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新聞
【2014諾貝爾生醫獎特別報導】大腦GPS導航位置與網格細胞系統

【2014諾貝爾生醫獎特別報導】大腦GPS導航位置與網格細胞系統

John M. O’Keefe、May-Britt Moser、及Edvard I. Moser三位科學家,因發現大腦神經細胞能建立方位感與導航能力,共同榮獲2014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桂冠。此開創性的發現,對大腦如何呈現心智功能(mental function)及如何計算複雜的認知功能與行為,提供嶄新的觀點。 辨識與記憶所處環境及執行導航,大腦需具備環境的內在圖像及方向感。導航能力是大腦最複雜的功能之一,需整合多種感覺訊息、運動執行、記憶能力。這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徹底改變我們對大腦這些功能的理解。 O’Keefe發現海馬迴位置細胞(place cells),它能發出位置訊號及提供大腦空間記憶能力。Moser夫婦則發現緊鄰海馬迴(hippocampus)-內嗅皮質內側(medial entorhinal cortex)的網格細胞(grid cells),提供大腦內在座標系統(internal coordinate system)以執行導航。海馬迴位置細胞及內嗅皮質網格細胞,共同形成相連的神經細胞網絡,在空間地圖的計算及導航工作,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三者的工作攻變我們對基本認知功能的了解,且提供新的想法來解釋空間記憶的形成。
新聞
【2014諾貝爾物理獎特別報導】藍光─把嶄新的光明帶到世界的角落

【2014諾貝爾物理獎特別報導】藍光─把嶄新的光明帶到世界的角落

一個發光二極體,是由好幾層的半導體物質所構成的。在LED裡面,電直接被轉化成光(光子),與其他光源相較更為節能,因為其他的光源將大部分的電轉換成熱能,只有少部分的電轉換成光。白熾燈也好,鹵素燈也罷,都是使用電流加熱燈絲來發光。之前被稱為節能燈具的螢光燈,則是藉由電來激發氣體,進而產生光和熱。在LED燈問世後,螢光燈的節能稱號便拱手讓出。 因此,相較於以往的照明設備,新的發光二極體僅需少許的能量。今日,LED燈還在持續不斷地改良,只為追求更加節能,讓每單位輸入電能所達到的光通量愈來愈高。關於一顆LED燈的最新記錄是每瓦300流明(300 lm/W),相較之下,一般白熾燈泡只有每瓦16 流明,日光燈管頂多每瓦70流明(瓦是電功率的單位,流明則是光通量的單位)。由於全世界的用電量中有四分之一用於照明,LED燈的貢獻就是大大節省世界的能源。 LED燈也比其他照明設備長壽。在燈絲被燒壞前,白熾燈可以使用約1千個小時,螢光燈則為1萬個小時,而LED燈可以使用約10萬個小時,因此使用LED燈能讓物料的耗損顯著地縮小。 從半導體中產生光 LED科技與當今的行動電話、電腦和所有依據量子現象的電子裝置,有著相同的工藝。發光二極體摻雜數層半導體材料:n型層的多數導電粒子為帶負電荷的電子,而p型層則缺少電子,其多數導電粒子為被描述成帶有正電荷的電洞。 在這兩者之間是一個活性層,當半導體通上電以後,就會驅動在其間帶有負電荷的電子與帶有正電荷的電洞。電子和電洞相遇時就會重新結合並發光。至於光的波長則完全要看半導體的材質。用七彩的彩虹來觀察,藍光屬於短波光的一端,所具能量較高,只有某些物質能產生藍光。
新聞
【2014諾貝爾化學獎深入報導】 打破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極限-超高解析螢光顯微法

