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地球的結構

地球的起源、探索地球歷史的方法與限制、地殼均衡理論、固體地球的觀測、地貌的變化、風化、侵蝕、搬運、沈積、地質構造、海洋地殼、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化石燃料)、水力、潮汐、地熱、風能、太陽能、礦產與能源的探勘、礦物與岩石、寶石與建材、水資源的分布、水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下)

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下)(Catastrophism, Uniformitarianism, Phyletic Gradualism & Punctuated Equilibrium) (I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連結: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上)

如果說依照達爾文的理論:生物是慢慢累積變異而變成新種,那理當可以透過一系列的化石來觀察出形態漸進的過程,但在實際上大部分的觀測結果並非如此,這些化石總是維持著很高的同質性,但是在另一個很接近的地質時間裡,兩者卻又產生了明顯的形態落差。這個現象由梅爾 (Ernst Mayr) 首先發現,古爾德和艾崔奇提出了解釋理論,突破了百餘年來達爾文的論述。

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上)

災變論、均變論、生物漸變論與間斷平衡說(上)(Catastrophism, Uniformitarianism, Phyletic Gradualism & Punctuated Equilibrium) (I)
國立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碩士 林明慶

古代在西方世界中,人們往往因為宗教的關係,將所發現到的化石歸因於聖經提到的大洪水中死去的動物。到了十九世紀初期,更多化石被有系統性地發掘出來之後,比較過後的結果,才發現這些生物很多都沒辦法和現生生物對應起來,似乎是完完全全不同種的生物(好比魚龍和蛇頸龍等)。若是符合聖經的論述,照理來說生物是上帝的完美創造,並不會產生任何改變,更不用提會消失,那怎麼會冒出這些不知名的生物呢?

生物痕跡

生物痕跡 (Lebensspur)
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所碩士生林彥瑾

所謂的生物痕跡(lebensspur,圖一),即生物在活動時所遺留的痕跡,在地層中以化石的形式被保留下來,又被稱為生痕化石(trace fossil或fossil lebensspur)。一般而言,在地質時間一萬年以上地層內所發現的生物遺骸或生物痕跡才能稱為「化石」。陸地、海洋、河谷等各種不同環境的岩層中,都能發現形形色色的生痕化石,而生痕化石的種類與特性可以被用來研究古代的沉積環境。

透地雷達(Guound Penetrating Radar)

透地雷達(Guound Penetrating Radar)
新北市立石碇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黎逸偉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Ground-penetrating_radar

透地雷達(Guound Penetrating Radar,簡稱GPR)是一種以高頻電磁波為波源之地球物理探勘方法,可以有效的提供高解析度地下構造之形貌,為近代極為重要的地球物理探勘工具,可廣泛應用在淺層地質調查、考古調查、冰層探勘、工程調查等方面。

河道平衡

河道平衡
新北巿立安康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張亞君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影響河道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然現象,如山崩、地震等;也有人為的因素,如興建水庫、攔砂壩等。這些因素如果造成河床變化,進而改變了流水作用,就會 改變河道的平衡。像是地殼抬升使得海平面相對下降,河流的侵蝕能力會隨之增強;或者山崩、土石流或火山熔岩等,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以及人工築堤、興建水 壩、攔砂壩等,都會形成新的暫時侵蝕基準面,而使上游的河流流速減弱,而下游方向則相對增強。此外,如果在河床上開採砂石,形成河道上的窪地,會使窪地的 上游方向河流侵蝕作用增強,這些都會造成河川作用的改變,並改變地貌。

河流的侵蝕作用

河流的侵蝕作用
新北巿立安康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張亞君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圖一 大安溪侵蝕兩岸的岩層。

