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名反應

戴金氧化反應

戴金氧化反應(Dakin Oxidation)
國立師範大學化學所碩士 張依湄

74232_p0

圖一、Henry Drysdale Dakin(來源:參考資料 1)

亨利・德賴斯代爾戴金,Henry Drysdale Dakin (1880.3.12–1952.2.10),出生於英國倫敦,長期居住在美國,為一位生物化學家。[2] 戴金是家中排行第八最年幼的孩子,家中是以賣鋼鐵維生,在青少年時期時居住在英國的利茲市 (Leeds),大學也是在當地的利茲大學就讀,當時指導教授為 Julius Berend.Cohen [3],主修有機化學的同時也從事當時利茲市水質分析的研究,於 1901 年大學畢業。

基連尼-費雪合成

基連尼-費雪合成 (Kiliani–Fischer Synthesi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所碩士生 張依湄

基連尼—費雪合成 (Kiliani–Fischer synthesis),是指由兩位德國化學家先後提出合成單醣的方法。

73571_p1

圖一、Heinrich Kiliani(來源:參考資料[1])

73571_p2

圖二、Hermann Emil Fischer(來源:參考資料[2])

海因利希.基連尼 (Heinrich Kiliani, 1855.10.30 — 1945.2.25),出生在德國的烏茲堡,他在慕尼黑工業大學 Emil Erlenmeyer [3] 教授的指導下取得他的博士學位,於 1892 年最終取得了教授職,在慕尼黑工業大學時期主要研究醣類化學,他在醣類的基礎發展上有很大的貢獻。1897 年前往德國的弗萊堡大學擔任藥物化學的教授,1945 年逝世於德國弗萊堡。

芬頓反應與廢水處理

芬頓反應與廢水處理(Fenton’s Reaction & Waste Water Treatm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班 洪嘉駿

芬頓反應是英國科學家芬頓 (Henry John Horstman Fenton) 在 1890 年代發明 [1]。所使用的試劑為二價鐵離子 (Fe2+) 和過氧化氫 (hydrogen peroxide, H2O2),其二價鐵離子和過氧化氫在溶液中(通常為水)會反應產生氫氧根自由基 (hydroxyl radical, HO•) 和氧化羥基自由基 (peroxyl radical, HOO•),藉由此反應產生的氫氧根自由基我們可以用來氧化分解來自工廠的排放廢水或化學污泥廢棄物中的有機汙染物,例如除去三氯乙烯(trichloroethylene,簡寫 TCE),以提升放流放水的水品質,降低排放汙染。且使用芬頓試劑的技術在經由改良,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後已有多家企業使用來降低排放水的有機汙染物 [1]

庫爾提斯重排反應

庫爾提斯重排反應 (Curtius rearrangem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四年級 趙崇瀚

庫爾提斯重排反應 (Curtius rearrangement) 是以德國化學家 Julius Wilhelm Theodor Curtius 所命名,於 1885 年所提出,將醯疊氮化合物 (acyl azides) 熱裂解為異氰酸酯 (Isocyanate) 並釋出氮氣的重排反應。而若是加入不同親核試劑(水、醇類、胺類)進一步地與異氰酸酯反應,則可得到不同的產物,其總反應式如下。(圖一

西蒙斯-史密斯反應

西蒙斯-史密斯反應 (Simmons-Smith reac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四年級 趙崇瀚

西蒙斯-史密斯反應 (Simmons-Smith reaction) 是以化學家 H. E. Simmons 及 R. D. Smith 命名,在 1958 年所提出,將不具有官能基的烯類化合物進行環丙烷化的反應,具有良好的立體專一性。此反應是先利用鋅銅偶 (zinc-copper couple) 將二碘甲烷製成西蒙斯-史密斯類碳烯試劑(以下簡稱西-史試劑),接著再將西-史試劑與烯類化合物進行反應,最終可得到具有環丙烷基的產物。(圖一

沃爾夫重排反應

沃爾夫重排反應 (Wolff Rearrangem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四年級 趙崇瀚

沃爾夫重排反應 (Wolff rearrangement) 是以德國化學家 Ludwig Wolff 所命名,其在 1902 年首先發現將重氮苯乙酮 (diazoacetophenone) 與氧化銀及水進行反應,會得到苯乙酸,而若是反應的過程中有氨的存在,則會產生 2-苯基乙醯胺。(圖一)然而在當時,沃爾夫重排反應尚未被明確地定義,其反應的機制亦未明瞭,原因是此種反應的反應物 $$\alpha$$-重氮酮類化合物 ($$\alpha$$-diazo ketones) 仍缺乏有效地合成方法。直到 1930 年代已經有辦法合成出 $$\alpha$$-重氮酮類化合物之後,沃爾夫重排反應才被進一步地研究探討。

米斯洛—伊文斯重排

米斯洛—伊文斯重排 (Mislow–Evans rearrangem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所碩士生 吳佳瑀

米斯洛—伊文斯重排是一個有機化學的人名反應,1-5此反應以發現該反應的兩位化學家庫克特米斯洛和大衛伊文斯命名,反應由烷基硫化物發生 $$2,3-\sigma$$ 重排反應形成烯丙醇。

宮浦硼酸化反應

宮浦硼酸化反應(Miyaura Bora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趙姿晴

70249_p1

圖一 宮浦憲夫$$^1$$

宮浦憲夫 (Norio Miyaura)1,1946 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並在 1976 年於北海道大學完成他的工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在 Akira Suzuki 團隊擔任研究助理和助理教授,直到 1994 年 Suzuki 教授退休後,他晉升為教授,最後於 2010 年退休並榮獲榮譽退休教授。

諾爾吡咯合成法

諾爾吡咯合成法 (Knorr Pyrrole Synthysi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高勤為

69832_p1

圖一 Ludwig Knorr (1859-1921),參考資料6

路德維希.諾爾 (Ludwig Knorr) 是德國著名的有機化學家(圖一),首先發表了一個常用的合成吡咯衍生物的有機反應,此反應是利用 $$\alpha-$$氨基酮 (1) 和具有更強 $$\alpha-$$活潑氫的 $$\beta-$$酮酯 (2) 或 $$\beta-$$二酮類化合物反應在鋅和乙酸的存在下,在室溫進行縮合反應,得到吡咯和其衍生物(圖二)。1-5

麥克默里反應偶合反應

麥克默里反應偶合反應(McMurry coupli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賴羽庭

69833_p1

圖一 John Edward McMurry$$^{18}$$

在 1970 年代初期,約翰.愛德華.麥克默里 (John Edward McMurry)(圖一)、向山光昭 (Teruaki Mukaiyama) 等人,分別發現利用羰基化合物與低價的鈦進行反應可得到烯烴偶合產物。在隨後幾年,麥克默里研究其使用範圍、方法和限制,1而今日使用低價鈦錯合物還原偶合羰基化合物形成相應的烯烴的方法被稱為麥克默里偶合反應 (McMurry coupling)(圖二)。1-17

約翰.愛德華.麥克默里生於 1942 年 7 月 27 日於紐約市,為康奈爾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的名譽教授。1964 年哈佛大學得到學士學位;於 1967 年,在吉爾伯特.斯托克 (Gilbert Stork) 教授的團隊下工作獲得博士學位。在他的博士學位後,加入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任教;於 1980 年轉至康奈爾大學。16

Pages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