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Print Friendly

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研究所曾麗宇碩士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化學系葉名倉教授責任編輯

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簡稱OLED)顯示器又稱為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簡稱OEL Display)。相較於目前炙手可熱的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有機發光二極體具有反應時間短、視角大、低驅動電壓、製程簡單、可撓曲(flexible) 等優點,且有機電致發光顯示器所使用的有機化合物材料屬於自發光材料,因此不須像液晶顯示器需在面板後加上背光源(back Light),而大幅降低耗電量及成本,相當符合商業化的需求。

有機發光二極體元件的發光機制為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t,簡稱EL),最早期的元件結構是將有機物質夾在兩電極間的三層式結構,如圖一所示,

在外加電場下,將電子(electron)和電洞(hole)從陰、陽兩極分別注入有機發光材料,當電子與電洞再結合時而形成激子(exciton)接著伴隨以光的形式釋放能量而發光,此過程即為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t),另外此種發光元件結構包含了陰極,陽極與發光層三個部分其功能分述如下:
1.
陰極(cathode):功用為將電子注入有機發光體的最低未佔據軌域(lowest unoccuppied molecular orbitalLUMO)。為了能有效將電子注入有機發光體的最低未佔據軌域,因此常用低功函數(work function)的金屬,如:鈣、鋁、鎂或週期表IA族的鋰、鈉等金屬。

2. 陽極(anode):功用為將電洞注入有機發光體,即將有機發光體最高佔據軌域(highest occuppied molecular orbitalHOMO)中的電子移出而形成洞子。最常用的陽極是導電的金屬氧化物氧化銦錫,其優點為穩定、導電性佳且透光性好,功函數在4.5 eV 4.8 eV左右。

3.發光層(emission layerEML):發光層為有機共軛分子的薄膜所構成。此層即為元件中發光的區域,其發光原理如圖一所示。在外加電壓時,將電子與電洞分別經由陰陽極注入發光層,便有機會在發光層中再結合(recombine)而形成激子(exciton),之後激子可藉由輻射衰退(radiative relaxation)的方式而產生電致發光。

但近年來許多研究指出,有機電致發光的材料常發生由於電子及電洞載子之傳導速率不一,而使得在發光層中所產生的激子會傾向集中於陰極或陽極附近,造成激子被電極淬熄的機率增加導致發光效率的下降。近年來學者利用在發光層與金屬氧化物氧化銦錫間加入電洞傳輸層(hole transporting layer,簡稱HTL)利用調整搭配的材料來增高元件的發光效率。一般作為電洞傳輸層材料為多電子的化合物,其特性為游離能(ionization potentialIP)小於發光層,此一特性可幫助洞子注入發光層的最高佔據軌域,且其電子親和力(electron affinityEA)小於發光層,可將電子限制在電洞傳輸層與發光層的介面,進而限制其再結合區域。反之,當電子傳輸層(electron transport layer,簡稱ETL)材料的化合物為缺電子性化合物時,電子親和力及游離能會大於發光層(圖二)。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