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爾效應

ν =5/2 & 7/2,分數量子霍爾態與向列相,從拓樸序到自發對稱性破壞

ν =5/2 & 7/2,分數量子霍爾態與向列相,從拓樸序到自發對稱性破壞
蕭維翰

實驗上已經觀察到在半導體中 ν=5/2 & 7/2 不僅僅可以是量子霍爾態,還可以透過改變壓力產生的相變化,自發地破壞旋轉對稱性。

Figure1. (Photo credit: 作者自繪) 根據文獻 [3],在增加的壓力下,原本的量子霍爾態會先變成向列態最後變成一般的費米液體。

前陣子讀者曾撰寫了一系列關於量子霍爾效應(Hall effect)的文章,其中有數篇討論了 \(\displaystyle \nu=\frac{5}{2}\) 的基態該是什麼:究竟是 Pfaffian, anti-Pfaffin, 還是 PH-Pfaffian,或者都不是等等。即便在理論上這個議題依舊懸而未決,這幾年的實驗進展卻沒有給理論學家喘息的空間,反之,越來越多的新發現讓分數量子霍爾效應所牽涉的物理更加豐富,也讓學者們困惑同時又嚮往。

v=5/2 量子霍爾態之謎(上)

v=5/2 量子霍爾態之謎(上)
蕭維翰

v=5/2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這是研究霍爾效應的學者們近年來最關切的問題之一。

筆者曾用了三四篇文章來討論霍爾效應。從經典的整數量子霍爾效應(IQHE)、分數量子霍爾效應(FQHE)、複合費米子(Composite Fermion)到最近重新掀起討論的 \(v=\frac{1}{2}\) 費米液體態(Fermi Liquid)。在本文中筆者想延伸這些故事,討論另一個實驗上被觀測到的著名的偶數分母的量子霍爾態——\(v=\frac{5}{2}\),以及它所牽涉的謎團。

然而筆者必須先在此自白:量子霍爾效應並不算是最好的科普題材。儘管這個問題的組成元素很基本:電子、庫倫作用與垂直的磁場。但真的要進行定量說明的時候,我們很難避免討論一些比較生硬的概念,比如說磁通量附著(flux attachment)與測試波函數(trial wavefunction)。而且事實上除了一些拓樸性質,譬如電導率的係數 v,即便最前沿的計算也很難給出很好的解析結果。絕大多數我們必須倚賴數值計算,從而失去一些直覺。

【物理世界】量子霍爾效應(四):迪拉克複合費米子

【物理世界】量子霍爾效應(四):迪拉克複合費米子
蕭維翰

連結:【物理世界】量子霍爾效應(三):複合費米子

這兩年物理學家提出了新的粒子電動對稱的理論解釋最低蘭道階(Landau Level)的物理,此新模型不再透過將磁通量附著到原粒子身上,而是藉由粒子漩渦對偶性,用更自然的方法去闡述一些實驗上觀測到的現象。

圖一:在最低蘭道階中的粒子電洞轉換。\(\nu\) 填滿態會被轉換到 \(1-\nu\) 填滿態,而 \(\nu =\frac{1}{2}\) 擁有粒子電洞的對稱性。

在前面幾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量子霍爾效應的現象,並為分數與整數量子效應提供一些解釋。再者我們討論了 Jain 的複合費米子理論,指出實驗上觀測到的分數 \(\frac{1}{3},~\frac{2}{5},~\frac{3}{7},…\) 或 \(\frac{2}{3},~\frac{3}{5},…\) 等,都能被 Jain 序列所說明。在結尾處,我們指出 Jain 序列的極限是 \(\frac{1}{2}\),在那個狀況下,複合費米子看不到磁場,並形成一個費米液體。針對這個問題, HLR 是一個知名的有效理論。

【物理世界】量子霍爾效應(三):複合費米子

【物理世界】量子霍爾效應(三):複合費米子
蕭維翰

連結:【物理世界】量子霍爾效應(二):分數量子化與 Laughlin 波函數

在 Laughlin 波函數後,J. Jain 提出了複合費米子的概念,將整數量子霍爾效應與分數量子霍爾效應結合在一個框架下,並成為研究量子霍爾效應的一個典範。

本圖引自1990年6月22《科學》雜誌封面,courtesy of illustration T. S. Duff and T. Kovacs, AT&T Bell Laboratories

儘管 Laughlin 波函數從定量的角度提供了當時人們了解某些分數霍爾態的出發點,它並不稱得上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另一方面,它的成功也多侷限於 \(\frac{1}{3},~\frac{1}{5}\) 等分數,而不涵蓋其他如 \(\frac{2}{5},~\frac{3}{7}\) 等也在實驗中被發現的狀態。

【物理世界】量子霍爾效應(一):塵埃中洗滌出的整數

【物理世界】量子霍爾效應(一):塵埃中洗滌出的整數
蕭維翰

真的要寫量子霍爾效應,可以寫好幾本書,要從最尖端的進展切入,也會讓讀者摸不著頭緒,這邊我分稿從歷史的起源開始,並只挑一些聽起來真的可以令所有人驚訝的面向。

圖一:霍爾效應的實驗圖示,原本往 x 方向流的電賀受到磁場的影響在 y 方向也形成電壓,變成實驗上可以測量的霍爾電壓, credit: wikipedia

筆者儘管基於工作很常算數學,但上大學後幾乎不常親自動手做數字計算了。前幾個月我在電腦上送出一個滿複雜的積分,幾秒後我得到

\(\displaystyle\frac{-12.56637062125499}{4\pi}\)

不知道讀者們平常做算術的頻率如何,在作業中遇到這種數字會不會覺得很沮喪?分子那一串數字已經無跡可尋,何況底下還除一個 \(4\pi\)?然而有趣是,在電腦有效的位數下,這個組合其實跑出了── \(-1.00000000000000\)

電磁學
霍爾效應

霍爾效應

霍爾效應 (Hall effect)
臺中縣縣立中港高級中學物理科王尊信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霍爾效應(Hall effect) 在 1879 年由 Edwin Hall 發現,其是指將一固體導體(假設固體為一長方體,長邊沿著 \(x\) 軸方向、寬沿著 \(z\) 軸方向且寬度為 \(w\)、高沿 \(y\) 軸方向且寬度為 \(d\),較好分析)通電流,並放置於磁場中,而在導體表面產生電位差的情形,原因很簡單,若導體之電流方向為 \(x\),外加磁場方向為 \(z\),則不論導體中的非束縛電荷帶正電或負電,根據勞倫茲力 \(F=q(E+v\times B)\),都會往 \(-y\) 的方向漂移而產生電位差,此電位差稱為霍爾電壓(Hall voltage),而霍爾電壓,可根據勞倫茲力,計算其電、磁力平衡得到,其推導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