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肇中 (Samuel Chao Chung Ting)

Print Friendly

丁肇中 Samuel Chao Chung Ting
國立成功大學光電科技研究所林宣鳴研究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丁肇中(1936年- )物理學家、華裔美國人。發現 $$J/\psi$$ 粒子,1976年與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教授伯頓‧里克特教授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丁肇中 1936 年出生在美國密西根州,兩個月後隨父母回到中國。由於中國那時兵荒馬亂,丁肇中主要由父母在家裡教育。丁肇中 12 歲到了臺灣,經過不足一年的刻苦努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臺北市成功中學。一年後轉學到建國中學讀書,高中畢業後,考進國立成功大學機械工程系。1956年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修習工程學、數學和物理學。1959年獲得數學和物理學學士學位。1962年獲得物理博士學位。

丁肇中教授所領導的小組,1974年在美國紐約州布魯海文國家實驗室裡,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 他們所發現的新粒子十分獨特,它是不帶電的,而且壽命能活 $$0.00000000000000000001$$ 秒,比過去發現的新粒子長 $$1000$$ 倍。這是一種新的重光子,丁肇中把它命名為「$$J$$」粒子。

丁肇中的 $$J$$ 粒子與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教授伯頓‧里克特的 $$\psi$$ 粒子,幾乎是同時被發現。1976 年,兩位教授因此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及美國政府的勞倫斯獎。他是首次用中文在頒獎典禮發表自己的演講。在演講中,他強調了實驗工作和理論工作同樣重要。這兩個新發現震驚了美國科學界。經過仔細比較,科學家們發現 $$J$$ 粒子和 $$\psi$$ 粒子是同一種粒子。為了紀念丁肇中小組和里克特小組的功績,這種新粒子被重新命名為 $$J/\psi$$ 粒子。

他曾說過這樣一段十分有名的話:「在雨季的時候,一個像波士頓的城市,也許在一秒鐘之內降落下千萬的雨滴。如果,其中的一滴有著不同的顏色,我們就必須找出那一滴雨。」漫長的研究實驗生涯裏,丁肇中就是善用這樣的「接住一滴雨之精神」,解釋所有實驗研究當中所具有的複雜性和艱難性,同時他也用這樣的精神鞭策自己的行動和其他研究配合人員的行動。

繼李政道、楊振寧之後,丁肇中成為第三位獲得諾貝爾獎金的華裔物理學家。他認為物理學是在實驗與理論緊密相互作用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理論進展的基礎在於理論能夠解釋現有的實驗事實,並且還能夠預言可以由實驗證實的新現象。當物理學中一個實驗結果與理論預言相矛盾時,就會發生物理學的革命,並且導致新理論的產生。


參考資料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1%E8%82%87%E4%B8%AD

2. http://baike.baidu.com/view/2543.htm
3. http://web.hhjh.tp.edu.tw/teacher/t207/newpage13.ht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