許我以海枯石爛

許我以生生世世  滄海桑田

卻見涓涓溪水

滔滔江河

用日日夜夜的潺湲

化高山為深壑

用江河對海洋的奉獻

接續了精衛鳥未竟的遺憾

才幡然驚悟

變動

原是天地間唯一不變的永恆

河流的搬運作用與沉積作用

河流的搬運作用與沉積作用
新北巿立安康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張亞君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河流的搬運作用,是以水為媒介,將泥沙、碎屑或岩礫,往河流的中、下游輸送。河水流速快慢等因素,決定了搬運能力的強弱。一般而言,如果河床的坡度陡、河水的流量大或是河床較為平滑,水流的速度就 會比較快,搬運的力量也比較大。搬運的物質,則依大小與重量不同,在河床中以不同的方式移動。較大、較重的的礫石,通常只能以滾動或跳動的方式推移;而較 小的顆粒則懸浮在水中,隨著水一起流動;此外還有些可溶於水的礦物質,就會溶解在水裡被攜帶移動。在搬運的過程中,顆粒的形狀會因為撞擊、磨損,而逐漸變 得光滑圓潤,形成鵝卵石。如果沿著河道觀察,就可以看到在河流不同的區段處,泥、沙與礫石的顆粒,大小與形狀逐漸的改變(圖一)。

圖一 七股溪下游,入海口附近顆粒極為細密的泥灘。

天塌下來…超出我們的想像(The Sky Is Falling … More Than We Thought)

天塌下來…超出我們的想像(The Sky Is Falling … More Than We Thought)
桃園縣立同德國民中學地球科學科邱宇平老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Cumulonimbus_mit_Riesenamboss.JPG

約五千年前,一個小的鐵隕石撞擊埃及的西南角落,在岩石和砂中衝撞出一個約45公尺寬的坑洞。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這種小隕石可能在撞入地球大氣層時,存留下來的部分比我們以前想像的還要大,這意味著隕石撞地球的危險性比我們認知的還要大。

桃園縣觀音鄉草漯海岸沉積環境簡介

桃園縣觀音鄉草漯海岸沉積環境簡介
桃園縣立南崁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潘建熾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桃園海岸線總長約39公里,屬砂質海岸,桃園海岸冬季東北季風強烈,造成風浪侵蝕海岸,具明顯之夏淤冬刷現象(水利署網站)。海岸邊可見許多砂丘,砂丘群 東西綿延約8公里,砂丘所占面積約4平方公里。其外緣長寬約數十至數百公尺的砂灘,單獨的砂丘大致和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平行(縱沙丘),有的長達1.5公 里,也有長僅5公尺的沙丘,主要為風積作用形成。

一、草漯砂丘

草漯砂丘屬於海岸砂丘,海岸砂丘是指波浪、風等營力堆積而成的沙阜。桃園沿海地區的沙丘成因,外沙丘主要為風力沉積生成(楊美萍 民93),內陸沙丘則植被豐富區域因暴潮作用生成。

  • 草漯砂丘富含鐵礦砂:

觀音地區磁鐵礦砂品位可達1.34%,純磁鐵礦蘊藏量更高達69,300公噸,最具開採價值。臺灣西部沿海鐵礦之來源,可能是岩石經多次風化作用而形成 (譚立平、魏稽生,民國86年)。臺灣西北部沿海磁鐵礦砂來源,則主要來自臺灣北部火成岩區岩石風化生成。隨東北季風帶至桃園海岸沉積。

  • 草漯砂丘沉積物:

草漯砂丘沉積物粒度分布主要在1/4mm到1/16mm之間,沙丘迎風坡頂粒度最大、背風坡顆粒則較細(如圖一)。組成則以石英、頁岩碎屑為主(如圖二)。

圖一、沙丘縱剖面。(錢憲和 地質學568頁)

圖二、石英及頁岩碎屑

澎湖文石

澎湖文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生邱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提到「文石」,一般人馬上會聯想到澎湖,而世界上出產文石的地方十分稀少,澎湖文石算是最為著名的。有關文石的正式學術研究報告,最早可追溯至日籍礦 物學家岡本要八郎於西元1909年發表在《地質學雜誌》的「澎湖島產之文石乃屬霰石」。對於文石一詞的定義,古代的文石代表「有紋理的石頭(寶石)」,所 謂的「澎湖文石」屬商業上的用法,而非礦物名詞;較嚴謹的說法則是專指玄武岩孔隙中具有紋理的部分,主要成分以方解石、霰石等碳酸鹽類礦物為主,在早期的 文獻中,曾將文石當作「霰石(aragonite)」來討論,由此可知組成文石的主要礦物為霰石。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