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

表觀遺傳學

表觀遺傳學 (Epigenetic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黃培綺

在臺灣,國、高中生物所學到的傳統孟德爾遺傳學說,對於解釋性狀的不同表現,其原因是因為控制性狀的基因型不同,而造成性狀在表現型上有所差異,然而這個解釋無法說明,一個多細胞生物其細胞具有相同的DNA序列及基因型,卻具有各式各樣不同表現型的細胞,例如肌肉細胞、神經細胞、上皮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等,決定這些細胞種類的不同不是DNA序列或基因本身,而是基因表達模式的不同,且在細胞世代之間,基因表達模式可藉由細胞分裂遺傳至下一代的細胞。

768px-Nucleosome_1KX5_2

圖一、核小體
(nucleosome) 構成真核生物染色質的基本單位,DNA與組織蛋白結合形成核小體示意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研究在不改變DNA序列的前提下,亦即在相同的DNA序列下,透過調控基因活性的機制,所引發具有遺傳性且穩定、長期的基因表達或細胞表現型的變化,就是「表觀遺傳學 (epigenetics) 」。表觀遺傳學是1980 年代才逐漸發展興起的一門科學,又稱為「表遺傳學」、「外遺傳學」、「擬遺傳學」或是「後遺傳學」,英文為epigenetics,其中「epi-」源自希臘文,有「在…之上」或「除…之外」的意思,「-genetics」就是遺傳學。因此,表觀遺傳學的特徵是在傳統的分子遺傳學之上或之外的遺傳學。

而表觀遺傳學也能這樣解釋:在不涉及核苷酸序列改變的前提下,功能性相關的染色體改變。此種染色體改變的機制包括了「DNA甲基化 (DNA methylation) 」和「組織蛋白修飾 (histone modification) 」等,這樣的調控機制皆能在不影響DNA序列的前提下,造成基因表達的不同。另外,藉由抑制蛋白結合在DNA的沉默基因區域,也能調控基因的表達。這些表觀遺傳學上的變化,也就是表觀遺傳現象,可能可以通過細胞的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保留下來,並可能持續遺傳好幾代,而這些變化都僅僅是在非基因因素的層次上,導致生物體基因表達的不同。

粒線體分子時鐘(Mitochondrial Clock)

粒線體分子時鐘(Mitochondrial Clock)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呂明軒、臺北市立建國高中劉翠華教師

如果我們能從考古挖掘出土的猿人身上取得 DNA,並和現代人的 DNA 序列進行比較,是不是能推測猿人的生存年代呢?分子時鐘就是假設 DNA 序列突變的速度大致不變,則演化時間越長,突變累積越多;換言之,從兩 DNA 序列的差異往回推算,即可估計那段演化所經過的時間。

基因體(Genome)

基因體(Genom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103級莊仁奕

個體所有的遺傳物質總和稱之為基因體。以原核生物而言,其基因體包含本身具有的DNA或RNA與外來的質體;以真核生物而言,其基因體包含細胞核內之DNA,粒線體或葉綠體所具有的DNA則不包含在內。人類的基因體即為23對染色體所含有的DNA。

基因體所描述的DNA包含了能夠轉錄轉譯出正常功能蛋白質的基因(gene)與無法轉錄轉譯出正常功能蛋白質且重複性高的非編碼序列(non-coding sequence)。兩個基因在序列上有一定相似程度者,稱之為同源基因,同一物種的同源基因稱之為平行同源基因(paralogous gene),但在演化過程中彼此產生的蛋白質可能具有不同功能。不同物種的同源基因稱之為垂直同源基因(orthologous gene),彼此產生的蛋白質功能相似度高。同源基因的歧異度可作為演化先後順序的證據,為物種鑑定分類提供有別於形態、行為的另一指標。

定位突變

定位突變 (Site-directed mutagenesi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林如愔

誘導基因突變是進行基因功能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以往都是利用化學或是輻射方式誘導突變,但是以此種方法會造成隨機突變,無從預測或控制突變產生的位置。1978年Michael Smith藉由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簡稱PCR),以特定引子在DNA特定的位置產生突變。Michael Smith因此在1993年與PCR技術的發明者共同獲得諾貝爾獎。

