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

化學傳記: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察•R.•施羅克 (Richard Royce Schrock)

化學傳記: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察•R.•施羅克 (Richard Royce Schrock)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曾昊葳

64418_p1

圖一 理察•R.•施羅克(Richard Royce Schrock, 來源:參考資料3)

理察·R.·施羅克 (Richard Royce Schrock),於1945年1月4日出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伯爾尼。

在1967年時,他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獲取學士學位,四年後,他則在哈佛大學,J.A. Osborn教授的指導下得到無機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的一年期間,他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的資助下,成為NSF研究員,前往劍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而後的三年,Schrock則在杜邦公司下進行研究工作。

1975年,他結束了在杜邦三年的職業生涯,轉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五年後,成為正式教授。

在1989年,被譽為「化學界的Ferederick G. Keyes professor(1885–1976,傑出科學家)」。

在2005年,與Yves Chauvin及Roberts H. Grubbs共享諾貝爾化學獎這份殊榮。

化學傳記: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野依良治 (Ryōji Noyori)

化學傳記: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野依良治 (Ryōji Noyor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鄭祐松

64417_p1

圖一 野依良治 (來源:參考資料6)

野依良治為一傑出日本科學家,專長於有機化學,於西元1938年9月3日生於日本兵庫縣武庫郡精道村(現為兵庫縣蘆屋市),野依教授在其12歲時,家父帶著野依參加了一場新產品展示會,無意間對於水、空氣與煤中提煉之尼龍絲(Nylon)有著極大興趣,野依自此便與化學結下不解之緣,他認為「化學真是太神奇了,能夠從幾乎什麼都沒有產生出那麼多東西來」,也體悟到化學的奧妙便是從沒有價值中創造巨大價值”Produce high value from almost nothing”。

野依教授在化學研究上投入的程度,從其恩師野崎一教授口述中便可略知一二,野崎一教授曾說過野依教授在一次的實驗中發生了爆炸意外負了重傷,縫了幾針,但不料極短時間後,又隨即返回實驗室投入研究工作,由此可見野依教授投入化學的程度與對化學的熱愛不難想像,因此人們都稱野依是隻「不死鳥」。

伯奇還原反應

伯奇還原反應 (Brich Reduc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班 鍾長志

66413_p1

圖一 Arthur John Birch(來源:參考資料4)

Arthur John Birch 1915年出生於澳洲雪梨,畢業於雪梨大學,之後曾到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曼徹斯特大學深造。1,4

Birch是二十世紀傑出有機化學家之一,在有機金屬化學及生物化學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非凡的創造力使得他在科學上享譽盛名。其中最被人熟知的反應是伯奇還原反應,其具有廣泛的應用性,最重要的應用是在口服避孕藥(oral contraceptives)的合成,因此伯奇又有藥丸之父的稱號。伯奇的聚酮類理論(Polyketide Theory),在生物合成中以及天然物中也被人熟知。另外,他最後發表的研究–合成二烯三羰鐵衍生物(diene iron tricarbonyl derivatives),後來也被擴展應用。1,4

萜烯 (II)

萜烯 (terpene) (I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洪嘉駿

連結:萜烯(I)

萜烯的衍生物稱為類萜,與萜烯一樣含有五個碳原子以及類似異戊二烯為單位的結構。植物製造的類萜相當廣大的應用,可見於草藥中的治療成分、抗生素、抗惡性腫瘤藥和其他藥物的研究。類萜也是多種植物氣味的來源,如桉樹、肉桂、丁香和薑等等,也是向日葵的黃色、番茄的紅色顏色來源[1]。較為人熟知的類萜有檸檬醛(citral)、薄荷腦(menthol)、樟腦(camphor)、大麻素(cannabinoid)、來自銀杏的銀杏苦內酯(ginkgolide)和來自薑黃和芥菜子的類薑黃色素(curcuminoid)。

萜烯 (I)

萜烯 (terpene)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洪嘉駿

萜烯 (terpene) 是分子式為異戊二烯 (isoprene或 2-methyl-1,3-butadiene)(圖一)的整數倍的烯烴類化合物,通式可以寫成(C5H8)n

fig1

圖一 異戊二烯 (來源:作者繪製)

萜烯所屬的有機化合物相當多樣與廣泛,在天然界中主要是由各式各樣的植物製造,特別是那些屬於松柏門的植物[1]

化學傳記: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鈴木 章 (Akira Suzuki)

化學傳記: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鈴木 章(Akira Suzuk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陳筱鳳

fig1

圖一 Akira Suzuki(來源:參考資料1)

