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性(Aromaticity)

Print Friendly

芳香性(Aromaticity)
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化學科陳藝菁老師/國立中山大學化學系張祖辛副教授責任編輯

芳香性是指物質的一種化學性質,存在於不飽和鍵(unsaturated bonds)、孤對電子(lone pairs)或空軌域(empty orbitals)的共軛(conjugated)環中,這樣的組合比單獨的共軛結構更安定,這是因為環的非定域化(delocalization)和共振(resonance)效應造成的結果。這常被認為是電子可在單鍵、雙鍵交替鍵結的環上,自由地依環旋轉。這些鍵可視為單鍵、雙鍵混成的結果,亦即環上的每個鍵都是相同的。常見的芳香族環的苯環結構模型,最初是由克庫勒(Kekulé)提出的。此模型是以六圓環中的碳,用單鍵、雙鍵交錯排列的方式表示(環己三烯的結構)。而苯的結構則是由模型中,單鍵和雙鍵位置互換的兩種共振模式組成。此非定域化作用的苯分子比定域化的環己三烯(cyclohexatriene)安定。

理論



在上圖的共振圖解中,雙箭頭的符號表示該兩結構都不是正確的結構,化合物的正確結構應該是此兩結構的平均狀態(混成結構);因此,使用右邊的混成結構來表示,更為恰當。C=C雙鍵比C−C單鍵短,但苯中的六個碳碳鍵都是等長的,而且鍵長介於單鍵與雙鍵間。這可利用苯環上下兩個甜甜圈狀電子密度均勻分布的環形π鍵(阿姆斯狀內環)來解釋。它可以更正確地呈現芳香族環上電子密度的分布情形。單鍵是σ鍵,它由碳核間的電子雲以頭對頭的方式重疊而成,雙鍵則包含σ和π鍵。π鍵則是由原子的p軌域在苯環的上方與下方重疊而成,下圖表示p軌域的位置:


既然軌域是在原子構成的平面之外,軌域間可自由的互相作用而變成非定域化,也就是說電子不固定於特定的碳原子上,而是被環上六個碳原子所共用。因此,雖然苯環上沒有足夠的電子可以在所有的碳原子間形成雙鍵,但這些p軌域上的電子均等地增強了環上的每個鍵。

歷史
赫夫曼(August Wilhelm Hofmann)在1855年首次在文章中使用「芳香的」當作化學用語,用來指含有苯基類的化合物。有趣的是,當時他並未解釋為何要對這類化合物採用這個嗅覺(olfactory)特徵的形容詞,因為其中只有部分化合物具有芳香味。我們所熟知有香味的物質是萜烯(terpenes)類化合物,但從化學的角度來看,萜烯並非芳香性化合物。萜烯與苯類物質確實有些化學上的共通性,就是它們的不飽和度都比脂肪族(aliphatic compounds)高,而Hofmann可能並未區分出此兩類物質間的差異性。克庫勒( August Kekulé)在1865年首次提出苯的環己三烯(cyclohexatriene)結構,其後數十年化學家大都欣然接受這個結構,因為用此結構推出的異構物數目與芳香族異構物的數目吻合。然而芳香族這類高度不飽和性的分子,為何不易進行加成反應,對科學家而言仍是個謎。發現電子的湯木生(J. J. Thomson)在18971906年間提出:苯環中的碳與碳間會有三個相同電子的主張。1925年,羅賓生(Robert Robinson)首先用苯具有芳香性的六電子特徵,來解釋它特殊的安定性。其後於1931年才有Hückel以量子力學來解釋此現象,他提出芳香族化合物必須含有4n+2π電子,和非定域化π電子的環狀電子雲在分子平面的上下方。

芳香性化合物的特徵
芳香性化合物包含一系列以共價鍵結的原子,通常有以下的特徵:
1.
有非定域化電子以形成π鍵,通常由單鍵與雙鍵交錯的共軛方式組成;
2.
共平面(coplanar)結構,提供非定域化電子以形成π鍵的原子都要處於同一平面;
3.
組成原子要形成一個或多個環;
4.
組成π鍵的非定域化電子總數為偶數,但非4的倍數,亦即需(4n+2)個電子,n=0, 1, 2, 3…。這就是著名的Hückel規則。

苯就是一個好例子,它符合以上所有條件,並且有6個非定域化電子(即n=1)。有4n+2π電子的化合物通常都是芳香性的。環丁二烯只有4個非定域化電子,所以它不是芳香性化合物。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Aromaticity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4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