【2014諾貝爾化學獎深入報導】 打破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極限-超高解析螢光顯微法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頒給了由 Stefan Hell, William Moerner 和 Eric Betzig 所開發的超高解析螢光顯微法。所謂的超高解析螢光顯微法,就是能打破光的繞射極限(圖一)的顯微鏡技術。 得獎的顯微法有兩種:受激放射消去顯微法STED (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Microscopy和光啟動定位顯微法PALM (PhotoActivated Localisation Microscopy)。這兩種方法是完全獨立被開發出來的方法,現今多應用在生物研究上。 以下將簡略地介紹為這三人摘下諾貝爾獎桂冠的研究。技術與理論的細節會放在各圖的圖解中,有興趣者請細讀圖解。 受激放射消去顯微法: STED (STimulated Emission Depletion) Microscopy 此技術由理論1,2到實做3的基礎都是由 Stefan Hell 所確立的。這三篇論文也為他贏得了這次諾貝爾化學獎的殊榮。「受激放射消去顯微法」採用與一般高解析度的共軛焦顯微鏡類似的聚焦掃瞄呈像方式。這個技術的核心概念是:假設一道光的聚焦永遠無法突破繞射極限,那就用兩道不同的光令其與螢光標誌交互作用而達成超高解析度的目標。這兩道光中,其中一道以平常手法聚焦的激發光用以激發螢光分子、另一道聚焦為甜甜圈圖案的抑制光則用以抑制除了甜甜圈中心之外所有被激發的螢光分子發光...
新聞
【2014諾貝爾化學獎】如何將光學顯微鏡變成奈米顯微鏡

【2014諾貝爾化學獎】如何將光學顯微鏡變成奈米顯微鏡

艾瑞克・貝齊格(Eric Betzig),史蒂芬・海爾(Stefan W. Hell)以及威廉・莫納(William E. Moerner)等三人得到了2014年的諾貝爾化學獎,這是因為他們越過了一個科學上設想的限制,也就是一個光學顯微鏡永遠無法超越0.2微米的解析度規格。利用分子的螢光,科學家現在可以監看在細胞內部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他們可以觀察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之聚集,也可以在奈米的尺度裡追蹤細胞的分裂。 紅血球細胞、細菌、酵母菌細胞以及游動精子:當科學家在十七世紀第一次開始在顯微鏡下研究活體組織時,一個新的世界在他們的眼前打開。這是微生物學出世之際,從此之後,光學顯微鏡成為生命科學家工具箱裡面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其它的顯微鏡術,例如電子顯微鏡,其所需的準備方法最終會殺死細胞。 發亮的分子越過了物理的屏障 然而,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光學顯微鏡被一個物理的屏障所阻礙,限制了所能解析的結構大小。在1873年,顯微鏡學家恩斯特・阿貝(Ernst Abbe)發表了一個方程式,證明了光學顯微鏡的解析度是如何受到光的波長,以及一些其它的因素所限制。因此這導致科學家們,在二十世紀的大半時間裡,相信光學顯微鏡是永遠無法用來觀察那些比所用的光之波長的一半還小的物體,也就是0.2微米(200奈米;微米 = 10-6 米 = 103奈米) (圖一)。細胞裡一些胞器的輪廓,例如細胞的發電機粒線體,雖可以看到,但是幾乎不可能分辨更小的物體,因此譬如想要追蹤細胞裡蛋白質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就無法做到,這好比能看到一個城市的建築物,但卻無法看出市民如何的生活,和如何為其生存而努力。為了瞭解一個細胞如何的運作,你必須能追蹤個別的分子如何的工作。
新聞
【2014諾貝爾物理獎】照亮世界的嶄新光芒

【2014諾貝爾物理獎】照亮世界的嶄新光芒

今年諾貝爾物理獎桂冠頒給三位發明節能且環保的光源發明家,他們是日籍科學家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諾貝爾獎的精神是要把獎項頒給對全人類有最大獲益的發明。使用藍色發光二極體(LEDs),就能用全新的方式製造白光。而LED燈的問市,使世人現在有比舊的燈具更加節能的選擇。 當赤崎勇、天野浩、中村修二在1990年代,他們三人所研發的二極體終於產生高亮度的藍色光以後,就引發了光電科技的全面變革。 綠色和紅色的發光二極體許久以前就存在,但沒有藍色的光,就無法生產出白色的燈泡。儘管科技業界及學界投注了大量的心力,藍色發光二極體的研發仍花了30年的時間。 許多的人連連敗退,但這三位科學家卻成功了。這次獲獎的三位得主,赤崎勇與天野浩是名古屋大學的同事;中村修二則發跡於日本德島的一家小公司─日亞化學工業公司,雖然出身並不顯眼,但卻是高亮度藍色發光二極體與青紫色激光二極管的發明者,世人稱他為「藍光之父」。
新聞
【2014諾貝爾生醫獎】發現大腦裡空間記憶的構築細胞

