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松亮點

Print Friendly

帕松亮點 (Poisson Spot)
國立苑裡高級中學物理科王建揚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吳仲卿教授責任編輯

一道光垂直照射在銅板上,在銅板後方會出現什麼樣的影子呢?如果你的答案是圓形的影子,那麼你的意思就是,當你站在本影的中心時,應該完全看不到光源吧!恭喜了!你的答案與17世紀著名的法國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帕松(Simeon D. Poisson)的看法完全相同。只是如果依照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光的波動說,光應該像聲波一樣,遇到障礙物會轉彎(繞射),障礙物後的觀察者應該還是看得到光!

通常教科書在介紹波動光學時,都會藉由水波槽實驗及楊氏雙狹縫干涉實驗的說明及演示,來建立光的波動說概念,只是水波與光在日常生活的經驗中,終究是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現象,實在很難順利的說服學生相信光的波動說,而光的干涉實驗又如同魔術師的表演,只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主觀上還是採取不相信的態度,因此在這種信心危機下,學習與思考都需要一段長時間的自我說服,或者利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技巧,才有辦法破除某些迷思概念。

人類在光學的發展史上,也遭遇到類似的情形,此時帕松亮點的質疑與解決,對於光的波動說地位,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雖然第一位挑戰光粒子說的學者湯姆士‧楊 (Thomas Young),早在1802年已經完成了著名的楊氏雙狹縫實驗,證明光具有水波或聲波的性質,但卻未能說服大英科學組織 (British Scientific Establishment)及其他科學家完全相信光具有波動性。數年後,年輕學者菲涅耳 (J. A. Fresnel)獨立重覆了類似的狹縫干涉實驗,進一步推演出相關的數學理論之後,仍未能使當時的科學前輩完全信服。此時巴黎學會 (Paris Academy)以繞射作為1918年獎賞論文的主題,希望能藉此澄清光的粒子說和波動說所引起之爭辯。

菲涅耳也遞出他的論文參賽,而且表現非常突出,可以獲獎,但是當時評審委員會的主席帕松,認為波動說是錯誤的理論,因此菲涅耳不應獲獎,為了反駁波動說,還根據菲涅耳的理論計算推導出了一個荒謬現象:如果光具有波動性,當一點光源發出的光被一圓形不透明物體遮擋後,從圓形物體邊緣繞射的光,到達圓形物體的陰影中心時,因光程相同,應該會發生建設性干涉,如此一來,日常生活直覺上影子最暗的地方應該有一個亮點!

帕松很清楚的想要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不料,菲涅耳和另一位評審委員阿拉苟(Arago)過不久便以實驗證實了確有這麼一個不尋常的亮點在影子中心,如下圖。

帕松反而無意間提出一簡明的實驗,證明光的波動性。從此之後,光的波動性就逐漸為人們所接受了。後世就稱這個亮點為帕松亮點(Poisson spot)。

 


 

參考資料
周鑑恒,Poisson亮點的小掌故,科學月刊全文資料庫,1999年8月第 356期

There is 1 comment for this article
  1. 文章內容好似矛盾 at 11:01:56

    以下這段好像矛盾:
    一道光垂直照射在銅板上,在銅板後方會出現什麼樣的影子呢?如果你的答案是圓形的影子,那麼你的意思就是,當你站在本影的中心時,應該完全看不到光源吧!恭喜了!你的答案與17世紀著名的法國數學家及物理學家帕松(Simeon D. Poisson)的看法完全相同。只是如果依照惠更斯(Christian Huygens)光的波動說,光應該像聲波一樣,遇到障礙物會轉彎(繞射),障礙物後的觀察者應該還是看得到光!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4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