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組織、個體培養

幹細胞、細胞株、模式生物、人工肝臟

造血作用(Hematopoiesis)

造血作用(Hematopoiesis)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何亞軒碩士

脊椎動物體內,所有種類的血球細胞,包含了淋巴球、單核球、紅血球、血小板等,都是源自於具有多功能性(multi-potent)的造血幹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 HSC)特化而成。造血幹細胞普遍存在於生物體的骨髓、肝臟,以及臍帶血當中,主要有兩個重要的功能,分別為「自我更新(self-renewal)」,以及「細胞特化(lineage commitment)」。

57136_p1

造血作用 (圖片來源:翻譯自Hematopoiesis simple. http://en.wikipedia.org/wiki/Haematopoiesis#mediaviewer/File:Hematopoiesis_simple.svg)

自我更新(self-renewal),是指幹細胞能不斷分裂,並永久保持在俱有分化成其他種類細胞的能力。造血幹細胞在體內,由於不斷的進行自我更新,因此,能夠源源不絕地產生動物體所需的各類型血球細胞。

再生醫學與組織工程學應用(Application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Tissue Engineering)(下)

再生醫學與組織工程學應用(Application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Tissue Engineering)(下)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五年級林柏澄

連結:再生醫學與組織工程學應用(Application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Tissue Engineering)(上)

三、起飛的幹細胞研究

幹細胞的產業化發展方向有上游的幹細胞庫、中游的細胞擴增技術和質檢技術,以及下游的幹細胞產品,從而形成一條很大的產業鏈。幹細胞產品又包括幹細胞藥物、幹細胞移植技術、幹細胞美容與抗衰老技術,以及組織工程中的種子細胞、基因治療的細胞載體、基於幹細胞的藥物篩選模型等等。

再生醫學與組織工程學應用(Application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Tissue Engineering)(上)

再生醫學與組織工程學應用(Application of Regenerative Medicine and Tissue Engineering)(上)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五年級林柏澄

本文章將介紹關於再生醫學、組織工程學及其在商業上的應用與發展。定義上,再生醫學是一門結合了細胞學、工程學以及材料科學的學問。以細胞及其骨架為基底,輔以生物/物理化學因子促使細胞成長,終成為能取代或增進生物器官、組織之功能。而在應用層面上,再生醫學的應用方向主要有下列幾項:一、醫療用途、組織工程;二、毒理、藥理學上的研究輔助;三、幹細胞(臍帶血)儲存及應用、醫療美容產業等。

一、組織工程

fig1

圖一、組織工程流程圖(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Tissue_engineering#mediaviewer/File:Tissue_engineering_english.jpg)

圖一為組織工程學之簡單流程圖。首先,醫生會從待接受移植器官、組織的病人(如燒燙傷)身上取下幹細胞或是仍完好的體細胞,之後將細胞分離並於適當的medium中培養,待細胞數目足夠後將細胞放到支架/骨架(scaffold)上並輔以生物性(生長因子)、物理性(應力、電、光)或化學性(化學分子、藥物)的刺激,最後將成長完成的器官植入病患體內,以增進患者的生活品質及身體健康。

超多能分化性(Pluripotency)-來源與應用 -中

超多能分化性(Pluripotency)-來源與應用 -中
臺中市雙十國中自然領域王淑卿教師

連結:超多能分化性(Pluripotency)  -上

  • 幹細胞是什麼?

幹細胞(stem cell,SC)是從孕育數天的胚胎中提取出的原始、未分化的細胞,具有增殖(proliferate)與分化(differentiation)兩大能力。

幹細胞具有兩大特徵,一為自我更新(self-renew),透過有絲分裂可分裂出更多幹細胞,以保持其分化潛能(differentiation potency);另一為分化功能,由未分化狀態(undifferentiated state)的細胞,分裂和分化成生物體內不同功能與形態的特化細胞(specialized cell)。

超多能分化性(Pluripotency) -上

超多能分化性(Pluripotency) -上
臺中市雙十國中自然領域王淑卿教師

隨著科技與資訊的發達,並受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質疑約定俗成的形式,包容多樣性差異、鼓勵創新和前瞻未來的多元文化思潮之影響下,個性化、特殊化、能滿足個人需求的客製化(customisation)時代因應潮流而生,不僅時尚、企業、食品、運動、3D列印(3D printing)科技、甚至健康和醫療,都可為個人量身打造最適合自己的商品與服務,為病患個人化醫療的再生醫學(regenerative medicine)幹細胞研究因應而興起。

  •    201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誘導式超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iPS)

2012 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由英國劍橋大學教授戈登(John Gurdon)與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共同獲得(圖一),因為發現成熟的細胞可以被重新編程為具有超多能分化性(pluripotent)。

53358_p1

圖一 2012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左-戈登(John Gurdon)1933年出生於英國狄潘後市(Dippenhall);右-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1962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市(Osaka)。 (圖片來源: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2/gurdon-facts.html 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2/yamanaka-facts.html)

細胞色素 P450

細胞色素 (Cytochrome) P45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如愔

CytP450Oxidase-1OG2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細胞色素P450最早於1955年在老鼠的肝臟細胞中發現,因為其與CO結合的還原態吸收光譜波長約在450 nm而得名。細胞色素P450是一個龐大的酵素家族,簡稱為CYP,主要負責有機受質的氧化作用。CYPs的受質包括了如脂質、類固醇荷爾蒙,以及一些外源性的物質,如藥物、有毒的化學物質等。藥物活性化與代謝主要都是由CYP這個酵素家族所負責的,大約囊括了生物體中此類代謝的百分之七十五。

CYPs所負責催化的典型反應為單-羥基化反應,此反應消耗NADPH作為能量與氫離子來源,反應後在受質上增加一個羥基並產生一單位水。其反應式如下:

RH + O2 + NADPH + H+ → ROH + H2O + NADP+

CYPs通常在電子傳遞鏈的末端作為氧化酵素,通稱為P450系統。CYPs廣泛存在於所有的生物甚至病毒中,已發現者超過18000種,然而,在大腸桿菌(E. coli)中卻未發現此類蛋白的蹤影。人類的CYPs大部分是膜蛋白(membrane-associated proteins),主要分布在粒線體內膜或是內質網上。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