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哩島核泄漏事故 (Three Mile Island accident): 檢討與改善安全措施

Print Friendly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 (Three Mile Island accident): 檢討與改善安全措施
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美國Stony Brook University王瑜君物理學博士責任編輯

思考問題:

1.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對核能安全提升有何助益?

2. 調查三哩島事故的單位,從哪幾個方向來檢驗和提出改善建議?

圖1:三哩島核電廠2010年的相片,左邊是事故後永遠停機的TMI-2機組。 (圖片來源:http://en.wikipedia.org/wiki/Three_Mile_Island_Nuclear_Generating_Station)

長期輻射和經濟效應

  •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事故後,核子管制委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對周圍居民進行了連續追蹤研究,研究結果顯示:
  • 在以三哩島核電廠為圓心的50英里範圍內的220萬居民中無人發生急性輻射反應
  • 周圍居民所受到的輻射相當於進行了一次胸部X光照射的輻射劑量
  • 三哩島核泄漏事故對於周圍居民的癌症發生率沒有顯著性影響
  • 三哩島附近未發現動植物異常現象
  • 當地農作物產量未發生異常變化

但是經濟損失重大:

  • 二號機毀損,再也沒恢復運作
  • 數十億美元用來清理
  • 三哩島一號機停機超過6年
  • 電廠經營者瀕臨破產

更重要的是,對核能的疑懼迅速蔓延並推動反核風潮。

凱曼尼調查團(Kemeny Commision)評估

事故之後,賓州和聯邦等單位分別組織不同的調查團隊。其中最著名的是當時的卡特總統設立的,由John G. Kemeny領導的12人凱曼尼調查團。調查團主要有六項任務:

1. 調查事件發生的原因及評估此一事件對民眾健康與安全的影響。

2. 分析管理組織的角色。

3. 評估各層機關的緊急應變計畫。

4. 評估核管會的各種作業程序。

5. 評估民眾瞭解意外事件的權力及步驟。

6. 就調查所得提出改善建議。

凱曼尼調查團於10月30日完成報告,就核管會、公用設施機構及其供應者、運轉人員訓練、技術評估、工作人員及社會大眾的健康及安全、緊急應變計畫與處置、社會大眾瞭解意外事件的權力等七大議題提出44項建議。

圖2:三哩島核事故後工作人員進行清理工作。 (圖片來源:出自凱曼尼調查團(Kemeny Commision)報告,下載於http://en.wikipedia.org/wiki/Three_Mile_Island_accident#Investigations)

美國核管會(Nuclear Regulatory Commission)嚴格把關

事故之後,美國核管會公布一系列的報告及相關的管制要求,其中NUREG-0696 (December 1980)及NUREG-0737 (November 1980)更是二份重要的文獻,前者要求核電廠增設緊急應變設施(ERF) ,後者則對各核電廠提出需依TMI Action Plan 要求進行多項改善。三哩島事故改變了核能工業和NRC之關係。民眾的恐懼和不信任感增加,NRC管制和監督變的更加多面向、更加健全。此事件徹底改變NRC管制作業, 也因此降低了電廠運轉對大眾健康和安全的風險。

NRC的嚴格監控下,對美國核電安全的具體成效是:

  • 安全系統被起動的平均數目掉到1985年前的五分之一。
  • 電廠工作人員輻射暴露平穩的下降到1985暴露量的六分之一,遠低於法定限值。
  • 非計畫停機平均數掉到約十分之一。相較於1985年全美530次停機,2007年僅有52次停機。

總而言之,三哩島事故是核能工業第一次重大打擊,尤其事故發生的原因除了機械故障之外,還牽涉嚴重的人為疏失。但是美國核管會事後推動一系列改革,除重新檢討系統設計外,特別注重避免人為疏失與人因工程介面,這些改善經驗透過國際交流也同時讓其他國家核電廠受益, 台灣的核電廠的安全效能也獲得提升。但是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又引發了在強震和海嘯的威脅下,核電廠既有的安全管理是否能夠應付的質疑和辯論。

圖3:1979年10月卡特總統親自巡視三哩島核電廠的控制室。 (圖片來源:出自凱曼尼調查團(Kemeny Commision)報告,下載於 http://de.wikipedia.org/wiki/Kernkraftwerk_Three_Mile_Island#Der_Unfall_vom_28._M.C3.A4rz_1979)

參考資料:
1. 原子能委員會: 《三哩島核電廠事件回顧》(http://www.aec.gov.tw/www/service/other/files/book_20.pdf)
2. WNA: “Three Mile Island Accident” (update Jan 2010) (http://www.world-nuclear.org/info/chernobyl/inf07.htm)
3. 英文維基百科:Three Mile Island accident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ree_Mile_Island_accident#Lessons_learned
4. 中文維基百科:三哩島核泄漏事故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93%A9%E5%B2%9B%E6%A0%B8%E6%B3%84%E6%BC%8F%E4%BA%8B%E6%95%85

There is 1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