較低的自旋能階激發至較高的能階;並且在回到較低能階時,同樣會得到一個電磁波。這一個能階差大致上會隨著所施加的磁場大小的提升而提升。(圖一)

圖一、NMR原理圖。 E1為核自旋方向為逆磁場方向,能量隨外加磁場增加而增加; E2為核自旋方向即順磁場方向,能量隨外加磁場增加而降低。

NMR實驗中觀察到的共振頻率受到分子環境、迴轉磁比(Magnetogyric ratio)和外加磁場Bo的大小的影響而變化。由於分子環境的影響來自於每個原子有個自的電子雲環繞,代表個別小磁場的存在,容易受到相鄰原子磁場的影 響,即為相互的遮蔽。故真正作用於原子核上的磁場Blocal可表示為:

Blocal = Bo (1- )     : 遮蔽效應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