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藥物(Antitumor Agent)

Print Friendly

抗癌藥物(Antitumor Agent)
國立臺灣大學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郭朝禎博士/國立臺灣大學微生物與生化學研究所郭朝禎博士責任編輯

抗癌藥物是針對癌細胞增生能力的特點來進行抑制,其毒殺作用幾乎都是以干擾有絲分裂的過程、抑制DNA的合成或者是破壞DNA結構等方式來進行。雖然今日化學製藥工業如此發達,但許多抗癌藥仍然是取源於天然物(大多是以藥用植物中所蘊含的特有二次代謝產物為主),或是再經人工模仿改造之合成或半合成產物,例如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與其衍生物 Etoposide、紫杉醇(Taxol; Paclitaxel)、喜樹鹼(camptothecin)與其衍生物Topotecan及Irinotecan、長春花鹼 (Vinblastine)和長春新鹼 (Vincristine) 等均是臨床上使用的抗癌天然物。

抗癌藥物依作用機制不同可分為以下幾項:

1. Antimitotic agents (抗有絲分裂劑),例如長春花鹼 (Vinblastine) 和長春新鹼 (Vincristine) 可抑制微管蛋白 (Tubulin) 組成微管,造成細胞紡綞絲無法形成,細胞無法進行分裂與生長。長春花鹼用於治療睪丸癌,但容易產生骨髓抑制的副作用;長春新鹼可用於治療乳癌、卵巢癌,但容易造成周邊神經炎。
紫杉醇(Taxol; Paclitaxel)能促進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使得微管更不容易分解。由於細胞裡邊的微管與微管蛋白維持在分解與合成的動態平衡,一旦紫杉醇保護已組裝的微管免於受分解,並驅使微管形成團狀或束狀的結構,等於破壞了此平衡狀態,干擾細胞分裂的功能,因而阻止癌細胞的生長,臨床上用於治療卵巢癌與轉移性乳癌。

2. Alkylating agents(烷化劑),此種藥物如Cyclophosphamide、Mechlorethamine及Melphalan屬於烷化藥劑,能烷化DNA guanine 第七位置上的氮原子,並與雙股DNA產生鍵結,使細胞DNA無法複製,但對於癌細胞的專一性較差,其中Cyclophosphamide會引起噁心、嘔吐、禿頭、抑制骨髓功能及出血性膀胱炎等副作用。

3. DNA intercalating agents(DNA崁入劑),此類藥物的三環結構可嵌入DNA鏈中,同時可抑制topoisomerase II作用,因而阻斷RNA及蛋白質之合成,進而抑制癌細胞之生長。常見的藥物如Actinomycin D主要能治療神經、腎臟、結締組織方面的癌症;Daunorubicin(Daunomycin)可治療血癌;Doxorubicin (Adriamycin)可治療乳癌。

4. Topoisomerase inhibitor(拓璞異構酵素抑制劑),例如喜樹鹼(camptothecin)與它的半合成衍生物Topotecan及Irinotecan,可以和topoisomerase I形成穩定的complex,使得雙股DNA遭topoisomerase I切斷其中一股後無法再接回而造成大量DNA的斷裂。
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與其衍生物 VP-16 (Etoposide) 皆為topoisomerase II抑制劑,會與topoisomerase II及DNA形成complex,造成雙股DNA遭topoisomerase II切斷後無法接回而產生大量斷裂。

5.DNA cleaving agents(DNA 切割劑),例如Bleomycin會和細胞內Fe2+形成複合體後,再和氧反應形成超氧自由基(superoxide radical),此自由基(radical)會使DNA的斷裂,阻止癌細胞的生長。Daunorubicin與Doxorubicin除了上述可當DNA崁入劑外,經代謝後也可產生自由基,但心臟組織的超氧化歧化酶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過氧化氫酶 (catalase) 的量很少,無法代謝掉自由基,故兩者有很強的心臟毒性。

6. Antimetabolites agents(抗代謝劑),例如Cytarabine、5-Fluorouracil、6-Mercaptopurine、Methotrexate都屬於抗代謝藥物,作用於細胞週期的S phase。  
Methotrexate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 (dihydrofolate reductase) 的活性,使得葉酸的合成無法進行。葉酸乃是DNA原料中嘌呤環與dTMP生成所必需,一旦葉酸來源缺乏,間接導致DNA無法合成。

 

參考資料:
1. Bonadonna, G.; Valagussa, P.; Moliterni, A.; Zambetti, M.; Brambilla, C. N. Engl. J. Med. 1995, 332, 901–906.
2. Scagliotti, G. V.; Parikh, P.; von Pawel, J. J. Clin. Oncol. 2008, 26, 3543–3551.
3. de Jonge, M. J.; Punt, C. J.; Sparreboom, A. J. Clin. Oncol. 2002, 20, 1923–1931.
4. Li, M. C.; Hertz, R.; Bergenstal, D. M. N. Engl. J. Med. 1958, 259, 66–74.
5. Burden, D. A.; Osheroff, N. Biochim. Biophys. Acta. 1998, 1400, 139–154.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