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理性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專訪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院士 (II)

Print Friendly

科學理性地對待氣候變化問題——專訪中科院副院長丁仲禮院士 (II)
知識通訊評論第95期

中國科學家影響力不足

科學新聞:我們知道,在IPCC報告中,援引中國科學家的研究結果比較少,你認為是什麼原因?

丁仲禮:在一些核心的問題上,比如剛才我提及的大氣溫度對二氧化碳濃度的敏感性,我國也開展了一些研究工作。比如,中國科學家開發的兩個模式得出這種敏感性較低。但這些結果沒有得到IPCC的足夠重視,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處理不同模式結果的方式是取平均值,去掉了高值和低值;也可能是因為中國科學家的影響力有限,沒有得到西方的承認。當然,我個人認為最大的原因是:當今的中國科學家功利心太重,以專案爭取、論文發表為目的,熱衷於跟蹤模仿,迷信權威,不敢質疑別人的觀點,不敢選擇有挑戰性的問題,也不願與同行通力合作,因而很少有原創性成果,也很少有集成性成果。一句話,拿得出手的東西不夠多。

科學新聞:那麼這是否因為中國科學家沒有在國際主流期刊上發表論文嗎?

丁仲禮:近些年來,中國科學家確實在國際核心雜誌上發表了不少論文,但人家引不引用你是另一回事。發表的論文汗牛充棟,被引用者只是少數。我們要承認我們的積累遠不如別人,水準還不夠。但我們在追趕,差距在慢慢縮小,不要妄自菲薄。

科學新聞: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發展低碳經濟成了社會熱議的話題,你持怎樣的觀點?

丁仲禮:在我國,低碳經濟作為一個概念,被媒體炒得很熱,很多學者也在跟風炒作。但在國外的門戶網站上,就很難看到這樣的炒作。首先我介紹三個不同的概念:低碳經濟、迴圈經濟、綠色經濟。迴圈經濟以充分利用資源為目標,可概括為三R原則,即Reduce(減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迴圈)。

低碳是針對能源而言的,目標在減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

綠色經濟是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方式。“資源節約”與迴圈經濟關聯,而“環境友好”不僅僅是指低碳排放,還包括各種環境污染物的排放控制。所以綠色經濟是一個更加全面的概念,更符合我國現階段的發展現實。

在現階段,對“低碳經濟”這個概念,我本人的看法是慎用,更不能濫用,因為在我國工業化、城市化快速發展的現實下,能源使用量還會快速增長,在能源結構難以實質性改變的限制下,我國的碳排放勢必會增長。我們不能一邊大談發展低碳經濟,一邊增加碳排放量,這樣會陷入邏輯困境。中國歷史上人均碳排放很少、很低,而一個國家發展過程中,是不可能不增加排放的。這點道理很好懂,應該向國內外講清楚。不是低碳經濟不好,而是我們近期內做不到。我個人對我國碳排放量的增加沒有任何“負罪感”,排放量的增加是很正常的,除非你完成了工業化與城市化,消除了貧困。

但是,展望未來,隨著科技的進步,低碳經濟也是會實現的,這要等到“低碳技術”成熟。低碳技術有兩大類:節能技術和非碳能源技術。節能在中國有潛力,比如說,冶金、建材、建築等行業能耗降低、發電轉換效率的提升都有一定的空間,但這個潛力也是有限的。對非碳能源技術,要加大研發力度,但現階段在應用上則要謹慎。因為碳排放是要計算全生命週期排放的。比如太陽能,不能僅僅
考慮太陽能是可再生能源,還要考慮太陽能生產設備製造、安裝、維護過程中的耗能和二氧化碳排放。

水電發展必須做好環境評估

科學新聞:你如何看待比較有爭議的水電問題?

丁仲禮:我是比較支持水電發展的。一方面,未來我國的經濟發展對電力的需求還會大幅增長,另一方面,可開發的水電還有很大的空間。但現在困擾水電發展的一個主要難點是移民的安置。如果在水庫和水電站的建設運行過程中,能夠考慮給當地居民以一定分紅的機會,可能局面就會好一些。我不認為水電站的建設會造成很大的生態破壞,當然在任何電站建設前,必須做好環境評估。不能僅僅為了減少碳的排放,就忽略了生態環境保護。

(本文原刊《科學新聞》雙週刊)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4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