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災害(The Disaster of Volcano)

Print Friendly

火山災害(The Disaster of Volcano)
臺北市立南湖高級中學董家莒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劉德慶教授責任編輯

全球大多數的火山發生在板塊交界帶附近,地下深處的岩漿沿著地層裂隙上升而噴出地表,即為火山爆發。當岩漿的黏滯性較大時,較不容易流動,所含的氣體也不容易散發,累積至足夠的壓力時,就會形成爆炸式的噴發,火山地形近似於錐狀,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的七星山;岩漿的黏滯性較小時,較容易流動,氣體也較容易逸散,噴發的過程較溫和,稱為寧靜式噴發,常形成盾狀火山或熔岩臺地,例如澎湖群島的玄武岩地形。

劇烈的火山爆發常有毀滅性的破壞力,釋放出大量火山物質與氣體。火山碎屑急速地掩蓋陸地上的一切,危及大自然動、植物的生命,例如義大利的維蘇威(Vesuvius )火山,海拔高1277公尺,在最近一萬年中不時噴發,其中20世紀即發生了六次大規模的噴發。西元79年的噴發吞沒了數個繁榮的羅馬城鎮,龐貝城的生命也倏然埋藏於六公尺厚的火山灰、熔岩和泥石下。直到西元1720年,義大利農民在火山附近開渠、挖井,挖出了不少古錢幣和大理石雕刻碎塊,才證實龐貝城的遺址。西元1748年至今的陸續挖掘工作,才使龐貝城又重新回到人間,成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考古遺址博物館。寧靜式的火山噴發也可能產生災害,因高溫的熔岩流(攝氏1200度以上)經過之處,所有動植物都被吞噬。

火山爆發噴出的火山灰和氣體,對全球氣候也會造成影響。短時間內,火山灰遮蔽陽光,導致氣溫下降;長時間而言,火山噴出的二氧化碳、水氣及甲烷等氣體,增強了溫室效應,使地球溫度上升。地球歷史中,有些生物大滅絕事件可能和火山爆發有關。

火山爆發雖然是可怕的天然災害,但爆發前的預兆是相當明顯的,例如地震頻率增加、規模漸次增大、火山氣體逸散至大氣、地層溫度上升及動物不能適應而遷移等。科學家可以長期監測火山地區的地質活動,並藉由警告、疏散措施以及平時的防護演練,使災害減至最低。此外,火山也可提供人類有益的資源,例如海底火山所冒出的岩漿,冷卻凝固後形成岩石,若高出水面可形成島嶼,台灣澎湖群島就是這麼形成的;火山作用也可以使礦物產生富集的現象,例如基隆火山群的九份、金瓜石一帶,即產出豐富的金、銅等礦產資源;地球內部的礦物質隨著熔岩或火山碎屑帶到地表,可以使土壤肥沃,農作物生長茂盛;地底下的岩漿是地熱來源,不但可以發電,也能加熱地下水並形成溫泉。

參考資料:
教育部學習加油站
http://content.edu.tw/senior/earth/tp_ml/stu/105_1/volcano/favorite.ht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6 +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