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化學

二苯乙醇酸重排反應

二苯乙醇酸重排反應 (Benzilic Acid Rearrangem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 周明暐

二苯乙醇酸重排反應1-4最早由德國化學家 Justus Liebig (Justus Freiherr von Liebig,1803 – 1873) 於 1838 年發表。Justus Liebig 的主要貢獻為農業化學以及生物化學領域,並且被譽為「肥料工業之父」。

比吉內利反應

比吉內利反應 (Biginelli Reac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 呂嘉瑋

此反應是由義大利化學家 Pietro Biginelli 於 1893 年提出。Pietro Biginelli 於 1860 年 7 月 25 日出生在義大利的皮埃蒙特薩丁島 (Piedmont-Sardinia)。就讀都靈大學 (University of Turin) 時,曾向當時著名的化學家 Icilio Guareschi 教授學習。

1891 年,Biginelli 開始在佛羅倫斯大學 (University of Florence) 的實驗室工作。2 年後,即 1893 年他發表合成嘧啶的方法,稱為比吉內利反應 (Biginelli reaction)。

沃爾夫重排反應

沃爾夫重排反應 (Wolff Rearrangem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四年級 趙崇瀚

沃爾夫重排反應 (Wolff rearrangement) 是以德國化學家 Ludwig Wolff 所命名,其在 1902 年首先發現將重氮苯乙酮 (diazoacetophenone) 與氧化銀及水進行反應,會得到苯乙酸,而若是反應的過程中有氨的存在,則會產生 2-苯基乙醯胺。(圖一)然而在當時,沃爾夫重排反應尚未被明確地定義,其反應的機制亦未明瞭,原因是此種反應的反應物 $$\alpha$$-重氮酮類化合物 ($$\alpha$$-diazo ketones) 仍缺乏有效地合成方法。直到 1930 年代已經有辦法合成出 $$\alpha$$-重氮酮類化合物之後,沃爾夫重排反應才被進一步地研究探討。

鏈聚合反應

鏈聚合反應 (Chain Polymeriza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 黃仲楷

簡介

71842_p1

圖一、保羅·弗洛里 (Paul John Flory)。(來源:參考資料5)

1929 年,華萊士.卡羅瑟斯 (Wallace Hume Carothers) 提出,聚合物可依聚合方式的不同,分為加成聚合與縮合聚合兩種,並且提及兩者產物的不同:加成聚合的產物僅有聚合物分子,而縮合聚合還會產生一些低分子量的分子。

然而 1953 年,保羅.弗洛里 (Paul John Flory) 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進一步以反應機構為依歸,將聚合反應分成了逐步增長聚合 (step-growth polymerization) 和鏈增長聚合反應 (chain-growth polymerization),並且說明逐步增長聚合反應機構中有官能基的參與,而鏈增長聚合反應則是自由基或離子基團。1

概述

鏈增長聚合可簡稱為鏈聚合,它是一種由不飽和分子單體不斷增長活性位的一種聚合方式,這種模式會導致高分子量者的轉化率較低,常見的應用可製成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可作為活性中心者除了上述提及之自由基聚合反應的自由基、離子聚合的離子之外,尚有有機金屬化合物的配位聚合。1

米斯洛—伊文斯重排

米斯洛—伊文斯重排 (Mislow–Evans rearrangement)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所碩士生 吳佳瑀

米斯洛—伊文斯重排是一個有機化學的人名反應,1-5此反應以發現該反應的兩位化學家庫克特米斯洛和大衛伊文斯命名,反應由烷基硫化物發生 $$2,3-\sigma$$ 重排反應形成烯丙醇。

宮浦硼酸化反應

宮浦硼酸化反應(Miyaura Bora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趙姿晴

70249_p1

圖一 宮浦憲夫$$^1$$

宮浦憲夫 (Norio Miyaura)1,1946 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並在 1976 年於北海道大學完成他的工學博士學位,之後他在 Akira Suzuki 團隊擔任研究助理和助理教授,直到 1994 年 Suzuki 教授退休後,他晉升為教授,最後於 2010 年退休並榮獲榮譽退休教授。

諾爾吡咯合成法

諾爾吡咯合成法 (Knorr Pyrrole Synthysi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高勤為

69832_p1

圖一 Ludwig Knorr (1859-1921),參考資料6

路德維希.諾爾 (Ludwig Knorr) 是德國著名的有機化學家(圖一),首先發表了一個常用的合成吡咯衍生物的有機反應,此反應是利用 $$\alpha-$$氨基酮 (1) 和具有更強 $$\alpha-$$活潑氫的 $$\beta-$$酮酯 (2) 或 $$\beta-$$二酮類化合物反應在鋅和乙酸的存在下,在室溫進行縮合反應,得到吡咯和其衍生物(圖二)。1-5

麥克默里反應偶合反應

麥克默里反應偶合反應(McMurry coupling)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賴羽庭

69833_p1

圖一 John Edward McMurry$$^{18}$$

在 1970 年代初期,約翰.愛德華.麥克默里 (John Edward McMurry)(圖一)、向山光昭 (Teruaki Mukaiyama) 等人,分別發現利用羰基化合物與低價的鈦進行反應可得到烯烴偶合產物。在隨後幾年,麥克默里研究其使用範圍、方法和限制,1而今日使用低價鈦錯合物還原偶合羰基化合物形成相應的烯烴的方法被稱為麥克默里偶合反應 (McMurry coupling)(圖二)。1-17

約翰.愛德華.麥克默里生於 1942 年 7 月 27 日於紐約市,為康奈爾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的名譽教授。1964 年哈佛大學得到學士學位;於 1967 年,在吉爾伯特.斯托克 (Gilbert Stork) 教授的團隊下工作獲得博士學位。在他的博士學位後,加入了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任教;於 1980 年轉至康奈爾大學。16

曼尼希反應

曼尼希反應 (Mannich reaction)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碩士生 陳依如

卡爾・曼尼希 (Carl Ulrich Franz Mannich) 是德國的化學家,1877 年於德國弗羅茨瓦夫出生,1947 年在卡爾斯魯厄去逝,享壽 69 歲。曼尼希高中沒有畢業就在柏林的藥廠實習,之後又重返校園,在 1903 年於巴塞爾取得博士學位,之後先後在哥廷根、法蘭克福以及柏林藥物化學系任教。

曼尼希主要研究酮鹼 (keto base)、乙醇鹼 (alcohol base) 以及哌啶 (piperidine)、罌粟鹼 (papaverine)、內酯 (lactone) 的衍生物。

共價有機骨架

共價有機骨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COF)
中央研究院化學所博士後研究員 梁家榮

聚合物 (polymer) 的研究是透過各種不同的有機合成方式,合成出許多種經由重複相同單元,形成線形的一維高分子結構。為了使分子結構可以被設計成,應用在儲存或分離氫氣、甲烷、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材料上,化學家開發出許多重複相同單元的多孔性三維共價有機骨架。共價有機骨架和金屬有機骨架 (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 類似,都是具有多孔性的剛性結構。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