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可以自給自足

Print Friendly

中國糧食可以自給自足
知識通訊評論第105期

中國的龐大人口數目,以及快速都市化對農業的衝擊,並不會危及農業生產糧食的充分供應所需,一些已採行的措施,也將更有利於農業的健康發展。

長期以來,中國企圖達到糧食(米、小麥、玉米和大豆)自給自足的目標;去年進口約九千五百萬公噸糧食,約為國內生產量的百分之十七。這引起了各方關注,認為其糧食進口將上升,並推升食品的價格。任職於華盛頓特區「地球政策研究所」的布朗(Lester Brown,)三月《華盛頓郵報》題為《美國能餵飽中國?》的一篇文章中,強調了這些擔憂。

我感謝布朗對中國的糧食安全提出警告,但我相信問題不是中國是否能夠餵飽自己,而是中國人是否選擇餵飽自己。

我們先來回顧一些歷史。一九五○年到二○一○年,中國的糧食生產增加了四倍,去年的收穫更是有史以來最多的。去年中國進口的大部分穀物並非為了消費,而是儲存起來,以防危機。事實上,在過去六十年來,中國以只佔全球百分之七到八的農業用地,卻得餵飽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問題不是中國是否能夠餵飽自己,而是中國人是否選擇餵飽自己。」

中國的人口預計將以百分之九左右增長,到二○三○年左右達到十四億六千萬的高峰。因此「誰來餵飽中國」的問題將轉為「中國未來二十年的糧食生產能否自給自足」。

這顯然是挑戰。大城市的成長,會減緩農村的發展速度,但中國的「註冊戶籍政策」允許大部分時間在城市的流動農民工,在自己的家鄉建立房屋。在過去的十年裡,中國北方平原的鄉村發展增加一倍,吞噬了三百一十萬公頃高品質的農地。而且,隨著老農民不再是勞動力,以及年輕農民流向城市,農業知識的降低也會減少糧食產量。

另一個問題是水。靠著擴大灌溉規模,中國北方現在生產超過全國百分之六十的糧食,但地下水供應持續減少,嚴重乾旱也重創生產。雖然許多全球氣候模型預測,中國北方將更為多雨,該地區卻日漸乾旱;也許甚至乾得找不出理由,能按照原訂計劃投資新的供水設施。

我很樂觀地認為,這些挑戰可以克服。例如,中國已經實行土地轉換法規,要求開發商和當地政府將沼澤地排乾,以取代損失的農田。中國還投入巨資,透過提高灌溉效率,及種植和收穫機械化來改善農田。從一九七八年到二○○八年,中國約有一千萬公頃的沼澤濕地和河灘地轉化為農業用地,雖然代價是犧牲了生態系統。

政府已承諾未來十年投資四兆人民幣(六千億美元),以確保供水。如果這種投資使用得當,可能增加受灌溉農地百分之十至二十,糧食產量可能增加百分之五至十。甚至氣候變遷可能也會帶來幫助。未來幾十年,中國西部的冰川可能會融化得更快,能灌溉該地區新的農田。還有室內水耕栽培技術,在中國也已經被使用於家庭規模的蔬菜種植。

中國糧食增產迅速

如果人均糧食消費量可以保持穩定,那麼中國只需要增加糧食生產百分之九,就可以餵飽自己。是的,不斷擴大的中產階級要吃更多的肉,這就需要更多的糧食,但老年人往往傾向少吃肉類,所以需求會隨著人口高齡化而平衡。中國沒有必要照建基於過度消費的西方發展模式;節儉在這個民族的哲學和文化中根深蒂固。
大膽的決策是必要的。更好的規畫可以調節農村和城市地區的建設。減少每個家庭住宅建築的土地面積,也會有所幫助。

由於城市化的趨勢,未來二十至三十年許多農村住宅將成為空置住宅。這些土地必須回歸為農業用途。有鑑於此,在高樁柱上建立農村建築可避免破壞土壤,並使建築用地可復歸農業使用。中國應取消永久居留登記制度,並阻止流動農民工構建農村住宅。

此外,由於寒冷的青藏高原變暖,中國應該在該處發展儲備耕地以備不時之需。而在南方農村,政府應提供財務誘因,使農民願意耕種目前因勞動力短缺而閒置的農田。一個有效的模式可能是農民自有的農業合作社,並透過交通補貼,直接連結到城市的市場。

在鎮、村層級,培訓農民、加強農業專家的作用的額外投資,將保護並且提高作物產量。例如,當前推動大學生擔任村官的政策,可配合生物動力農業技術和環境保護方面的培訓,進一步強化。

要解決農地建屋問題

透過上述措施,中國能保持目前的農業用地水平,並充分利用閒置土地。它可以增加糧食生產不只百分之九,而是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鑑於中國過去三十年來,人口控制和經濟改革方面的巨大成就,世界全然不需要擔憂得花心思餵飽中國。

(本文為二○一一年六月二日《自然》雜誌專文,作者宮鵬任職於中國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中心,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環境科學、政策暨管理學系。)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