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位量數(上)—平均數

Print Friendly

地位量數(上)—平均數 (Measures of Location (I): Mean)
國立成功大學統計系 藍翊文

地位量數,又稱為集中量數,屬於摘要統計值的一種,主要目的是用單一數字描述資料的中心位置,但是針對不同的資料類型,選擇具有代表性之中心位置的方法不同,最常見的地位量數有平均數、中位數及眾數三類,本篇針對平均數進行介紹。

一、平均數 (mean):

(1) 算術平均數 (arithmetic mean):將整組樣本加總後除上樣本數。

  • 計算公式(未分組):

樣本:\(\displaystyle\overline{x}=\frac{\sum^n_{i=1}x_i}{n}\)(統計量),\(n=\) 樣本大小,\(x_i:\) 第 \(i\) 個觀察值

母體:\(\displaystyle\mu=\frac{\sum^N_{i=1}x_i}{N}\)(母數),\(N=\) 母體大小

例子:欲調查某國小 \(20\) 位同學的身高,資料如下:

\(120, 133, 140, 128, 123, 134, 138, 129, 141, 158,\)
\(130, 134, 144, 126, 139, 141, 150, 118, 124, 127\)

求出 \(20\) 位同學的平均身高。

解:\(\displaystyle\overline{x}=\frac{\sum^n_{i=1}x_i}{n}=\frac{1}{20}(120+133+140+…+124+127)=133.85\)

  • 計算公式(已分組):

樣本:\(\displaystyle\overline{x}=\frac{\sum^n_{i=1}m_i\times f_i}{n}\),\(n=\) 組數,\(m_i:\) 第 \(i\) 組之組中點,\(f_i:\) 第 \(i\) 組之次數

母體:\(\displaystyle\mu=\frac{\sum^N_{i=1}m_i\times f_i}{N}\)

例子:將 \(30\) 位同學之段考成績表列如下(題目表中僅提供組界及次數),求平均:

表一、30 位同學之段考成績表。(本文作者藍翊文製)

組界 組中點(x)

(自行計算)

次數 (f) 組中點\(\times\)次數

(自行計算)

49.5-59.5 54.5 2 109
59.5-69.5 64.5 6 387
69.5-79.5 74.5 12 894
79.5-89.5 84.5 7 591.5
89.5-99.5 94.5 3 283.5
30 2265

解:先計算出組中點,並把組中點和次數相乘,\(\overline{x}=\frac{2265}{30}=75.5\)

(2) 修整平均數 (trimmed mean)當一組樣本中出現極端值(即數字太大或太小)時,為避免整體平均受到極端值的影響,可考慮將極端值移除後,再將剩下資料進行平均,又稱為去頭尾平均數。例如欲保留資料中 \(90\%\) 的數值計算修整平均數,需將樣本中的數值由小排到大排序,並將最大的 \(5\%\) 及最小的 \(5\%\) 的數值移除後計算平均數,即為 \(90\%\) 修整平均數。

例子:\(15\) 位打靶者,每人有 \(13\) 發子彈,其中靶的次數如下:

\(13, 1, 5, 6, 7, 8, 4, 5, 6, 7, 8, 11, 12, 6, 8\)

求 \(15\) 位同學之 \(70\%\) 修整平均數。

解:\(n = 13,~~~a = 0.3\),應去頭尾的筆數各為 \(\left[\frac{0.3}{2}\times 13\right]=\left[1.95\right]=1\)(小數點後無條件捨去),意即去掉最大的數 \(13\),及最小的數 \(1\),剩下的 \(13\) 筆資料為:

\(4, 5, 5, 6, 6, 6, 7, 7, 8, 8, 8, 11, 12\)

因此 \(70\%\) 修整平均數為 \(\frac{4+5+5+…+8+11+12}{13}=7.1538\)

(3) 加權算數平均數 (weighted mean):應用在觀測數值之重要性不相等的情況。

  • 公式:\(\displaystyle \overline{x_w}=\frac{w_1x_1+w_2x_2+w_3x_3+…+w_nx_n}{w_1+w_2+w_3+…+w_n}\),\(w\)(權重):用以區分觀察值重要性的數字。

例子:探討 A 棒球隊 \(3\) 位打擊手之打擊率,其打擊率與打及次數如下表所示,求 \(3\) 人之平均打擊率。

表二、三位打擊手打擊率表。(本文作者藍翊文製)

打擊者 打擊次數 打擊率
王小明 30 0.35
蔡小華 10 0.22
吳小凱 20 0.27

解:以打擊的次數作為權重,可得:

\(\displaystyle \overline{x_w}=\frac{30\times 0.35+10\times 0.22+20\times 0.27}{30+10+20}=\frac{18.1}{60}=0.30167\)

此三位打擊者的平均打擊率為 \(0.30167\)。

(4) 幾何平均數 (geometric mean):將 \(n\) 個觀察值連乘後取 \(n\) 次方根,各數值中不可有任一個數為 \(0\) 或為負數,一般在數列成等比級數、計算比例、變動率時使用。

  • 公式(未分組):\(\displaystyle G=\sqrt[n]{\Pi^n_{i=1}x_i}=\sqrt[n]{x_1\cdot x_2\cdot … \cdot x_n}\)

例子:求\(3, 3, 9, 9, 27, 27\) 之幾何平均數。解:\(\sqrt[6]{3\times3\times9\times9\times27\times27}=\sqrt[6]{3^{12}}=9\)

(5) 調和平均數 (harmmonic mean):為各數值倒數之算術平均數的倒數,又稱倒數平均數,數列中不能有任何一個數為 \(0\),一般用在數列呈等差級數、平均速率的情況。

  • 公式(未分組):\(\displaystyle H=\frac{n}{\sum^n_{i=1}\frac{1}{x_i}}\)

例子:欲往返甲、乙兩地,兩地之距離為 \(10\) 公里,去程平均每小時走 \(3\) 公里,回程平均每小時走 \(5\) 公里,求全程往返的平均速率為何?

解:\(\displaystyle H=\frac{2}{\frac{1}{3}+\frac{1}{5}}=3.75\) (公里/小時)

  • 公式(已分組):\(\displaystyle H=\frac{n}{\sum^n_{i=1}\frac{f_i}{m_i}}\),\(f_i:\) 每組個數,\(m_i:\) 每組的組中點,\(n=f_1+…+f_n\)
73651_p1

圖一、算術平均數(綠線)、幾何平均數(紅線)與調和平均數(藍線)之關係。(本文作者藍翊文製)

連結:地位量數(下)—中位數、眾數


參考文獻

  1. 楊明宗 (2012)。統計學上課講義。p.40-65
  2. 畢勝 (2012)。統計學上課講義。p.1-22~1-43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