鈴木 章 (Akira Suzuki) 1930 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的小鎮-鵡川町。高中時,對數學科開始覺得有趣,曾想要進一步去瞭解並學習,但高中畢業進入北海道大學後,接觸到了關於有機化學的書籍,認為化學才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科目,決定於大學期間選擇化學作為自己的專業主修。

鈴木教授於 35 歲之前,幾乎都待在北海道大學,當了九年的學生,於 1959 年完成博士學程拿到了化學博士學位。在其博士論文中,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如格林納試劑和有機鋅化合物作為有機合成反應的中間體,發現並瞭解到有機金屬化合物在合成反應中是非常多變且有趣的。

然而,有一天周末下午,教授在書店中發現了一本在包裝上非常吸引他的化學書籍,是由赫爾伯特.布朗 (Herbert Charles Brown) 教授所寫的《硼氫化反應》。書拿在手上看得入迷,是少數幾本能讓他看得津津有味、捨不得放下的專業書籍

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nitroglyceri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洪嘉駿

硝化甘油(nitroglycerin, \(\mathrm{C_3H_5N_3O_9}\)),又稱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丙三酯,英文可縮寫成NG或NTG,是甘油的三硝酸酯,於1847年由都靈大學的化學家阿斯卡尼奧⋅索布雷洛(Ascanio Sobrero)發明。

阿斯卡尼奧⋅索布雷洛是一名義大利化學家,在都靈大學就讀並師承Théophile-Jules Pelouze,最後於都靈大學任教授職。他發明了硝化甘油,也明白其中的危險性。在他的信件和私人日記中可知他非常反對使用硝化甘油,敘述著硝化甘油是非常危險且非常難以處理的物質,由於過於害怕索布雷洛還將這項發明當作秘密藏了一年多。

化學傳記:197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傑弗里.威爾金森(Geoffrey Wilkinson)

化學傳記:197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傑弗里.威爾金森(Geoffrey Wilkins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黃婉澐

fig1

圖一 傑弗里.威爾金森(來源:參考資料7)

傑弗里.威爾金森(Geoffrey Wilkinson,1921 年 7 月 14 日 - 1996 年 9 月 26 日,圖一),英國化學家,皇家學會院士。

無機化學及勻相過渡金屬催化領域的先驅者,於 1973 年與德國化學家恩斯特.奧托菲舍爾 (Ernst Otto Fischer) 因過渡金屬有機化合物的研究,共同獲得 1973 年諾貝爾化學獎。

威爾金森教授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的 Springside,他的父親 Henry Wilkinson 是一名房屋裝修師;母親 Ruth 在一家當地的棉紡織廠工作。他開始對化學產生興趣源於叔叔的家庭—叔叔的妻子家中經營著一家小型的化學公司,專門為製藥工廠製造硫酸鎂 (Magnesium sulfate, MgSO4) 及硫酸鈉 (Sodium sulfate, Na2SO4)。

光延反應

光延反應 (Mitsunobu reac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 胡婷嘉

光延反應1,2是 1967 年由日本的化學家 Oyo Mitsunobu 等人提出的。以醇類的酯化為例,先利用三苯基膦 (triphenylphosphane, PPh3) 以及偶氮二羧酸二乙酯 (Diethyl diazenedicarboxylate, DEAD) 或偶氮二甲酸二異丙酯 (diisopropyl azodicarboxylate, DIAD) 活化親核試劑 — 羧酸,再將一級或二級醇有效的醯化;若用不同的親核試劑攻打的話,可以將醇轉換成不同的官能基,如:酯基、胺基…等。由於反應條件溫和,轉換率很高、且可以置換成很多不同的官能基,在現代有機合成中是很常見的反應。

化學傳記: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卡爾•巴里•夏普萊斯(K. Barry Sharpless)

化學傳記: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卡爾•巴里•夏普萊斯(K. Barry Sharples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三年級 林欣慧

pic1

圖一、卡爾·巴里·夏普萊斯 (來源:參考資料2)

卡爾·巴里·夏普萊斯1,1941 年 4 月 28 日生於美國賓州費城。1963 年於達特茅斯學院取得學士學位,1968 年在塔梅爾蘭教授 (Prof. Eugene E. Van Tamelen)3 的指導下於史丹福大學取得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有機化學。隨後在柯爾曼教授的實驗室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Prof. James P. Collman)4,研究領域為有機/無機化學;1969 年轉往哈佛大學康拉德·布洛赫教授 (Prof. Konrad E. Bloch)5 實驗室進行酶學的研究。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