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異構物

同分異構物(Isomer)

同分異構物(Isomer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化學科陳藝菁老師/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張祖辛副教授責任編輯

1827年,當維勒(Friedrich Wöhler)製備氰酸(cyanic acid)時,他注意到儘管氫氰酸的成分元素與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製備的雷酸(fulminic acid)完全相同,但是化合物的性質卻極為不同。這個發現挑戰了當時的化學概念,當時認為不同的化合物,其成分元素必不相同。維勒(Wöhler)也於1828年發現尿素(urea)與氰酸銨(ammonium cyanate)是由相同的原子組成,但卻有著不同的性質。隨著更多此類發現,伯齊流斯(Jöns Jakob Berzelius)提出「同分異構物」這個名辭,以描述此種現象。到了1849年,巴斯德(Louis Pasteur)由酒石酸(tartaric acid)中分離出兩種鏡像形態的極小結晶,此兩分離出的分子互為「立體異構物」,其旋光性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