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物的分配

重複組合(二):公式的一個直觀解釋

重複組合(二):公式的一個直觀解釋
Combination with repetition (II):An intuitional explanation of the formula

臺北市立和平高中教師黃俊瑋

連結:重複組合(一):相關課程之統整與反思 

在〈重複組合(一):相關課程之統整與反思〉一文裡,簡單統整了重複組合相關概念與連結。

一般而言,重複組合問題可利用一一對應原理,轉化成 \(x_1+x_2+\cdots+x_n=k\) 類方程式求非負整數解個數問題,再進一步轉化得其解的數量為 \(C_k^{k+n-1}\)。而各類計數問題,只要轉化成上述方程式求非負整教解問題,便可依此組合公式求解。

以具體的例子來看,從 \(3\) 類物(每類物超過 \(5\) 個)可重複地選出 \(5\) 個的組合數,等於方程式 \(x+y+z=5\) 的非負整數解個數,可轉化成 \(5\) 個○與 \(2\) 個分隔記號|的排列數,再換成組合數,如此可知非負整數解之數為 \(C_3^{5+(3-1)}\)。

這裡筆者分享另一個想法:我們可將分隔記號「|」改以加號「+」代替,這時 的一組解可對應到「○○○○○++」的一種排法,例如:「○○+○○+○」\(\leftrightarrow(2,2,1)\);「○++○○○○」\(\leftrightarrow(1,0,4)\),其中,將球區分成 \(3\) 區同樣需要兩個+號,同時,加號可有助於直觀地與「\(3\) 個變數加起來為 \(5\)」,以及「\(3\) 類球○加起來共選 \(5\) 個」作連結。

重複組合(一):相關課程之統整與反思

重複組合(一):相關課程之統整與反思
Combination with repetition (I):Integration and reflection of related curriculum

臺北市立和平高中教師黃俊瑋

現今課程綱要的排列組合單元裡,重複組合是較困難的概念。特別是多次利用一一對應原理,將求原問題的組合數,轉換成求方程式的非負整數解個數,最後再轉換成組合公式計算出其數。雖然可得公式,但此組合公式與原情境的直觀連結不易。因此,本文的第一部份,先簡單回顧統整重複組合相關概念與問題。第二部份,則對重複組合的公式提出另一直觀的解釋。

首先,從甲、乙、丙、丁、戊共 \(5\) 件相異物(或 \(5\) 個人)中任選三物(或 \(3\) 個人),這是一般的組合問題,其方法數為 \(C_3^5\)。其中的每物或每人選可被選中一次,例如:「甲乙丙」、「甲乙丁」與「乙丙丁」等皆為可能的情況。而所謂的重複組合問題,即是每物或每人皆可重複地被選取,換句話說,可能選出的人選為「甲甲乙」或者「丁丁丁」等情況,當然也包含了上述「甲乙丙」、「甲乙丁」與「乙丙丁」等三種情況。不難看出,放寬到可重複選取的情況時,可能的組合數明顯變多了。而一般組合與重複組合最大的差異,在於被選的對象是否可重複地被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