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平衡

Print Friendly

河道平衡
新北巿立安康高級中學地球科學張亞君老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影響河道平衡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自然現象,如山崩、地震等;也有人為的因素,如興建水庫、攔砂壩等。這些因素如果造成河床變化,進而改變了流水作用,就會改變河道的平衡。像是地殼抬升使得海平面相對下降,河流的侵蝕能力會隨之增強;或者山崩、土石流或火山熔岩等,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以及人工築堤、興建水壩、攔砂壩等,都會形成新的暫時侵蝕基準面,而使上游的河流流速減弱,而下游方向則相對增強。此外,如果在河床上開採砂石,形成河道上的窪地,會使窪地的上游方向河流侵蝕作用增強,這些都會造成河川作用的改變,並改變地貌。

台灣年雨量高達2500公釐,但降雨的時間與空間分布極為不均,加上陡峻的地勢,造成坡陡水急,雨水容易流入大海,水資源保存困難。為了保留較多的水源,往往在河川中、下游興建水庫。在持續的造山運動影響下,脆弱的地質環境,在地表累積了大量的泥、砂與礫石,容易在雨季隨著山崩和土石流,大量的衝入水庫,使水庫的蓄水量銳減,使用年限縮短。為了延長水庫的壽命,常會在上游的溪流裡興建攔砂壩,攔截自河流上游沖刷下來的砂石,減緩水庫淤積的速度。近年來,在水庫集水區的溪流,更是常常可以看見大大小小為數驚人的攔砂壩。

以興建於民國43年的石門水庫為例,在民國52年完工,原來預估每年泥沙的淤積量大約為80萬立方公尺。但是完工當年的9月,遭遇葛樂禮颱風侵臺,帶來了接近2千萬立方公尺的泥沙,遠超過預估的年淤沙量24倍之多。於是石管局開始著手進行石門水庫集水區的長期治理計畫,加強集水區的水土保持,一個接著一個的攔砂壩,也開始逐步興建。

大漢溪是石門水庫集水區的主要河川,河道上興建了三個大型的攔砂壩,約攔下95%的砂石量,對水庫的蓄水量有著重要的貢獻,如果沒有在上游攔砂,水庫的有效容量就會快速減少,對整個桃園地區和板新地區的用水,會有極大的影響。

但是,起初能發揮應有功能的攔砂壩,因為多數很快就被淤沙、礫石所填滿,需經常的進行清淤工程。然而,大多數的攔砂壩卻因地理位置與交通等問題,清淤相當困難,於是只好又在更上游處,再興建新的攔沙壩,以解決燃眉之急,因此,造成現在河流集水區出現這麼多攔砂壩的現象。

興建欄砂壩之後,在壩體的上游處,因為砂石堆積,造成河床坡度減緩、流速變慢(圖一中甲、丙處);在壩體的下游處,則造成河床坡度落差變大,在豐水期間,流水的加速沖刷,使得河床受到強烈的侵蝕(圖一中乙、丁處),河谷兩側山坡坡腳長期受到挖蝕,會造成邊坡不穩,而發生崩塌。另外,像是大漢溪河道上的三個大型攔砂壩中的巴陵壩,於民國96年9月發生潰壩,更是直接威脅到中、下游地區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6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