下列以最為廣泛使用的Stratagene公司所發展的QuikChange點突變產品來說明定位突變的操作原理:

1.首先,設計一對25~45鹼基對的引子,將欲突變之位點盡可能地置於正中央,在引子的兩端最好是G或是C以加強引子配對的正確性。以此引子對與模板質體進行兩次PCR反應之後得到如圖二的不同序列組合質體。其中新的DNA序列不是在細菌體內合成,因此不具有甲基修飾;而原來做為模板的質體,因為是由細菌體內得到,故其序列含有甲基修飾。

2.接著利用可專一性針對甲基化鹼基進行單股切割的DpnI酵素對PCR產物進行切割(見圖三)。此時只有來自於細菌、帶有原始序列的質體股會被切割,從而確保了所得的PCR產物皆含有欲得到之點突變序列。

3.之後將此突變質體送入宿主細胞進行放大或表現,即可進行特定基因功能之研究。

對於基因功能的研究,可以粗略的分為Gain-of-Function與Lost-of-Function兩大類。傳統的隨機突變與片段缺失(deletion)的方式屬於Lost-of-Function的研究手法,藉由觀察破壞基因序列的突變所導致的功能缺陷來推測該基因的功能。隨著分子生物學與蛋白質體學的發展,我們了解一個蛋白分子中可能分別含有不同功能的區塊。整個基因的缺失或是發生在該基因內的隨機突變雖然都可能造成此基因巨觀上的功能喪失,但在微觀上的成因和其機制上的影響、修補的機制都不同。因此,定位突變可以在不影響整體蛋白質結構的狀況下,分別研究蛋白質細部各胺基酸所扮演的角色。如圖四所示,此為一DNA聚合酶的立體構造,在不同位置上進行定位突變產生不同的突變蛋白。觀察其蛋白質功能的差異,可以總結分析其蛋白質不同區段所擁有的功能。利用這樣的技術與所得到的知識,可以在生物工程上加以應用,改造現有的基因產物,使其更能符合我們的需要。

戊醣 (Pentose)

戊醣 (Pentose)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黃子霖碩士生

戊醣 (Pentose),又稱為五碳醣,是指含有五個碳原子的單醣,分子式為C5H10O5。戊醣可以簡單的分為兩大類,戊醛醣 (五碳醛醣)(Aldopentose)是指1號碳上面有醛官能基的醣類;而2號或3號碳上面有酮官能基的醣類稱為戊酮醣 (五碳酮醣)(Ketopentose)。

2-戊酮醣具有2個手性中心,因此,可能會有4種立體異構物。而3-戊酮醣是非常的稀少的。2-戊酮醣可分為核酮醣(Ribulose)和木酮醣(Xylulose)。[1]

性質:

戊醣中的醛官能基和酮官能基,會與鄰近的羥基官能基反應,分別形成分子內半縮醛(Hemiacetal)和半縮酮(Hemiketal)。[1]得到的環狀結構為五環醣(Furanose),又稱呋喃醣。這個環狀結構會自發的打開和閉合,使得羥基官能基和相鄰碳原子之間的鍵能夠旋轉,因而得到兩種不同的構型 (α和β)。這個過程被稱為變旋(Mutarotation)。而由戊醣所組成的聚合物,稱為戊聚醣(Pentosan)。[3]

基因重製(Gene duplication)

基因重製(Gene duplica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助理鄭杏倩

DNA的數量(copy數)可藉由基因重製(gene duplication)事件而增加。基因重製依照參與重製之基因體長度之不同而分為以下幾個類型。

(1) 部分基因重製(partial/internal gene duplication)
(2) 完整基因重製(complete gene duplication)
(3) 部分染色體重製(partial chromosomal duplication)
(4) 完整染色體重製(complete chromosomal duplication)
(5) 多倍體化/基因體重製(polyploidy/genome duplication)

