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家傳記

科學家傳記—亨利.路易.勒沙特列 (Henry Louis Le Châtelier)

科學家傳記—亨利.路易.勒沙特列 (Henry Louis Le Châtelier)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林欣慧

73138_p1

圖一、勒沙特列。(來源:參考資料 5)

勒沙特列(Henry Louis Le Châtelier,圖一) 1-3 是法國的科學家,1850 年 10 月 8 日出生於法國巴黎, 1936 年 9 月 17 日卒於米里貝萊埃舍萊(伊澤爾省),享年 86 歲。重要的貢獻便是他所提出的勒沙特列原理 (Le Chatelier’s principle)4

勒沙特列是家中的長子,母親對他們的兒時的教育相當嚴格,生活相當規律,也造就了他嚴格遵守法律和規範的習慣。

勒沙特列的父親路易·勒沙特列也是一位法國重要的化學家及工程師6,對法國的鐵路運輸有重要的貢獻。以及發展從鋁土礦中生產鋁的工業製程,和西門子馬丁鋼 (Siemens-Martin steel) 的製造,對法國的工業發展有重要的貢獻。受到父親的影響以及家中經常來往的客人都是法國知名的科學家及工程師,因此家中五個兄弟都選擇了科學相關行業。

化學傳記:卡爾.威廉.席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化學傳記:卡爾.威廉.席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林欣慧

73003_p1

圖一、席勒。(來源:參考資料 1)

簡介:

卡爾.威廉.席勒 (Carl Wilhelm Scheele, 1742. 12. 9 – 1786. 5. 21)。是一位瑞典-德國的科學家,最主要的貢獻為發現氧氣、氯氣及鉬 (Molybdenum) 、鎢 (Tungsten) 、鋇 (Barium)。1-3

早期生平:

席勒的父親不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在席勒兩歲時家裡就破產了。席勒 14 歲時便到哥特堡在父親的朋友馬汀.安德列亞斯.鮑什 (Martin Andreas Bauch) 所開設的藥房當學徒,在這期間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閱讀了大量的化學著作及進行了很多化學及藥學的實驗,也因此訓練了他高超的化學實驗技巧,為他未來的研究之路奠下良好的基礎。

化學傳記: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家 理察•赫克 Richard Fred Heck

化學傳記: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家 理察•赫克 Richard Fred Heck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研究生 陳奕儒

64956_p1

圖一 理察•赫克 Richard Fred Heck(來源:參考資料 1)

1931 年 8 月 15 日出生在美國麻塞諸塞州斯普林菲爾德 (Springfield, MA, USA),由於在鈀金屬催化交叉耦合有機合成反應 (Palladium 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 的卓越開創性研究,而與根岸英一 (Ei-ichi Negishi) 和鈴木章 (Akira Suzuki) 於 2010 年共同獲頒諾貝爾化學獎。

赫克的主要貢獻是藉由鈀金屬直接活化烯類化合物 sp2 碳-氫鍵與親電性試劑耦合構成新的 sp2 碳 -sp3 碳鍵,
如下列反應式所示(式一):

64956_eq1

式一

這樣的交聯耦合反應大大的影響了研發新藥、材料甚至是既有的工業製程。讓設計上將想要合成的大分子切割成容易製備的親核試劑部分與親電試劑部分,再各別合成後以鈀金屬催化耦合反應將兩分子直接組合在一起,有效的形成碳 – 碳鍵、同時避免在進行某些官能基在反應條件不適合的問題,使得建構複雜分子的策略得以大幅改變。

化學傳記:近代重要化學家 約翰∙肯尼斯∙史帝利 John Kenneth Stille

化學傳記:近代重要化學家 約翰∙肯尼斯∙史帝利 John Kenneth Still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研究生 楊棠皓

64957_p1

圖一 J. K. Stille(參考資料2)

在現今有林林總總的鈀金屬催化不斷地被開發出來,例如赫克反應(Heck 反應)、熊田耦合 (Kumada coupling)、薗頭耦合 (Sonogoshira coupling),以及近期的根岸耦合 (Negishi coupling)、鈴木耦合 (Suzuki coupling) 等等,5在有機金屬合成方面均佔有一席之地,約翰∙肯尼斯∙史帝利—將鈀金屬催化應用在有機錫化合物上的權威科學家之一。

史帝利耦合 (Stille coupling) 1-3 有著高度取代基容忍度、試劑容易製備且保存等優點,因此不只在高分子化學方面有卓越的成就,甚至是在天然物合成方面的應用,也有著不同凡響的貢獻。

1930 年 5 月 8 日,史帝利出生在美國西南部亞利桑那州的第二大城市-圖森;在 1952 年的亞利桑那州大學則取得學士學位,隔年則再拿到碩士學位;1957 年則在美國伊利諾州大學的 Carl Marvel 實驗室裡拿到了博士學位。

化學傳記: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

化學傳記: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陳維家

64960_p1

圖一 羅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來源:參考資料4)

羅伯特‧格拉布(Robert H. Grubbs,1942年2月27日至今,圖一)1,2,1942 年出生於肯塔基州的凱爾弗特市,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地區,其父親為農場工作者、母親是教師、兩個姊妹分別為教師與電子技師。

少年時期,格拉布的父親常帶他建造房屋、修繕水電、組裝農場機具,而母親則帶著他瀏覽各種書籍,他在兩人中學到了及智慧和閱讀習慣,並被肯塔基州西邊的鈾礦精煉廠和國中科學老師 (Mis. Baumgardner) 引發了他對化學的興趣。由於少年常在農場工作的緣故,格拉布最後選擇了佛羅里達的農業化學作為主修。

