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ity laboratory

生物駭客 2016(五):結語

生物駭客 2016(五):結語 (BioHackers 2016 (V) : Conclusion)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博士 曹存慧/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張顥馨

連結:生物駭客 2016(四):運作與經營之道

  • 結語

在設備精良的實驗室,全職的科技與科學的研發團隊兢兢業業忙碌數年,研發項目也不見得總有具體的進展。生物駭客們又能做到些什麼呢?的確,單以科學或科技的知識產能來看,在生物駭客空間內進行科學或科技的研發,或許並不是一個有效率的策略。生物駭客空間的資源往往非常匱乏。受制於科學研究的相關管理法規,以及有限的設備、人力、經費,生物駭客空間有許多實驗的項目都不可進行。另外,即便有經費能夠添購設備,生物駭客跟科技創客一樣,總希望盡量不要購買現成的器材或儀器,而期盼一切都盡量自己動手製作,這也是所謂「駭客/創客精神」的重要指標之一;但製作這些工具也需要時間和精力,自製工具的功能也往往不如大公司的同類商品。生物駭客們來自於各種不同的專業背景,通常對研發主題沒有長期且深入的浸淫,不清楚某技術的極限,也不熟悉過往已發表的相關研究成果,因此生物駭客們天馬行空的點子也常常實用價值不高、發展有限,或缺乏原創性。而在研發細節的設計和實驗的執行上,生物駭客們也常常因為不夠精熟所需的技術與知識,而表現得不夠周全和缺乏效率。

生物駭客 2016(三):美國的基因工程

生物駭客 2016(三):美國的基因工程 (BioHackers 2016 (III): Genetic Engineering in U.S.A.)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博士 曹存慧/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張顥馨

《生物駭客 2016(一)》《生物駭客 2016(二)》生物駭客中,簡介了生物駭客的發展歷程,以及新加坡和歐洲幾個駭客空間的概況。基因工程相關法規在美國較在歐陸寬鬆,所以美國有更多的生物駭客空間使用基因工程的技術。例如,美國的 Glowing Plants(發光植物)的發光植物計畫,就將螢光酶基因轉殖入阿拉伯芥(圖三、四),期待發展出替代照明 (Callaway, 2013)。他們本想在群募平台 Kickstarter 上募集約 65,000 美元,用於將產品商品化並販售螢光阿拉伯芥的種子;結果,他們很快募得 484,000 美元並終止繼續募金。這個計畫雖然合乎美國對基改生物的管理條例,但許多相關研究人員質疑其可行性,並擔憂會加重社會大眾對基因改造的誤解,影響後續大眾對基因改造研究發展的接受程度 (Callaway, 2013)。這個計畫也導致 Kickstarter 增加了一個新的規定,禁止未來使用基因改造的生物當作募得資金的回饋 (Holmes, 2013)。美國 Biocurious(生物好奇)與 Counter Culture(叛培養)合作的全素乳酪計畫,則轉殖了細菌,在細菌中表現酪蛋白基因,試著用細菌製造乳製品 (D’haeseleer, 2014)。另外,也有些團體正傳授社群 CRISPR (Ledford, 2015) 之類最新的基因工程技術。

生物駭客 2016(四):運作與經營之道

生物駭客 2016(四):運作與經營之道 (BioHackers 2016 (IV) :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博士 曹存慧/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張顥馨

《生物駭客 2016(三)》,以美國巴爾的摩的生物駭客空間 BUGSS 為例,討論了公眾對生物駭客空間的疑慮與轉機。以下將繼續以 BUGSS 為例,討論生物駭客空間的財務運作與經營之道。

生物駭客 2016(一):導論

生物駭客 2016(一):導論 (BioHackers 2016 (I) : Introduction)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博士 曹存慧/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張顥馨

生物駭客,也就是業餘的生命科學研究者們,正在全球推動一個「生物研究自己來 (DIYBio)」的社會運動,目的是打破公眾與生命科學與生物科技研發之間的屏蔽,使沒有受過正規生命科學教育的業餘科學家們,也能投入科學研究,釋放對科學研究的熱情。雖然有部分的生物駭客在家中架設了私人的實驗室,但多數仍選擇在駭客空間 (Hackerspace) 中進行生物研究(圖一)。一般而言,駭客空間指的是聚集了業餘科學家的研究空間,跟社群實驗室 (Community Laboratory)、自造者或創客實驗室 (Makerspace) 等名詞的意義雷同。業餘科學家在這類型的空間中,互相學習、分享資源、建立合作關係、並進行科學研究。此《生物駭客 2016》系列文章,將先簡介 DIYBio 運動的現況與研發方向,接著以數間生物駭客空間運作狀態為例,探討生物駭客空間的挑戰與潛力。每個空間的運作模式歧異甚大,期盼他們多元的寶貴經驗能給生物駭客們作為參考。

生物駭客 2016(二):歐洲的發展

生物駭客 2016(二):歐洲的發展 (BioHackers 2016 (II) : Development in Europe)
澳洲昆士蘭理工大學熱帶作物研究中心博士 曹存慧/國立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講師 張顥馨

《生物駭客 2016(一)》中,介紹了生物駭客空間的發展緣由與概況(圖二)。各個生物駭客空間的運作方式與營運策略均有不同。從下面的幾個例子中,可以觀察到生物駭客的核心人物,多數仍在學院體系內接受過相關教育與訓練,空間本身也常常與學院內的機構或研究人員合作,或是得到學院捐贈的二手實驗器材等。就像其他的駭客空間一樣,至少在草創之初,都是由幾個有共同嗜好的好友共同負責運作,並透過人脈逐步擴張資源與社群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