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el Prize

【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粒子世界中的「變態」現象

【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粒子世界中的「變態」現象

【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粒子世界中的「變態」現象
科學Online特約編譯 葉承効/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王名儒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2015 Press Release

12038640_10153153942924103_5561301096287396402_o (1)今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頒給梶田隆章與阿瑟‧麥克唐納,得獎理由為「發現微中子震盪,證明了微中子具有質量。」

2015年諾貝爾物理獎委員會認為日本學者梶田隆章 (Takaaki Kajita)與加拿大學者阿瑟‧麥克唐納(Arthur B. McDonald)對展現微中子進行味轉換的實驗有非常關鍵的貢獻,這項粒子世界的味轉換證明了微中子具有質量,改變了以往相關研究的核心認知,也成為未來宇宙研究的重要依據。

化學技術與應用
2014諾貝爾化學獎的遺珠:結構光照明顯微法

2014諾貝爾化學獎的遺珠:結構光照明顯微法

2014諾貝爾化學獎的遺珠:結構光照明顯微法
東京大學化學所專案助理教授邱亮達 撰文/東京大學理學博士陳藹然 責任編輯

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超高解析螢光顯微法」的開發者,得獎的顯微法包括 「受激放射消去顯微法」 (STED microscopy) 以及「光啟動定位顯微法」 (PALM)。然而,從事生物影像相關研究者應該大致上都同意在此二技術之外應還有一種超高解析顯微法 ─「結構光照明顯微法」 (SIM, structured-illumination microscopy) 也有資格同獲這頂諾貝爾桂冠。本文即將介紹此一技術的原理機制,以及為何此一技術最終與此頂諾貝爾桂冠無緣。

[講座] 諾貝爾2011年生醫獎得主Dr. Bruce A. Beutler演講

[講座] 諾貝爾2011年生醫獎得主Dr. Bruce A. Beutler演講

中研院講座系列:諾貝爾2011年生醫獎得主Dr. Bruce A. Beutler演講

201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布魯斯‧博伊特勒(Bruce Beutler),應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之邀,即將來台擔任第九位「中央研究院講座」講者。

博伊特勒博士是美國免疫學家暨遺傳學家,他發現一組重要的受體蛋白質,讓哺乳類動物在遭受感染時得以偵測得知,並啟動強大的發炎反應。這項重大的研究發現讓他獲得201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殊榮。

【2014諾貝爾生醫獎特別報導】大腦GPS導航位置與網格細胞系統

【2014諾貝爾生醫獎特別報導】大腦GPS導航位置與網格細胞系統

John M. O’Keefe、May-Britt Moser、及Edvard I. Moser三位科學家,因發現大腦神經細胞能建立方位感與導航能力,共同榮獲2014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桂冠。此開創性的發現,對大腦如何呈現心智功能(mental function)及如何計算複雜的認知功能與行為,提供嶄新的觀點。 辨識與記憶所處環境及執行導航,大腦需具備環境的內在圖像及方向感。導航能力是大腦最複雜的功能之一,需整合多種感覺訊息、運動執行、記憶能力。這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徹底改變我們對大腦這些功能的理解。 O’Keefe發現海馬迴位置細胞(place cells),它能發出位置訊號及提供大腦空間記憶能力。Moser夫婦則發現緊鄰海馬迴(hippocampus)-內嗅皮質內側(medial entorhinal cortex)的網格細胞(grid cells),提供大腦內在座標系統(internal coordinate system)以執行導航。海馬迴位置細胞及內嗅皮質網格細胞,共同形成相連的神經細胞網絡,在空間地圖的計算及導航工作,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三者的工作攻變我們對基本認知功能的了解,且提供新的想法來解釋空間記憶的形成。
【2014諾貝爾物理獎】照亮世界的嶄新光芒

【2014諾貝爾物理獎】照亮世界的嶄新光芒

今年諾貝爾物理獎桂冠頒給三位發明節能且環保的光源發明家,他們是日籍科學家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諾貝爾獎的精神是要把獎項頒給對全人類有最大獲益的發明。使用藍色發光二極體(LEDs),就能用全新的方式製造白光。而LED燈的問市,使世人現在有比舊的燈具更加節能的選擇。 當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在1990年代,他們三人所研發的二極體終於產生高亮度的藍色光以後,就引發了光電科技的全面變革。 綠色和紅色的發光二極體許久以前就存在,但沒有藍色的光,就無法生產出白色的燈泡。儘管科技業界及學界投注了大量的心力,藍色發光二極體的研發仍花了30年的時間。 許多的人連連敗退,但這三位科學家卻成功了。這次獲獎的三位得主,赤崎勇與天野浩是名古屋大學的同事;中村修二則發跡於日本德島的一家小公司─日亞化學工業公司,雖然出身並不顯眼,但卻是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激光二極管的發明者,世人稱他為「藍光之父」。
【2013諾貝爾獎特別報導】化學獎:將實驗帶入網際空間

【2013諾貝爾獎特別報導】化學獎:將實驗帶入網際空間

化學反應以閃電的速度進行著;電子在原子核間跳躍,閃避著化學家們虎視眈眈的雙眼。2013年的諾貝爾化學桂冠得主們利用電腦,讓化學的神祕路徑得以現形。對於化學運作的細部暸解,使得催化劑、藥物以及太陽能電池的最佳化變得更有效率。 全世界的許多化學家幾乎每天在電腦上設計以及執行實驗,透過馬丁˙卡普拉斯(Martin Karplus)、麥可˙李維特(Michael Levitt)以及艾瑞˙瓦歇爾(Arieh Warshel)於1970年代所發展的方法,化學家們檢視著用肉眼無法看到的複雜化學過程之中的每一個小小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