大學時格拉布參與了分析動物糞便的暑期專題研究,並認識了在有機化學實驗室的朋友,藉由在朋友實驗室幫忙的機會,他研讀了許多有機化學的教科書並發現自己對於有機化學實驗的熱愛,最後受到朋友指導教授 Merle Battiste 的鼓勵前往紐約州的哥倫比亞大學,在 Ronald Breslow 的指導下獲得化學博士學位。

化學傳記:近代重要化學家-檜山 為次郎 Tamejiro Hiyama

化學傳記:近代重要化學家-檜山 為次郎 Tamejiro Hiyama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李家睿

64419_p1

圖一、檜山為次郎教授(來源:參考資料1)

檜山為次郎教授 (1946年8月24日迄今,現年68歲),為日本有名的有機化學學者。
1969年畢業於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工學部工業化學科,並繼續在京都大學攻讀碩士學位(1971年畢業)。而後仍繼續在京都大學做研究,
1972年擔任野崎一教授(Prof. Hitoshi Nozaki)的助理教授一職(1972-1981 年);而在任職期中完成了他的博士學位(1975年)。於1975年9月至1976年8月期間以博士後研究員的身分到當時在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任職教授的岸義人教授(Prof. Yoshito Kishi)團隊做研究。
而後,1977年在京都大學與野崎一教授共同發展出新穎的有機金屬催化反應(式1)。

化學傳記: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察•R.•施羅克 (Richard Royce Schrock)

化學傳記: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察•R.•施羅克 (Richard Royce Schrock)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曾昊葳

64418_p1

圖一 理察•R.•施羅克(Richard Royce Schrock, 來源:參考資料3)

理察·R.·施羅克 (Richard Royce Schrock),於1945年1月4日出生在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伯爾尼。

在1967年時,他在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獲取學士學位,四年後,他則在哈佛大學,J.A. Osborn教授的指導下得到無機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的一年期間,他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的資助下,成為NSF研究員,前往劍橋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而後的三年,Schrock則在杜邦公司下進行研究工作。

1975年,他結束了在杜邦三年的職業生涯,轉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五年後,成為正式教授。

在1989年,被譽為「化學界的Ferederick G. Keyes professor(1885–1976,傑出科學家)」。

在2005年,與Yves Chauvin及Roberts H. Grubbs共享諾貝爾化學獎這份殊榮。

化學傳記: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野依良治 (Ryōji Noyori)

化學傳記: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野依良治 (Ryōji Noyor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鄭祐松

64417_p1

圖一 野依良治 (來源:參考資料6)

野依良治為一傑出日本科學家,專長於有機化學,於西元1938年9月3日生於日本兵庫縣武庫郡精道村(現為兵庫縣蘆屋市),野依教授在其12歲時,家父帶著野依參加了一場新產品展示會,無意間對於水、空氣與煤中提煉之尼龍絲(Nylon)有著極大興趣,野依自此便與化學結下不解之緣,他認為「化學真是太神奇了,能夠從幾乎什麼都沒有產生出那麼多東西來」,也體悟到化學的奧妙便是從沒有價值中創造巨大價值”Produce high value from almost nothing”。

野依教授在化學研究上投入的程度,從其恩師野崎一教授口述中便可略知一二,野崎一教授曾說過野依教授在一次的實驗中發生了爆炸意外負了重傷,縫了幾針,但不料極短時間後,又隨即返回實驗室投入研究工作,由此可見野依教授投入化學的程度與對化學的熱愛不難想像,因此人們都稱野依是隻「不死鳥」。

化學傳記: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鈴木 章 (Akira Suzuki)

化學傳記:2010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 鈴木 章(Akira Suzuk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陳筱鳳

fig1

圖一 Akira Suzuki(來源:參考資料1)

鈴木 章 (Akira Suzuki) 1930 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的小鎮-鵡川町。高中時,對數學科開始覺得有趣,曾想要進一步去瞭解並學習,但高中畢業進入北海道大學後,接觸到了關於有機化學的書籍,認為化學才是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科目,決定於大學期間選擇化學作為自己的專業主修。

鈴木教授於 35 歲之前,幾乎都待在北海道大學,當了九年的學生,於 1959 年完成博士學程拿到了化學博士學位。在其博士論文中,使用有機金屬化合物,如格林納試劑和有機鋅化合物作為有機合成反應的中間體,發現並瞭解到有機金屬化合物在合成反應中是非常多變且有趣的。

然而,有一天周末下午,教授在書店中發現了一本在包裝上非常吸引他的化學書籍,是由赫爾伯特.布朗 (Herbert Charles Brown) 教授所寫的《硼氫化反應》。書拿在手上看得入迷,是少數幾本能讓他看得津津有味、捨不得放下的專業書籍

化學傳記:197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傑弗里.威爾金森(Geoffrey Wilkinson)

化學傳記:197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傑弗里.威爾金森(Geoffrey Wilkins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博士生 黃婉澐

fig1

圖一 傑弗里.威爾金森(來源:參考資料7)

傑弗里.威爾金森(Geoffrey Wilkinson,1921 年 7 月 14 日 - 1996 年 9 月 26 日,圖一),英國化學家,皇家學會院士。

無機化學及勻相過渡金屬催化領域的先驅者,於 1973 年與德國化學家恩斯特.奧托菲舍爾 (Ernst Otto Fischer) 因過渡金屬有機化合物的研究,共同獲得 1973 年諾貝爾化學獎。

威爾金森教授出生於英格蘭約克郡的 Springside,他的父親 Henry Wilkinson 是一名房屋裝修師;母親 Ruth 在一家當地的棉紡織廠工作。他開始對化學產生興趣源於叔叔的家庭—叔叔的妻子家中經營著一家小型的化學公司,專門為製藥工廠製造硫酸鎂 (Magnesium sulfate, MgSO4) 及硫酸鈉 (Sodium sulfate, Na2SO4)。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