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

新仙女木事件

新仙女木事件 (The Younger Dryas Event)
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許桓瑜

氣候變遷是指地球長時間氣候平均值之改變,氣候由原來的形式轉變成其他氣候形式,超出原本氣候變化之最大限度;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on on Climate Change),「氣候變化」是指「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觀察,在自然氣候變化之外,由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地改變全球大氣組成所導致的氣候改變」。

人類與環境的相互聯繫(三)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的多重效應

人類與環境的相互聯繫(三)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的多重效應
花蓮縣立宜昌國中理化科林建義教師/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台灣地區近年來豪大雨的強度與頻率都有增加的趨勢,這樣的氣候變化對台灣的環境與生態會造成那些改變?

2. 台灣現有的水庫蓄水量逐漸減少,可能的原因是甚麼?你覺得可以如何改善?

人類活動對環境、生態系統服務及人類福祉都有多種直接影響。例如,二氧化碳的排放既能導致氣候變化,又可導致海洋酸化。人類活動造成多重環境影響的另一個典型例子就是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與環境的多重影響

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之間的聯繫,可以分別透過陸地、水及大氣之間的交互影響進行說明(圖 1)。在很多例子中,生物多樣性受到多種壓力的影響,這些壓力包括:土地退化、土地和水的污染及外來物種入侵等。

圖1:土壤沙漠化 (desertification)、全球氣候變化及生物多樣性損失之間的聯繫和回饋圈

科學理性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專訪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院士 (II)

科學理性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專訪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院士 (II)
知識通訊評論第95期

中國科學家影響力不足

科學新聞:我們知道,在IPCC報告中,援引中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比較少,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丁仲禮:在一些核心的問題上,比如剛才我提及的大氣溫度對二氧化碳濃度的敏感性,我國也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比如,中國科學家開發的兩個模式得出這種敏感性較低。但這些結果沒有得到IPCC的足夠重視,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處理不同模式結果的方式是取平均值,去掉了高值和低值;也可能是因為中國科學家的影響力有限,沒有得到西方的承認。當然,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原因是:當今的中國科學家功利心太重,以專案爭取、論文發表為目的,熱衷於跟蹤模仿,迷信權威,不敢質疑別人的觀點,不敢選擇有挑戰性的問題,也不願與同行通力合作,因而很少有原創性成果,也很少有集成性成果。一句話,拿得出手的東西不夠多。

科學理性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專訪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院士 (I)

科學理性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專訪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院士 (I)
知識通訊評論第95期

二○○八年一月出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古氣候學家丁仲禮院士,二○○九年帶領一個研究小組,通過大量的計算,提出基於人均累積排放指標的全球各國未來排放權方案,在學界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丁仲禮院士

在該年歲末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大會上,他又用研究資料直指目前一些主流的溫室氣體減排方案,如IPCC(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方案、G8國家方案、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方案等有失公允。二○一○年七月十九日,在北京三裏河中科院辦公室,丁仲禮就氣候變化研究相關問題,接受《科學新聞》記者的專訪時,話語間流露出的依然是嚴謹、率直的本色。

科學新聞: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攝氏二度是人類社會所能忍受的最高升溫限度,也就是攝氏二度閾值。目前全球碳減排的談判,是為了防止全球氣溫升高攝氏二度可能造成的災難性變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