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2014/08/26

「DNA編輯大師」張鋒與CRISPR/Cas9/Cas9基因編輯技術(下)

「DNA編輯大師」張鋒與CRISPR/Cas9/Cas9基因編輯技術(下)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生理所林世青專任研究助理

連結:「DNA編輯大師」張鋒與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上)

以遺傳學上常使用的模式生物:黑腹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為例,根據全基因體定序分析結果,推算出果蠅約有超過15000個基因(Adams et al., 2000),過去的研究方法,必須使用例如EMS突變劑、跳躍子跳躍、費時的同源互換、繁複的ZFN與TALEN等技術,花費漫長時間才有可能得到目標基因的突變株果蠅,從而分析該基因的功能特性。

然而在發展Cas9技術後,只要得知目標基因序列,即可設計並合成出專門辨認該基因的導引RNA表現載體,表現出導引RNA後,Cas9即可快速專一地作用,直接剔除該基因,研究者僅花費很短時間與精力即可得到目標基因剔除的突變果蠅,效率為前人難以望其項背。

海量基因解析: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藥開發

海量基因解析: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藥開發(Genetic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contributes to drug discovery)
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范姜文榮編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副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関節リウマチに対するゲノム創薬手法を開発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引發關節發炎或破壞的一種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order),在日本估計約有70~80萬的患者,在台灣約有1%成人罹患該病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除了抽菸等環境因子,也與許多遺傳基因有關聯。個體間基因序列有差異,稱為基因多型性(genetic polymorphism)。現今國內外已完成許多基因體解析,偵測到許多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的關聯性基因區域(gene region),換言之,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基因多型性有關。

800px-Rheumatoid_Arthritis

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手部
圖片來源 : 維基百科

但是,到目前為止,研究機關大多以特定族群為對象個別進行研究。如果能將各研究資料統整,進行海量資料(big data)解析,將能偵測到更多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有關聯的基因區域,有助於病因解析或治療藥物的開發。

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等國際研究團隊,得到世界一流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協助,統整到目前為止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研究資料,以進行海量資料解析。這個包含亞洲人及歐洲人10萬人以上的樣本,以及約1000萬筆單核苷酸多型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數據所構成的海量資料,經解析後發現,101個基因區域之單核苷酸多型性,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有關聯。其中有42個基因區域為本次研究新發現。另外發現,這些基因區域的核苷酸多型性當中,具基因變異比無基因變異者,易於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達到1.1~1.5倍的程度。

接著,詳細比較類風濕性關節炎相關基因及多樣性生物學資料庫,結果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部分相關基因,與原發性免疫不全症候群或血友病的關聯性基因具有共通性。並且發現,調節性T細胞DNA,調控基因表現區域,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相關基因區域重疊;各種細胞介素訊息(cytokine sigmal)如第十白介素(interleukin-10;IL-10)、干擾素(interferon)等,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發病有關。

從數學建模觀點看最「適配」直線(二)

 從數學建模觀點看最「適配」直線(二)
(The best fit straight line in the view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所博士班黃俊瑋

連結:從數學建模觀點看最「適配」直線(一) 

當我們觀察某組二維數據之散佈圖後,若發現這兩變數間呈現出正比趨勢,或具高度的直線相關時,自然會聯想到利用直線 \(y=\beta_0+\beta_1x\) 模型來適配這組二維數據。

假設這條理想的直線為 \(y=\beta_0+\beta_1x\),數學上一般會利用最小平方法(least squares method)來探求此理想直線的參數 \(\beta_0\) 與 \(\beta_1\)。統計學裡,將每一筆資料 \((x_i,y_i)\) 的觀察值 \(y_i\) 與此直線的垂直差距稱為「殘差(residual)」,當然殘差平方越小,表示該筆資料與最佳直線的垂直距離也越小,即越接近該直線。

因此,直觀上我們不難想像,當一條直線能使得所有資料的殘差平方和越小,則此直線越「適配」這組資料,亦即適配度越佳(goodness of fit)。而所謂的最小平方法,本質上即是使得所有殘差之平方和最小時,所得之直線,此直線即為一般所謂的迴歸直線、最小平方直線或也被稱為最適配直線、最佳直線等。例如圖一當中的紅色直線即為這些數據的最適配直線,而藍色線段所示即當中某些資料 \(y_i\)的殘差。 

「DNA編輯大師」張鋒與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上)

「DNA編輯大師」張鋒與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上)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生理所林世青專任研究助理

麻省理工學院的張鋒(Zhang Feng)教授憑藉其發展的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as9(CRISPR-Associated Protein 9)系統,年僅32歲即榮獲2013年《自然》雜誌評選之年度新聞人物首位,並獲得「DNA編輯大師」之稱號(“365 days: Nature’s 10,” 2013)。

究竟這令人折服的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過程為何呢?西元1987年時,科學家在細菌內發現一種特殊核酸內切酶,命名為CRISPR/Cas9,其會辨認外來的DNA並加以切割降解,被認為是細菌用以抵抗病毒感染的防禦機制(Ishino, Shinagawa, Makino, Amemura, & Nakata, 1987; Bhaya, Davison, & Barrangou, 2011),若能在病毒感染的第一時間內就將其DNA降解,即可有效阻止病毒複製。

從數學建模觀點看最「適配」直線(一)

從數學建模觀點看最「適配」直線(一)
(The best-fit straight line in the view of mathematical modeli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所博士班黃俊瑋

二千年前,天文學家托勒密 (Ptolemy, c.90-c.168) 的地心說,以地球為中心建立了太陽依圓形軌道繞地球運轉的天體運動模型,更一般性地,他在《天文學大成》(Almagest)一書中闡述了天體的運動軌跡為大圓的數學模型。

到了十六世紀天文學家哥白尼 (Copernicus, 1473-1543) 則改成以太陽為中心,地以圓形軌道繞日運行,大大簡化了模型的複雜度(將托勒密理論中的均輪和周轉圓,從原本的77個化減化34個)。

再到十七世紀克卜勒 (Kepler, 1571-1630) 除了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說之外,依據其老師弟谷 (Tycho Brahe, 1546-1601) 的大量觀測數據,進一步建立了地球以橢圓形軌道繞太陽運行的天體運動定律,而這樣的數學模型更為「簡潔」而且「漂亮」。上述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都是現實生活與天文學研究中的數學建模實例。

[影音] 2014知識列車5 – 郭華仁《我的學思之旅:農業的3G革命-從綠色、基因到草根》

「知識列車:我的學思之旅」系列演講 

第五站 2014/4/21 國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
講師:國立臺灣大學農藝學系暨研究所 郭華仁 教授
講題:我的學思之旅:農業的3G革命-從綠色、基因到草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