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ve function

玻色子與費米子一:理論來源

玻色子與費米子一:理論來源 (Bosons and Fermions Ⅰ: The Theory)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 林惟淨

在量子物理的世界中,粒子可以分為玻色子 (Bosons) 與費米子 (Fermions) 兩類,它們分別以印度物理學家玻色 (Satyendra Nath Bose, 1894-1974) 與義大利物理學家費米 (Enrico Fermi, 1901-1954) 命名,以紀念兩人傑出的研究貢獻。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著重於玻色子與費米子的理論來源,而在下篇文章中,我們將介紹一些這兩種粒子的特性。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sp2的混成軌域(下)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 $$sp^2$$ 的混成軌域(下)(H Hydrogen-like $$sp^2$$ hybrid orbital plots using gnuplot (I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連結: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sp2的混成軌域(上)

在圖二的指令集中,我們已經將 $$2s$$、$$2p_x$$、$$2p_y$$、$$sp^2(1)$$、$$sp^2(2)$$、$$sp^2(3)$$ 等 $$6$$ 個波函數分別依據(式-1)至(式-6)建置完成,分別以 s2orbital(x,y)、p2xorbital (x,y)、p2yorbital (x,y)、sp21orbital(x,y)、 sp22orbital(x,y) 、sp23orbital(x,y) 表示。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sp2的混成軌域(上)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 $$sp^2$$ 的混成軌域(上)(H Hydrogen-like $$sp^2$$ hybrid orbital plots using gnuplot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在量子化學的課程中,有關混成原子軌域(hybrid atomic orbitals)的部分,由於無可避免的必須探討複雜的數學方程式,加上没有相對應具體可觀察的軌域形狀、徑向分佈圖或等高線圖等,可隨需要即時翻轉角度、改變大小來做輔助,因此對於學子而言顯得格外抽象及困難。教師此時若能適時提供一種簡易學習、功能強大的繪圖軟體,勢必讓學習原子軌域有事半功倍之效,更能因此多學會一種繪圖技巧,相信對日後的研究工作有如虎添翼之便。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軌域的等高線圖(下)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軌域的等高線圖(下)(Using Gnuplot plot the contour map of hydrogen-like orbital (I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連結: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軌域的等高線圖(上)

71822_p4

圖四、利用 gnuplot 軟體繪製 $$3p_x$$ 軌域波函數的形狀及其等高線圖(作者繪製)

圖四中 $$z$$ 軸即為 $$3p_x$$ 波函數的值,由圖中可看出其值有正亦有負,正值代表在 $$xy$$ 平面上方有凸起的部分,有一個山峰及一個較平緩的小山丘,凹下去的部分為負值,有一個深的山谷及一平緩的小山溝。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軌域的等高線圖(上)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軌域的等高線圖(上)(Using Gnuplot plot the contour map of hydrogen-like orbital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學習原子軌域時,經常由於太過抽象,常使學習者敬而遠之,因此一般教科書均會各種圖形加以輔助說明,例如原子軌域的3D形狀、徑向分佈函數(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對原子半徑的變化圖及波函數的電子出現機率之等高線圖(contour map)等,但是學子仍然無法理解,這些圖形是如何繪製出來的?倘若有一個適宜的繪圖軟圖工具,讓學子親自繪製及感受各類軌域間的特徵及變化,相信對於學習效果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徑向分佈函數(下)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徑向分佈函數(下)(Hydrogen-like radial distribution Plots Using Gnuplot (I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連結: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徑向分佈函數(上)

接下來,探究第一個疑問,一般會出現這樣的矛盾,主要是將機率密度和徑向分佈函數 (radial distribution function) 弄混,前者是空間某一特定點電子出現的機率密度,而密度要乘上體積才是距原子核某特定距離電子出現機率的大小。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徑向分佈函數(上)

利用Gnuplot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徑向分佈函數(上)(Hydrogen-like radial distribution Plots Using Gnuplot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學習原子軌域時,經常產生一個疑惑,即電子出現密度最大的地方,卻不是最容易找到電子的區域?教科書中常以  $$4\pi r^2\times|\psi^2|$$ 對原子半徑 $$(r)$$ 作圖來做解釋,卻不是直接以波函數 $$(\phi)$$ 或電子出現機率密度 $$(\psi^2)$$ 對 $$r$$ 作圖,為何還要乘上 $$4\pi r^2$$ 呢? 究其不了解的原因,主要是數學式子太過抽象,教科書的圖形又無法親自繪製,很難從中領略其中的神髓。

利用 Gnuplot 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軌域形狀(下)

利用 Gnuplot 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軌域形狀(下)(Hydrogen-like orbital plots using gnuplot (I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連結:利用 Gnuplot 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軌域形狀(上)

圖三的文字檔以 fourier.txt 存檔後,可在 gnuplot 視窗的游標列上輸入:load “fourier.txt”,讓 gnuplot 讀取檔案後,一次執行一系列的指令以完成任務,當然讀取檔案的路徑必須正確,若不正確則無法順利執行。當內定路徑無法找到檔案時,可利用視窗中 ChDir 的下拉式選項改變讀取檔案的路徑。

利用 Gnuplot 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軌域形狀(上)

利用 Gnuplot 軟體繪製似氫原子的軌域形狀(上)(Hydrogen-like orbital plots using gnuplot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高中或大學化學課程,每當遇到物理化學領域時,原子軌域、波函數 (wave function)、機率密度 (probability density) 等,對一般學子而言就一個抽象了得!連課本中軌域的形狀是怎樣畫出來的也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既使知道怎麼畫出來的,也找不到適當的軟體,親自體驗一下。專業軟體如 maple、 mathematic 不是太貴,就是太複雜,簡易軟體如 excel,又不符需求,因此這一單元的教材,由於缺乏具體的圖像及做中學的體驗,往往是學子學得較不理想的部分。

基態氫原子之最可能半徑及平均半徑的比較(下)

基態氫原子之最可能半徑及平均半徑的比較(下)(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ost probable radius and the average radius of hydrogen ground state (I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兼任教授 邱智宏

連結: 基態氫原子之最可能半徑及平均半徑的比較(上)

二、最可能半徑、平均半徑及原子軌域範圍的求法

欲求電子出現機最大的地方,則需對徑向分佈函數微分後,令其等於 $$0$$ 求極值即可:

$$\displaystyle\frac{\partial[r^2R(r)^2]}{\partial r}=\frac{\partial[r^2(\frac{Z}{a_0})^3e^{-\frac{2Zr}{a_0}}]}{\partial r}=(2r-2\frac{Z}{a_0}r^2)(\frac{Z}{a_0})^3e^{-\frac{2Zr}{a_0}}=0$$

$$r=a_0/Z=a_0=0.53$$ Å

Pages
  •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