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

颱風未到雨先行

颱風未到雨先行
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 蘇世顥/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研究中心 楊憶婷/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郭鴻基

對臺灣而言,颱風是夏季最具破壞力的天氣現象,常導致洪水、土石流等複合性自然災害的發生,是臺灣氣象災害防救上最需要面對的挑戰。颱風的雨量預報,包含降雨的強度、總降雨量、降雨發生的時間及地點,都是目前大氣科學家所面臨最大的挑戰之一。

我們觀察到在颱風影響臺灣的這段時間內,有時颱風中心尚未登陸,但暴雨已經報到;而且在颱風還沒登陸臺灣期間所下的雨量,要比登陸臺灣後累積的降雨量更大。這類的颱風的路徑如圖一所示,在颱風中心接近臺灣的階段會出現打轉的現象,同時導致在颱風在中心登陸前,對臺灣影響的時間變長。而颱風的降雨量也與颱風的影響時間有關,颱風影響的時間越長,降雨量增加(圖二)。

徐行颱風轉多雨

徐行颱風轉多雨
國立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 郭鴻基/國研院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徐理寰/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 蘇世顥/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研究中心 楊憶婷

颱風是極具破壞性的自然災害之一,對於臺灣既會造成民生經濟的損失,同時也提供寶貴的水資源。但近年來頻繁的極端降水事件,已被政府重視,並且是氣象學家們急於研究,甚至預報的科學議題。

颱風假,放不放?停班停課的判定要點

颱風假,放不放?停班停課的判定要點
(Typhoon, Day Off or Not? Offices and Classes Day Off Standard)
國立臺灣大學 氣候天氣災害研究中心專任助理王柔蘋

位於西北太平洋的臺灣,每逢七到九月颱風便密切來訪,當颱風開始逐漸成形、不斷逼近臺灣,新聞便開始不斷地播送颱風動向,而畫面中政府長官嚴正待命不敢輕忽,但看看窗外,往往不像新聞所說的風強雨大,所以到底要如何判斷會不會放颱風假呢,以下就對「颱風假」做個說明。

天有不測風雲

天有不測風雲
台中市南屯區大業國中彭天音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作者:Adam Hopkinson@Flickr

在大自然界的 各種迷信中,氣象佔有重要位置。這些現象也常是古人心目中上天震怒的象徵,一旦人們對天氣現象的疑問得不到正確解釋時,於是有「天有不測風雲」的說法。我 國古代書籍中有關氣象災害及迷信的記載十分常見,這裡主要的對象是指一些風速較大的風或暴風現象,天氣迷信最常見的就是認為遭天怒,是上天處罰有罪的人, 這些令人恐懼的自然現象也常影響著人類生活。中國傳說帝堯要傳位給帝舜的時候給他三種考驗,其中一項便是要求「烈風雷雨弗迷」,即要大舜在暴風雨中雷電交 加的情況下行進也不會迷路,可見能有處變不驚的領袖氣質,這在當時漁獵社會的背景中也是一項重大的考驗。而《莊子》書中提到「至人」所應有的修養也是要能 「疾雷破山風振海而不驚」,這又是另一個以暴風雷雨為測驗的例子。

颱風登陸臺灣時的變化

颱風(typhoon)登陸臺灣時的變化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劉承珏老師/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臺灣位處北回歸線附近,介於熱帶氣候區之邊緣,加以太平洋高壓流場主導颱風路徑,其順時針方向氣流常將颱風牽引至臺灣一帶並轉向,因而常有颱風侵襲臺灣,而由於近年對於颱風之研究,研究人員發現,由於臺灣的獨特地形,颱風在登陸時會發生一些特殊的現象,以下針對這個過程中會有的現象簡單介紹之。

臺灣最顯著的地形為中央山脈,颱風登陸臺灣後常必須有「過山」的過程,但過山過程十分複雜,一般來說可以分成幾個類型:

  • 颱風碰到中央山脈後減弱消失
  • 颱風整體越過中央山脈
  • 颱風中心一分為二。

這邊不討論在山脈東側即減弱或消失的情形,而探討颱風越過山脈時會有的情形。

一般說來,若颱風整體越過中央山脈,稱為自由過山;若中心受山脈抵擋,而該颱 風的垂直發展又夠深厚,此時只有近地表的部份會受到阻擋,上層部分可以跨過山脈,並在山脈的西側引發一個副低壓中心,當在東側留下的舊有低層中心逐漸減 弱,越過山脈的高層颱風中心會和這個新的副低壓氣壓中心重新結合,這種狀況稱為分裂過山。

根據中央氣象局預報經驗,要判斷颱風會分裂過山還是自由過山有兩個面向,第一個是看颱風移動路徑(移向)與中央山脈長軸方向間的夾角,在此稱之為β角(如圖一),若70°≦β≦110°,則容易產生自由過山的情形;當 β角增加為110°<β≦170°的情形,則較易出現分裂過山。上述兩種情形都是從颱風的移向和山脈夾角而定,而與颱風強度無關。

圖一

海洋(Ocean )的電風扇

海洋(Ocean )的電風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海洋環境科技研究所碩士生林永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大家對颱風(Typhoon)的觀念是一種天災,因為它會破壞經過陸地上的東西,帶來非常大量的雨水,造成水災,雖然也解決了短期缺水問題,但在大家心裡總覺得颱風是壞的總比好的多,不希望颱風進來搞破壞。然而現在溫室效應現象越來越嚴重,不只大氣的溫度上升,海洋的溫度也逐漸在上升中,這時候,颱風對海洋來說就像是一個超大型電風扇,經過海面時,因強勁的風吹拂,可能帶動海水的攪動,甚至造成海水湧升的現象,如此將下層的冷水帶至表層,也使得海表面溫度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有明顯的降低,也可發現此區域葉綠素濃度相對提高,帶動基礎生產力,有科學家發現,此作用會將二氧化碳(CO2)帶入海中,可能減緩溫室效應的影響。颱風不是經過時造成海洋溫降的現象,通常是離開過後才會有明顯的溫降,且會維持幾天才漸漸消去。

圖一、1958~2008年間數個在經過南海的颱風資料,長條狀圖為颱風對海洋造成的溫降,折線圖為颱風的行進速度。

共伴效應

共伴效應 (co-movement effect )
臺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曾世佑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共伴效應又稱共伴環流,簡單的說就是東北季風與颱風環流結合,導致臺灣北部、東北部地區大量降雨的現象。

西北颱

西北颱 (northwesterly-wind typhoon)
臺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曾世佑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陳正達教授責任編輯

根據中央氣象局在「颱風百問」對西北颱的定義,是從臺灣東方海面向西北方行進,且颱風中心通過基隆與彭佳嶼之間海面的颱風。坊間對於西北颱的定義較為寬鬆,由於「西北颱」這個名詞其實並非正式的氣象用語,考究其來源可能源自新聞從業人員的口語表達,因此也有部分的定義認為只要颱風中心由臺灣東部海面向西北方向行經蘭陽平原到彭佳嶼海域之間就算是西北颱。實際觀測資料顯示定義寬鬆的西北颱所造成的災害與嚴謹定義的西北颱相似,最著名的例子是1996年侵台的賀伯颱風,此颱風自蘭陽平原登陸,穿越中央山脈後自新竹地區出海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