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鍵

離子鍵

離子鍵 (Ionic bond)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生蔡威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化學科陳昭錦老師

離子鍵為化學鍵的一種,它是由兩個相反電性的離子,藉由彼此間的靜電引力吸引而成。通常是由金屬元素(低游離能)形成陽離子而非金屬元素(高電子親和力)形成陰離子。單純的離子鍵是不存在的,在所有的離子化合物中都存有某些程度的共價鍵結,因此離子鍵可視為在鍵結中離子的特性大於共價的特性。當兩個原子間有較大的電負度差時,其鍵結的離子性就較大。

例如:我們生活中的必需品調味用的食鹽,其成份為氯化鈉,當鈉原子與氯原子要彼此結合時,鈉原子需先失去一個電子形成鈉離子,而氯原子需先獲得一個電子形成氯離子,這些離子們以1:1的方式形成氯化鈉晶體,其反應式為Na + Cl → Na+ + Cl− → NaCl。依據八隅體的概念,其反應情形可用圖一表示。

圖一、鈉金屬與氯氣反應形成氯化鈉的示意圖

固態的離子化合物是以晶格的結構(lattice structures)方式存在,影響晶格的形成有離子電荷與尺寸大小兩個因素。

電負度(Electronegativity)(一):鮑林電負度概念、化學鍵之離子性

電負度(Electronegativity)(一):鮑林電負度概念、化學鍵之離子性
台北縣立三民高級中學化學科林秀蓁老師 / 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陳藹然博士責任編輯

電負度(electronegativity)又稱陰電性或負電性,是原子的化學特性之一,用來描述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電負度越大,原子吸引電子的能力越強。當不同元素之間有電負度差異時,形成鍵結的共用電子對之電子雲分佈也會出現不均勻分布現象。

目前常用的電負度概念首先由鮑林(Linus Pauling, 1901-1994)源自於1932年所提出的價鍵理論(Valence bond theory)。鮑林發現兩個不同原子\((A-B)\)之共價鍵鍵能\(E(A-B)\)比同原子分子\((A-A\)和\(B-B)\)鍵能之平均值\(\frac{E(A-A)+E(B-B)}{2}\)高。鮑林認為應該有另一個使鍵結穩定的因素存在。其能量差 \(\Delta E(A-B)\) 如方程式一。

\(\Delta E(A-B)=E(A-B)-\frac{1}{2}(E(A-A)+E(B-B))\) (方程式一)

此能量差和原子的拉電子能力有關,鮑林定義此能力數值為 \(\chi\),方程式一可改寫為

\(E(A-B)=K(\chi^A-\chi^B)^2\)

離子鍵(Ionic bond)

離子鍵(Ionic bond)
國立中山大學董騰元教授責任編輯

「離子鍵」(ionic bond)是化學鍵的一種,它通常藉由「金屬陽離子」和「非金屬陰離子」間的靜電吸引力而形成。

簡單的說,離子鍵為兩種電性相反離子間的吸引力。當金屬失去一個或多個電子而形成陽離子(帶正電),它具有如同鈍氣般安定的電子組態;此時失去的電子可進入非金屬而形成陰離子(帶負電),它同時具有如同鈍氣般安定的電子組態。電性相反的陰、陽離子間因為靜電吸引力而互相接近並形成化學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