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改變治癌的辦法嗎?

Print Friendly

我們該改變治癌的辦法嗎?
知識通訊評論第81期

近百年來發展魔法子彈治療疾病,一直是近代醫學的主流想法。但此一思維用在癌症治療,卻遭逢極大困境。人類過去曾有過以殺蟲劑對付蟲害的失敗經驗,面對同樣具有異質擴散和強適應力的癌症,控制穩定似乎比趕盡殺絕更為合理。

治療癌症只有這種方法?

一百多年前,德國諾貝爾獎得主艾利希(Paul Ehrlich)提出過「魔法子彈」的概念,以特殊藥物殺光腫瘤細胞或患病組織,但不會影響體內正常細胞。五十年後抗生素的發明,似乎是艾利希想法的一個強力確認。醫學戰勝細菌的成功經驗影響深遠,因此「抗癌之戰」亦深信此論,認為終有一日能找到治療癌症的魔法子彈。

然而就對抗外來種生物經驗所得,再加上近期腫瘤演化過程的數學演算模型,顯示人類非但不可能消滅已擴散的癌症,療程還可能使病症惡化。

一八五四年艾利希出生之時,小菜蛾首見於美國伊利諾州,這種昆蟲的幼蟲以捲心菜及球芽甘藍為食,此後五十年間,小菜蛾遍佈北美洲,今日更大批出沒於美洲、歐洲、亞洲與澳洲。人類雖然想利用各種化學藥劑消滅小菜蛾,但僅止於短暫抑制數量,而且科學家也在一九八○年代末期發現,部分品種的小菜蛾對所有的殺蟲劑有了抗藥性。過去幾十年,農業專家早已放棄消滅小菜蛾,只有數量超過標準值時才噴灑農藥,以維持穩定作物收穫。

在「蟲害整合管理」的旗號下,依據總數成長控管的策略,數百種外來入侵生物情況已獲得了控制。但只有極少數遭到完全撲滅,例如非洲大蝸牛露螺即在一九六○年代絕跡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但這種蝸牛易於捕捉,當時也只蔓生於幾個街區而已。兩百年的人類經驗顯示,多數外來種異質性太高、分佈範圍太廣、適應力太強,根本無法徹底消滅。

調適和征服

外來種與癌症當然有許多細節顯然相異,但兩者確實相似,害蟲侵入過程包 括擴散、增生、遷徙及演化,均近似於癌細胞透過淋巴系統或血液,從原始腫瘤蔓延至其他組織或體內其他位置,且腫瘤細胞能適應各種生長環境,甚至包括在有毒化學物中,也與外來種的演化能力十分類似。

完全消滅外來種與已擴散癌症的案例均很罕見,何杰金氏淋巴瘤、睪丸癌與急性骨髓血癌皆可透過積極化療治癒。但這些惡性細胞就和非洲大蝸牛一樣,都具備某些特質,故治療特別有效,例如細胞之間同質性極高,故適應力極為有限。

癌症腫瘤內細胞數量龐大、差異顯著、適應力極強,要完全消滅談何容易。每一立方公分的癌症內含約十億個突變細胞,重約一公克,換言之,十公克的腫瘤內,細胞總數即超越全球人口數。由於細胞分裂不均、基因變異與微環境選擇壓力等因素,同一腫瘤內,細胞基因組成與外觀特質皆不相同,且腫瘤內部生態複雜,除了有正常細胞,也包括血液流量及含氧量較低的部位,使化療的效果降低,因為如果血液流量下降,輸送殺癌有毒藥物的數量也會減少。

演化騙局

癌症療法的目標通常與抗菌治療類似,都是為盡可能殺死腫瘤細胞,認為如此若不是可以治癒疾病,至少能儘量維持患者生命。過去五十多年間,腫瘤學家也不斷在尋找更高劑量和強效細胞毒物療法。但一如外來種不斷對農藥產生抗藥性,無論劑量高低或研發程度,癌症細胞也不斷適應新療法。因此對比外來種生物與癌症細胞治療經驗,若要成功抗癌,關鍵或許不在微生物學的魔法子彈,而是應用生態學的演化力量。

