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堤防

Print Friendly

認識堤防 (Green Roof)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 徐偉哲

為什麼我們需要堤防?

臺灣平地面積小、人口稠密,隨著經濟蓬勃發展,土地利用率相當高,與河爭地的情況隨處可見。然而每年臺灣易受豪雨、颱風等災害威脅,大量雨水匯入河流,造成河流沿岸氾濫。為了避免水患影響沿岸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建築堤防是快速且有效率的保護方式之一。

「堤防」為限制河水在一定範圍之河道內流動的人工建造物,一般順著河流方向構築並高於地面高度,使河道可以容納比原本更多的水量,當因為豪雨造成河流水量暴增時,可防止水流沖刷、淹水,而在枯水期則能繼續維持河流之正常機能(如圖一),屬於防災工程方法—束範洪流(又稱束洪)之範疇[3]

69852_p1

圖一 堤防基本架構 (作者徐偉哲繪製)

堤防的建造

堤防可以根據材料或功能進行分類。以材料而言一般分為兩種:

  • 土石堤:堤身以土沙、沙礫、卵碟石、塊石等填築而成,一般斷面呈梯形,由於施工上常常就地取材,使用當地河床砂石建築,因此施工成本低廉,穩定性高,維護容易,使用壽命也相對長,大部份防洪堤防採用此型式[5]
  • 防洪牆:在都市高度發展的區域,因沿河地區用地難以取得,加上人口密集附近易有重要設施,興建堤防的可用空間非常有限,材料上也無法就地取材,以土石堤的方式興建相當不適合[2],因此在都會區,一般會選擇以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堤防,使用牆型式縮小堤防斷面。相較於土石堤,興建防洪牆雖然空間利用上效益較大,但是成本較高,安全性也較低,結構設計上需要多加謹慎。

堤防的結構設計,主要考量為堤防斷面,在有限的施工經費下,工程師必須設計出最符合經濟效益的斷面,並同時確保其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後續維護難易度[3]。而除了斷面,工程師還要注意堤防在符合預定的高度時,堤防主要結構體會不會因為流速和水壓的改變,造成土料從堤防內部流出、建造位置土壤的穩定性、未來是否會有沈陷現象……等等,於建造前需仔細評估。

興建堤防是好的防洪策略嗎?

堤防興建的目的為保護沿岸居民免於淹水之苦,然而其束洪作用為一兩面刃,在豪雨期間可增加河流流速,對於河道淤積情況能加以改善,但另一方面,洪水嚴重沖刷河床,影響了堤防基礎之穩定性,如果堤防遭洪水沖毀,則會造成河流兩岸居民比原本建造堤防前更大的災害[4],如 2012 年 6 月濁水溪水底寮堤防因洪水沖刷,洪水破堤直接流入沿岸平原,不但直接沖毀附近聯絡道路,也威脅到下游農田灌溉與用水(圖二)[1]

69852_p2

圖二 2012年6月豪雨造成濁水溪水底寮堤防破損(拍攝日期為2012.8.9) (圖片來源:http://www.ttfri.narl.org.tw/sp/?p=1549)

堤防工程是防洪工程中最為直接、費用較低、最快見效的方法,建造上不需要特別困難的技術,興建位置與方式也有相當的彈性,可根據當地用地狀況與河槽變動情形可以選擇不同的建造形式,適時地使用在地材料,可避免生態玻壞,並降低施工成本。但人工建造物往往會伴隨相對的風險,強制提高河流水位,不僅會使河流兩岸低地排水不易[3],若維護不當則會造成更嚴重的災害。建造前正確地評估與設計、建造後確實維護修繕、搭配完善的排水系統,才能將堤防的效益發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 怒川守護員—堤防|臺灣颱風洪水研究中心。
    http://www.ttfri.narl.org.tw/sp/?p=1549
  2. 林商裕。堤防工程與基礎處理|朝陽科技大學。
    https://www.cyut.edu.tw/~sylin/index.files/page0082.htm
  3. 河川教育主題網|經濟部水利署。http://www.e-river.tw/e_eduction/p2_3_1.aspx?type=水利工程
  4. 陳瑞國、黃文昭 (2014)。極端降雨下堤防破壞機制探討—以舊寮堤防為例。國立中央大學。
  5. 郭振泰。臺灣的洪水災害|地球科學園地。
    http://web.fg.tp.edu.tw/~earth/learn/esf/magazine/980902.htm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3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