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

【丁肇中獲頒諾貝爾物理獎40週年專題】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稿

【丁肇中獲頒諾貝爾物理獎40週年專題】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稿

1976年諾貝爾物理獎官方新聞稿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特約編譯 葉承効 / 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元翰 責任編輯

72983_p1

照片為丁院士提供,請勿任意轉載。

瑞典皇家科學院(The 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決定將 1976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給美國史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的伯頓.里克特(Burton Richter)教授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丁肇中教授,以表彰他們在發現一種新的重基本粒子中所進行的開創性研究。

以對基本粒子的研究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殊榮

今年的物理獎頒發給探究物質最基本組成單位的研究,這個單位甚至比原子與原子核還小。根據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等價定律,$$E=mc^2$$,創造重粒子需要大量的動能,而且能量必須非常集中。這次獲獎的兩個實驗是分別在兩個世界最大的粒子加速器中獨立進行。丁肇中和他的研究員將他們自己的偵測器與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質子加速器相連接。加速器的直徑約為 200 多公尺,而丁肇中的團隊所使用的偵測器,長度將近 15 公尺。里克特團隊的偵測器則是與位於史坦福直線加速器中心,長達三公里的直線電子加速器相連。里克特的儀器太過龐大,因此無法放在室內。在探測極微小的物體時,大型的顯微鏡是必需而且無可避免的。為了看到最小的物體,我們需要最大的偵測器。

【丁肇中獲頒諾貝爾物理獎40週年專題】丁肇中院士介紹

【丁肇中獲頒諾貝爾物理獎40週年專題】丁肇中院士介紹

丁肇中院士介紹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張忻郁 編譯 / 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張元翰 責任編輯

72982_p1

照片為丁院士提供,請勿任意轉載。

丁肇中教授 1936 年出生於美國密西根州的安娜堡 (Ann Arbor) 。他的父母為研究工程學的丁觀海教授和專攻心理學的王雋英教授,當時都在密西根大學訪問。他們全家回到了中國後,由於當時正逢抗日戰爭,生活很不穩定,因此並未接受完整的教育。直到十二歲來台,丁肇中才開始進入正規教育體系。他先後就讀竹南國小,台中大同國小,成功中學,建國中學,以及成功大學。在成大只待了一年,便隻身前往美國,進入密西根大學,於 1959 獲得物理與數學學士學位,1960 及 1962 年分別獲得物理碩士和博士學位。

[演講] 丁肇中院士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40週年

[演講] 丁肇中院士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40週年

【大師演講】丁肇中院士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40週年:我所經歷的實驗物理

今年是丁肇中院士因發現新型粒子榮獲諾貝爾物理獎40週年,臺大科教中心特地與財團法人張昭鼎紀念基金會、中研院和中央大學,聯合邀請丁肇中院士,在7月3日於臺大給予一場科普演講。

丁肇中 (Samuel Chao Chung Ting)

丁肇中 Samuel Chao Chung Ting
國立成功大學光電科技研究所林宣鳴研究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丁肇中(1936年- )物理學家、華裔美國人。發現 $$J/\psi$$ 粒子,1976年與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教授伯頓‧里克特教授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 1936 年出生在美國密西根州,兩個月後隨父母回到中國。由於中國那時兵荒馬亂,丁肇中主要由父母在家裡教育。丁肇中 12 歲到了臺灣,經過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臺北市成功中學。一年後轉學到建國中學讀書,高中畢業後,考進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1956年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修習工程學、數學和物理學。1959年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1962年獲得物理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