前四類型皆為區域性的基因重製(regional duplication)事件,重製後並不會改變生物體內染色體的數量。因此,一般認為多倍體化事件對演化所扮演的角色遠遠大於區域性之基因重製。然而近來的研究顯示,區域性的基因重製在演化上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區域性的基因重製之發生機制如下。在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同源染色體配對進行基因重組(recombination)時,發生非同源區域互換,亦即不對等互換(unequal crossing-over),使得有些配子體(gamete)帶有兩套相同的基因,而相對的有些配子體的某基因就消失了。以下用簡單的示意圖(圖一)來描述不對等互換造成基因重製之事件。

英文字母代表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白色圓圈為中心粒的位置。左圖顯示聯會事件發在非同源之區域,因此產物3多了一個C基因,產物2則少了一個C基因。

不對等互換事件常發生在染色體中有許多重複序列的地方,且一旦發生了第一次不對等互換,此區域再發生不對等互換的機率則增加(因為有更多的重複序列提供不對等互換發生),因此常常可以看到基因體中某一區域有基因家族(gene family)的狀況。當重製事件產生後,個體內的第一套基因負責正常功能運作,另外多餘的第二套基因則可以累積變異而不會影響生物之正常運作,經過長時間的天擇(natural selection)或是中性的遺傳漂變(genetic drift)後,第二套基因有機會可以累積足夠的變異而演化成具有新功能之新基因(new gene)。

生產胰島素的分子機器

生產胰島素的分子機器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學士陳祈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冠群教授責任編輯

編譯來源:BBC News

糖尿病是一種因體內胰島素絕對或者相對不足所導致的一系列臨床綜合症,因此有些患者需要注射胰島素(圖片來源:flicker用戶Mel B.)

現代醫學發達,糖尿病患者所需要的胰島素原本是從豬身上取得的,現今可以用細菌來代為生產胰島素。但是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已經研發出一種微小的分子機器,它能模擬人體細胞內核醣體(ribosome)製造蛋白質的方式,未來或許能更快速的生產胰島素。

這個分子機器的大小大概只有數百萬分之一毫米,形狀像一個戒指,它來回穿梭在長桿狀的分子上,當這個機器沿著長桿移動時會選擇化學物質,並把他們結合在一起形成1條長鏈聚合物,這個動作很像核醣體製造蛋白質的過程,而最終目的是要合成新藥或是新型塑膠。

科學十年回望(2)

科學十年回望(2)
知識通訊評論第100期

 

微型時間機器再訪古代生物

3a

在過去十年裡,功能強大的新興X射線掃描和三維電腦模型已經改變了人們對骨骼、牙齒和貝殼的分析。然而,更具革命性的事情已在進行中:這是一種新型分析,能揭示骨骼證據無法提供的生物體解剖適應性,如恐龍羽毛的顏色或長毛猛獁象如何耐寒。

在過去十年裡,功能強大的新興X射線掃描和三維電腦模型已經改變了人們對骨骼、牙齒和貝殼的分析。然而,更具革命性的事情已在進行中:這是一種新型分析,能揭示骨骼證據無法提供的生物體解剖適應性,如恐龍羽毛的顏色或長毛猛獁象如何耐寒。

科學十年回望(1)

科學十年回望(1)
知識通訊評論第100期

在二十一世紀第一個十年行將結束之際,《科學》雜誌回顧了過去十年裏的一些偉大的想法以及使這些想法變為現實的技術。

照亮基因組的“暗物質”

10-111

這個“暗基因組”的範圍在二○○一年首次發表人類基因組時變得明瞭。科學家原來期待在人類DNA的三十億個堿基裡找到十萬個基因,結果他們吃驚地發現只有三五○○○個(當前的數目是二一○○○個)。

從去氧核糖核酸到蛋白質的過程曾經看起來是那麼簡單。DNA告訴身體如何製造蛋白質,DNA的化學表親核糖核酸(RNA)鏈充當分子信使,把指令帶到細胞的蛋白質工廠並將其轉譯為行動。

基因序列承載著DNA的指令,基因之間是不連貫的、無用的、惰性的大段“破爛兒DNA”。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