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學之父-達爾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Print Friendly

演化學之父-達爾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生物科童禕珊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張永達副教授責任編輯

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1809~1882):

1809年,達爾文出生在英格蘭,他天生喜歡動物,也喜歡蒐集各種植物、貝殼和礦石的標本。中學畢業後,父親送他去愛丁堡大學學醫,在此期間,達爾文充實了生物、解剖學上的知識,並且加入自然科學社團,他曾在社團聚會中,提出二項前人研究的錯誤:一是海蛭的卵衣,曾被誤認為是墨角藻(Bladderwrack)的幼年期;另一是板枝介的幼蟲,曾被誤認為是板枝介的卵。這些發現都需要細微的觀察和縝密的思考能力,足見當時的他已具有相當的科學研究能力。不過,因著他害怕開刀,怕見血和死人的天性,最後還是放棄學醫。

1827年秋天,達爾文到劍橋大學讀神學,在此期間,他寄情於自然科學書籍、和野外採集標本,特別是甲蟲標本的蒐集。在他的自傳中曾記載一段趣事:「有一天,我剝開老樹皮,發現兩隻稀有的甲蟲,我趕緊用兩手各捉一隻;然而,當第三隻甲蟲出現時,因為不想放棄牠,我將右手的那隻放入嘴裡,忽然間牠排出辛辣的液體,燒痛我的舌頭,只好把牠吐出,也放走了第三隻甲蟲。」後人為了紀念達爾文,許多新發現甲蟲就以「達爾文」命名!

在劍橋大學裡,達爾文認識了韓斯洛教授 (John Stevens Henslow, 1796~1861)。博學多聞的韓斯洛教授,對植物學、動物學、地質學、礦物學都有深刻的研究,而每週一次的學術性聚會,不僅讓達爾文學習到博物學,也結識許多天文學家、動物學家、教育學家和哲學家;1831年,韓斯洛教授介紹達爾文參與小獵犬號的航行,擔任艦上的科學研究工作,這次的航行,改變了達爾文的一生、也改變了世界。

1831年12月27日,達爾文登上小獵犬號,行程穿過大西洋,沿著南美洲繞行,然後橫渡太平洋,順著澳大利亞南側進入印度洋,再繞過非洲好望角,回到大西洋,經南美洲東岸返回英國。在歷時五年的行程中,達爾文研究各地的地質、礦物、化石以及當地的動植物。並且將其做成標本。根據這些研究,他發現地層會改變;而地層裡的古生物化石,和許多現代的生物,有許多共同點,卻又不盡相同,因而興起生物會演化的想法。

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加拉巴哥群島上的觀察;加拉巴哥群島位於東太平洋赤道附近,隸屬厄瓜多爾,原意是指大海龜,因為島上常有巨龜聚集。而達爾文在群島上研究時,他發現許多同種的鳥在不同的島嶼上,卻有長、短、粗、細、寬、扁等不同形狀的鳥嘴。經過反覆的思考,他認為島上的物種是由南美洲遷移過來,在不同島嶼環境條件的長期影響下,逐漸產生了變異,最終形成現今的多樣性。

1836年,達爾文回到了英國,發表許多地質方面的論文,逐漸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並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不過他一直沒有發表物種演化的理論,只將這些理論透過書信、言談,陸續告知一些好朋友,包括:虎克(Joseph D. Hooker, 1817~1911)、賴爾(Charles Lyell, 1797~1875)、赫胥黎(Thomas Huxley, 1825~1895)等人;1838年,達爾文讀了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馬爾薩斯認為人口以幾何級數增加,糧食則以算數級數成長,若不節制人口成長,將造成生存競爭和不適者淘汰,達爾文因此得到啟發。

1858 年,一位年輕的科學家華萊士(Alfred R. Wallace,1823~1913),在考察巴西、馬來半島等地的物種後,寫成論文寄給達爾文,論文的內容和達爾文的論點不謀而合。因此,在朋友們的協助下,擷取多年前的論文和書信中的相關內容,和華萊士的論文一起發表於林奈協會。隔年,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使得物種進化的理論自此有了較嚴謹的論述。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