有機體實驗、電腦模擬,以及近期研發的腫瘤演化動力的數學演算模型,都支持此一看法。它們顯示現行消滅癌症的療法,可能反倒加速產生抗藥性,也提高腫瘤復發機率,從而降低病患存活率。

原因是在過去腫瘤生物學鮮少關注的一個要素,那就是抗藥性對於抗癌療法的消耗。癌症細胞對某種療法產生抗藥性的過程,必須付出某些代價,例如為應付化療,癌症細胞會提高DNA修復速率,或者說就是加速的把藥物推出細胞膜外。所謂的標靶治療中,便是以藥物介入細胞增生及存活的分子訊號,細胞可能因此啟用其他傳遞管道。這些反應都會佔用原本能侵入健康組織或增生的能量,降低細胞健康情況。若細胞對抗藥物所需的能量愈大、機制愈複雜,也會影響產生抗藥性後的細胞健康。

根據多項觀察,都可證明癌症細胞為了抗藥性,確實得付出代價。依據實驗結果,細胞原本對化療或酪胺酸催化酶「阻斷劑」這種標靶治療具抗藥性,然而一但停藥後,抗藥性也隨之消失;細胞株情況亦然,差別只在於對「阻斷劑」的反應,具抗藥性的細胞生長速度通常較慢。對gemcitabine化療具抗藥性的肺癌細胞,通常較無抗藥細胞增生速度低、入侵能力較差、活動力也較弱。除此之外,雖然具抗藥性細胞大多存在於未經治療的部位,通常細胞數量並不多,顯示這些細胞的競爭力雖然不弱,但與其他種類細胞並存時,增生能力較差。

我們的模型顯示,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無抗藥性細胞的增生速度會壓過抗藥性細胞,但無抗藥性細胞大幅死亡後,具抗藥性細胞就會肆無忌憚地增生,代表高劑量化療可能導致未來治療對腫瘤失去效果。

正如謹慎使用農藥可成功控制外來種數量,癌症療法若以控制腫瘤病情為目標,讓無抗藥性細胞壓制抗藥性細胞成長,或許能提高患者存活率。

為測試這個想法,我們以一般高劑量化療治療罹患人類卵巢癌的老鼠,癌細胞迅速獲得控制,但很快又死灰復燃,讓老鼠喪命;若改以持續穩定腫瘤大小的療法,老鼠雖未完全痊癒,卻能繼續活下來。

身體掠奪者

研發維持腫瘤穩定規模而非趕盡殺絕的療法,需要長期及多層次的策略,而非追求任一療法立即可見的毒物效果。研究者必須瞭解癌症細胞產生抗藥性的機制與造成的後果,還得認識抗藥性細胞的演化動力,並據此研究出因應的策略。

另一項問題是,病患若長期接受較低劑量的藥物,體內仍會累積毒素,但就像目前運用天敵及病原體來對抗外來種,免疫系統也具備T淋巴球等眾多潛在「天敵」,能夠維持癌細胞總數,既能殺死腫瘤細胞,也能同時選擇降低癌細胞健康情況的策略。

我們並非建議研究員,應該放棄尋找有效的療法或治癒途徑,但與其只想著如何全面獲勝,醫學界也該考量在適當情況下,控制病情可能帶來的好處。目前許多腫瘤學家理論上也認為,穩定病情也比治療更有效,但實際上對醫師和病患而言,只殺死最低限度的癌細胞,不努力殺光所有腫瘤細胞,恐怕很難接受。

Robert A. Gatenby

當人們長久陷在追求魔術子彈與高劑量化療療法當中,上述策略聽來或許充滿失敗主義。但是,抗癌戰爭中,魔術子彈也許並不存在,依然是由演化決定一切。

(本文是美國佛羅里達州莫菲特癌症中心放射與整合數學腫瘤學部門的蓋騰比(Robert A. Gatenby)在二○○九年五月二十八日《自然》雜誌的專文)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