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

海洋的水從何處來?

海洋的水從何處來?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葉昭松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有關海洋的形成,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討論:一、海從哪裡來;二、海水如何獲得其現有的成分。針對海水的來源,目前則有三種假說,包括(一)地球的原始大氣凝聚而來。(二)由火成岩分解而來及(三)經漫長地質年代逐漸累積而得。

海水表面溫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

海水表面溫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邱怡禎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海水表面溫度(SST-Sea Surface Temperature)意即近表面之海水溫度。這裡指的「表面」,因測量方式不同而異。紅外線衛星輻射儀僅能間接測量海水表層約10微米厚度之溫度(因紅外線輻射從此薄層放出。);微波測量則可達表層下約1毫米。;固定或是漂浮浮標上的溫度計則能測量到特定深度的溫度,如:海平面下1公尺深處;一般船隻測量,由發動機進水口測得,則可能介於海水表層至20公尺之深度不等處。因此,會因測量工具不同而測得不同深度之「海水表面溫度」。

海水結晶分析鹽類(Salt)種類

海水結晶分析鹽類(Salt)種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林忠彥碩士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適合年紀:8-16歲
活動預估時間:需要一至兩週的擺放時期,實際操作時間15分鐘
準備器材: 碗(深度不要太深)、附近海水、鎳鉻絲、稀鹽酸、本生燈、藍色玻璃杯(主要功能是透過藍色玻璃杯容易看出黃色火焰)、一些常見鹽類的化學藥劑、護目鏡
預期目標:
1. 學生可以知道海水裡主要有哪些物質(離子)
2. 知道溶解度大者,較慢析出結晶,反之溶解度小者,較快析出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