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值蘊涵

Print Friendly

真值蘊涵 (material implication)
中央研究院數學所李國偉研究員責任編輯

條件句「若…,則…」中的「…」可用符號代替,便寫成「若 $$p$$,則 $$q$$」,甚至更簡化為「$$p\rightarrow q$$」或「$$p\Rightarrow q$$」。這裡用的符號 $$p$$ 與 $$q$$ 稱為「命題符號」,而 $$\rightarrow$$ 與 $$\Rightarrow$$ 稱為「蘊涵符號」,所以條件句也可稱為蘊涵句。命題符號的特點是我們可以賦予它真假值,真值用 $$\bf T$$ 代表,假值用 $$\bf F$$ 代表。蘊涵符號的作用其實是一種連結詞,它把兩個組成份子的命題連結在一起,產生一個新的複合句。

現在問題來了,組成份子既然有真假值,那麼連結起來的蘊涵句該如何決定真假值呢?

我們先前講過日常語言裡,條件句有各種的表達方式與意味,數學用的條件句到底該依照誰的用法呢?在所有表達條件句的場合裡,其實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前提為真而結論為假是絕對不能接受的。也就是說在下面的真值表裡,放在 $$\rightarrow$$ 之下的真值必然是 $$\bf F$$:

如果我們用 $$p\wedge q$$ 表示「$$p$$ 且 $$q$$」,用 $$\neg q$$ 表示 $$q$$ 的否定命題,上面的說法會導致我們應該把 $$p\rightarrow q$$ 看成具有跟 $$p\wedge\neg q$$ 相反的真假值。

看看後者的真值表:(還記得只有 $$p$$ 與 $$q$$ 均為 $$\bf T$$ 時,$$p\wedge q$$ 才是 $$\bf T$$ 嗎?)

 因此我們定義 $$\rightarrow$$ 真假值的方式自然會採取下表:

數學裡用的蘊涵句的真假值,就是根據上面這張表來判斷。這種賦予蘊涵句真假值的方式,在英文邏輯學的術語裡稱為material implication。如果把它翻譯為「實質蘊涵」,在中文的習慣語氣裡,會讓人覺得前提與結論似乎有某種密切的關係。偏偏上面製作真值表的立場,就是不要管 $$p$$ 與 $$q$$ 有什麼實質的關連,只要純粹從它們為真或為假,就完全決定了複合句的真假。

所以中文裡用「實質蘊涵」這種名稱反而容易引起誤解,我們建議用「真值蘊涵」來翻譯material implication,直接了當點出這種複合句的特性。 在「真值蘊涵」的脈絡裡,「若月亮是三角形的,則孔子誕生在民國元年。」這種古怪的命題才會被當作真命題。然而這可說是故意戲弄蘊涵句的kuso玩意,在數學裡作論證時,是沒有必要耍這種把戲的。我們所需要的是在正當推論的進程下,從真的前提推出真的結論。

There are 9 comments for this article
  1. Steven at 11:31:10

    關於「上面的說法會導致我們應該把 p → q 看成具有跟 p ∧ ¬ q 相反的真假值」
    為何不能把 p → q 看成具有跟 p ∧ q 相同的真假值?

  2. 科學Online at 15:32:05

    Steven您好

    您的提問經責編回應如下:

    「因p → q真假值與 p ∧¬ q相同
    但與p ∧ q並不相同」

    謝謝您的耐心。

    管理員 敬上

  3. 區分 → 與 ⇒ 是兩個不同的符號,很重要! at 19:23:39

    → 與 ⇒ 是兩個不同的符號,不要混為一談。

    ⇒ 是 material implication 沒錯,因為 p ⇒ q 它的意思是 (p → q) ∧ p → q 也就是 (¬p ∨ q) ∧ p → q ,此點可以用真值表檢查。也就是說,把 material implication 翻譯成「實質蘊涵」以表達「前提與結論確實有某種密切的關係」其實很恰當。

    仔細思考一下, (p → q) ∧ p → q 這個形式是告訴我們,當你檢檢完它的真值表後,往後可以不必再訴考察 p 及 q 的真假,就知道當 p 可信時,q 亦可信。

    請再議!

  4. omega at 19:56:26

    仔細思考一下, (p → q) ∧ p → q 這個形式是告訴我們,當你檢驗完它的真值表後,往後就可以不必再訴諸考察 p 及 q 的真假,就知道當 p 可信時,q 亦可信。此時,符號 ⇒ 就是我們一般數學裡常用的推理工具。

    如果同意以上的區分,那麼貴網頁上 翁秉仁 的〈奇怪的「若P則Q」(一)、(二)〉也應該重新順過,也許就很自然地不再「奇怪」p → q,因為我們常說的「若P則Q」,其實經常指的是 p⇒ q,而不是 p → q。

    嗯!應該改的是我們對 p⇒ q 的說法,不要再稱它為「若P則Q」,而要稱為「p 薀涵 q」。

  5. omega at 21:30:21

    → 與 ⇒ 是不同的符號,不應混淆它們!

    p ⇒ q 的意思是 (p → q) ∧ p → q,那麼p → q 的真值表就與p ⇒ q 不同。

    符號 ⇒ 的確是 material implication ,把它翻譯成「實質蘊涵」表達的是「前提與結論『確實是』有某種密切的關係」。

    仔細思考一下, (p → q) ∧ p → q 這個形式是告訴我們,當你檢驗完它的真值表後,往後就可以不必再訴諸考察 p 及 q 的真假,就知道當 p 可信時,q 亦可信。此時,符號 ⇒ 就是我們一般數學裡常用的推理工具。

    如果同意以上的區分,那麼貴網頁上 翁秉仁 的〈奇怪的「若P則Q」(一)、(二)〉也應該重新順過,也許就很自然地不再「奇怪」p → q,因為我們常說的「若P則Q」,其實經常指的是 p ⇒ q,而不是 p → q。

    嗯!應該改的是我們對 p ⇒ q 的說法,不要再稱它為「若P則Q」,而要稱為「p 薀涵 q」。

  6. omega at 22:00:14

    科學Online 於 2015/09/04 at 15:32:05 的回答不對!

    p → q 與 p ∧¬ q 的真假值,剛好相反,並不相同。

    但 p → q 與 ¬ p ∨ q 的真假值相同,可惜原文並未提及。

  7. omega at 22:18:05

    就是不要混淆 真假 和 對錯!

  8. omega at 23:19:46

    語句 有 真假;推論 有 對錯。
    p、q 代表語句時,p真且q假,最好不要寫成 p∧¬ q,而應視為 肯定p且否定q。
    語言有模糊的現象,邏輯的要務就是要釐清它。所以,不該在討論邏輯時還混淆著符號使用。

  9. omega at 13:26:13

    科學Online 2015/09/04 at 15:32:05 的回答不對。

    p → q真假值與 p ∧¬ q 並不相同,而是剛好相反。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