【2014諾貝爾生醫獎】發現大腦裡空間記憶的構築細胞

2014年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報導:發現大腦裡空間記憶的構築細胞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2014 Press Release

我們如何知道位在何處?如何找到從一個地點到另一地點的路徑?如何能儲存這些訊息,以便下次能迅速找到相同路徑?今年的諾貝爾生理與醫學獎得主,他們發現大腦內部GPS,使我們能定位空間所在位置,並證實腦部有些神經細胞,負責高階認知功能。

重力波:宇宙真的曾經暴脹

2014年4月1日下午兩點,筆者到臺大物理系凝態館聽演講,座位已經爆滿,連走道都擠得滿滿的,大家都是來聽史丹佛大學物理教授郭兆林的演講。筆者坐在攝影機的後面看著錄影人員準備就緒。一開始主持人介紹郭教授畢業於臺大物理系以及其他的經歷。 這是ㄧ場學術性的演講,現場有許多外籍人士。郭教授用英語先簡單地用幾張投影片介紹宇宙背景輻射、暴脹論、和重力波,並且解釋為什麼重力波在宇宙背景輻射屏幕上所照成的印記能證實暴脹論。宇宙學家相信只有暴脹能加強宇宙早期的重力波,如果宇宙的早期的重力波能被驗證,這一定可增強人們對暴脹論的信念。

科學家發現決定性證據 支持長期受爭議的宇宙膨脹理論 (cosmic inflation theory)

宇宙的生成,生命的誕生,向來是科學、哲學,甚至是宗教學上讓人探究的議題。數百年來,在科學界中,多有天文物理理論輩出,然而卻始終因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沒有一個單一理論能完全排除其右。而在臺北時間3月18日凌晨時分,美國麻州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研究中心的團隊,發表震驚世人的研究成果,他們表示由BICEP2天文望遠鏡長期在南極觀測的結果,強烈地支持「宇宙膨脹理論 (cosmic inflation theory)」,其證據不僅充分,並解決了一些長期使天文物理學家困惑的謎團。

大爆炸紀念日:六個宇宙大爆炸的迷思

西元1964年,兩位來自美國新澤西州貝爾實驗室的工程師,試圖架設一個更好的天線,結果卻意外揭開了宇宙的起源。阿諾‧彭齊亞斯(Arno Penzias)和羅伯‧威爾森(Robert Wilson)所接收到的無線電嘶嘶聲,為第一次證實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信號。這個遺留輻射(relic glow)源於大爆炸,並散布在整個宇宙。 這個發現證實了大爆炸理論,也是現今對宇宙起源的最佳解釋。彭齊亞斯和威爾森也因這項發現而獲得了諾貝爾獎。在五十年後的今天,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已經幫助我們了解宇宙的年齡、形狀和組成,以及相關的發展細節。但幾乎與每一個新發現一樣,隨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而來的是更加令人傷腦筋的新問題。

[新聞] 無油樟基因定序揭開開花植物的面紗

臺大森林系葉汀峰助理教授無油樟基因定序揭開開花植物的面紗發表Science期刊

資料來源:臺大校訊第1168期

1

溫室栽培之無油樟(攝於美國北卡州立大學森林系Prof. Vincent L. Chiang之溫室)

臺灣大學森林系葉汀峰助理教授參與美國「Amborella Genome Project」計畫—解序無油樟(Amborella trichopoda)基因及功能分析解開花植物演化之謎,並將成果發表科學期刊《Science》。透過葉汀峰助理教授的研究貢獻,展現森林系專業領域多元化包括植物演化、木質細胞壁形成、生物多樣性研究等卓越成果。

生物學家達爾文曾說開花植物的起源「令人討厭的神秘」,至今尚未解開謎底。無油樟是最早開花(被子)植物的始祖,只生長在南太平洋新喀里多尼亞(New Caledonia)地區的巨島上(Grande-Terre),為孓遺植物。無油樟的胚囊(embryo sac)據信為解開開花植物早期演化中一個試驗期之重要線索,可能代表著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之間的關鍵中間形態。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