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句

條件句與對偶命題 (Conditional and contrapositive statements)

條件句與對偶命題 (Conditional and contrapositive statements)
臺北市立和平高中黃俊瑋教師

在數學上,有許多敘述句皆具有下列形式:\(P\) 蘊涵 \(Q\)

而它的意義即為:若 \(P\) 為真,則 \(Q\) 也必須為真 

此外,尚包含了其它與蘊涵相關的術語,例如:若 \(P\) 則 \(Q\) 、\(P\) 是 \(Q\) 的充分條件、\(P\) 唯若 \(Q\)、\(Q\) 若 \(P\) 以及 \(Q\) 是 \(P\) 的必要條件等,而這些術語的意義皆相同。例如,「若 \(n^2\) 為偶數,則 \(n\) 為偶數」、「若 \(x\) 與 \(y\) 皆為有理數,則 \(x+y\) 為有理數」以及「若 \(\Delta ABC\) 為直角三角形,則斜邊平方等於兩股之平方和」等,都是此類具蘊涵關係的敘述句。

一般而言,蘊涵關係包含了涉及真值(truth)的條件句與因果關係(causation)兩部份,我們以符號「\(P \Rightarrow Q\)」來表示 \(P\) 蘊涵 \(Q\) 的真值部份,並把具「\(P \Rightarrow Q\)」這種形式的句子,稱為條件表達式或簡稱為條件句。其中 \(P\) 的稱為前項或前件(antecedent), \(Q\) 則稱為後項或後件(consequent)。

彩虹的「若…,則…」

彩虹的「若…,則…」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李國偉研究員責任編輯

當你在住宅區裡散步時,有可能看到人家的牆上或門上釘了一塊牌子,上面寫著「內有惡犬,閒人勿進。」說自家的狗狗是「惡犬」,似乎有點不夠善待自己的寵物。在國外你有可能看到下面這種比較文雅的警語:

Dogs that bark do not bite. Our dog does not bark. (會叫的狗不咬,我家的狗不叫。)

真值蘊涵

真值蘊涵 (material implication)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李國偉研究員責任編輯

條件句「若…,則…」中的「…」可用符號代替,便寫成「若 $$p$$,則 $$q$$」,甚至更簡化為「$$p\rightarrow q$$」或「$$p\Rightarrow q$$」。這裡用的符號 $$p$$ 與 $$q$$ 稱為「命題符號」,而 $$\rightarrow$$ 與 $$\Rightarrow$$ 稱為「蘊涵符號」,所以條件句也可稱為蘊涵句。命題符號的特點是我們可以賦予它真假值,真值用 $$\bf T$$ 代表,假值用 $$\bf F$$ 代表。蘊涵符號的作用其實是一種連結詞,它把兩個組成份子的命題連結在一起,產生一個新的複合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