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sils

過渡化石(下)

過渡化石(下)(Transitional fossils II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連結:過渡化石(中)

巴基鯨 (Pakicetus inachus) 與陸行鯨 (Ambulocetus natans)

鯨豚雖為水生動物,但發明二名法的林奈 (Carl von Linné, Carl Linnaeus) 在當時就認為牠們是哺乳動物,近代比較解剖學的結果顯示牠們跟偶蹄目很可能有親緣關係,但是鯨豚由陸生哺乳動物演化而來的過渡化石證據何在?直到 1979 年發現了巴基鯨:巴基鯨雖與出土的中爪獸 (Mysonux sp., Cope, 1872) 形態接近,但是牠有著現代鯨豚才有的特徵:鼓泡 (bulla)。

過渡化石(中)

過渡化石(中)(Transitional fossils I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連結:過渡化石(上)

提塔利克魚 (Tiktaalik roseae):

大英自然史博物館的創館館長歐文 (Richard Owen) 曾提到,陸生脊椎動物的四肢骨骼的基本排列模式都是上肢骨+前肢骨+掌骨+指(趾)骨,而上肢骨和前肢骨的數目都是 1 + 2 的模式。此一共有模式支持了陸生脊椎動物來自共同祖先的證據。多數魚類與陸生脊椎動物不同,其附肢以鰭條的形式存在。肺魚和腔棘魚這些具有肉質鰭(登陸能力),並具有鰭膜的類群,其上肢與前肢的骨骼雖然有簡化融合的趨勢,但牠們的上肢骨和前肢骨並不具備 1 + 2 模式。棘螈 (Acanthostega gunnari) 和魚石螈 (Ichthyostega sp.) 雖具有手指與腕部,可是牠們並不具有鰭膜的構造。沒有任何一個上述生物或化石有過渡型態,兼具魚類與陸生脊椎動物的特徵:內部 1 + 2,而掌指骨仍處於鰭條狀態。

過渡化石(上)

過渡化石(上)(Transitional fossils 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達爾文在西元 1859 年發表了《物種原始》一書。雖然化石是他用來支持生物會隨時間發生演變(演化)的證據之一,但當時人們對化石和地質學的認知有限,一般人認為,那些看起來不似現生物種的化石不過是聖經中所提到的大洪水過後淹死的生物(如恐龍),和現生物種(如鳥)並沒有親緣關係,演化論仍飽受質疑。而且,人們認為若要說兩個型態迴異的物種有親緣關係,那麼同時具有兩物種型態的物種應該存在。這類化石稱為過渡化石 (transitional fossils),它同時兼具兩物種的型態特徵,可佐證兩者具有親緣關係。由於當時並無這種物種的化石存在,因此被稱為「缺失的一環」(missing links)。兩年後(1861 年),在德國索倫霍芬 (Solnhofen) 的採石場發現了一具型態介於鳥與恐龍之間的物種化石,稱為始祖鳥 (Archaeopteryx lithographica),引起學術界熱烈的思辯:它的過渡型態是不是證明了物種會隨時間發生演變,古代物種能夠演化成現代物種,支持了演化論?後來,越來越多的過渡化石被發掘,使物種演化的證據逐漸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