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逆溫

Print Friendly

淺談逆溫 (Inversion)
國立苗栗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劉承玨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逆溫(或稱逆溫層),指的是大氣的溫度隨著高度而增加。因為一般而言,在對流層是大氣的溫度隨著高度而減少的,若是出現大氣的溫度隨著高度而增加,即發生逆溫現象。逆溫常常造成地表大氣過於穩定,因為溫度隨高度增加,不利於對流,使污染物侷限在地表,導致地面空氣品質降低。

逆溫造成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歸類成4大類,這4種逆溫,在不同的狀況下發生,但有時也會互相影響。以下就分別介紹這4種逆溫的形成原因及伴隨產生的現象:

一、輻射逆溫(Radiation Inversion)

輻射逆溫主要出現在夜間或是極區,由於近地表的大氣急速輻射冷卻而產生低溫,故隨高度增加反而氣溫增加。這種急速冷卻主要發生的時間在清晨或是夜晚。尤其是白天為陰天,而晚上卻轉為晴天的天氣型態。此外,有利於輻射逆溫形成的氣象條件還有較小的風速。由於風速較小時,讓大氣缺乏上、下層的混合過程,能使輻射降溫的效應更加明顯。在高緯度的內陸地區也常常會有這種逆溫發生。在近地面發生的輻射逆溫,其厚度乃視當時大氣環境的風速、雲量、地表狀況、氣團與地表溫度而定。這種逆溫情況通常在太陽出來之後便會慢慢消失,主要是太陽加熱地表,使穩定空氣開始產生對流的緣故。

二、沉降逆溫(Subsidence Inversion)

沉降逆溫的產生是因為整層空氣自上層大氣下沉,在下沉過程中,透過絕熱增溫(空氣塊下沉而體積壓縮,使溫度升高)所導致的現象。沉降逆溫常常伴隨高壓中心出現,尤其是最容易發生於具強烈下沉的極地氣團(高壓中心)。和輻射逆溫比起來,沉降逆溫比較容易產生在中上層大氣,而非近地表區域。沉降逆溫發生時,所產生的天氣狀態有:(1) 相對溼度會隨高度急速減少:是因為絕熱增溫的緣故;(2) 天氣通常會比較晴朗:是因為有下沉氣流的存在。

三、鋒面逆溫(Frontal Inversion)

鋒面是冷、暖氣團交會的界面,因為暖空氣比冷空氣輕,因此當這兩種空氣交會,暖空氣會沿著冷空氣爬升,造成冷空氣在下而暖空氣在上的結構,使得鋒面附近的溫度隨著高度增加而遞增,此即是鋒面逆溫。鋒面逆溫的天氣型態:(1)相對濕度隨高度會上升;(2)風向會有明顯改變:由於鋒面為一不連續面,鋒前和鋒後的許多大氣性質有劇烈的改變;(3)天氣狀況不佳:暖空氣受鋒面抬升而凝結,而為陰雨天氣。

四、混合逆溫(Mixing Inversion)

當底層大氣的風速較大時,會使底層大氣產生混合,讓大氣近地表之混合層水氣含量均勻分布,這時相對濕度在底層會減少,上層相對濕度增加的狀況。如果水氣含量及混合層厚度,到達所謂的”混合凝結面”,就會產生凝結,形成層積雲,逆溫多位在混合層頂部。


延伸閱讀

小倉義光,(1995)。普通氣象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林元弼等,天氣學。台北市:明文出版社。
陳泰然,(1989)。天氣學原理。台北市:聯經出版。
Holton, J. R., (2004). An Introduction to Dynamic Meteorology.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1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