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速度(Group Velocity)

Print Friendly

群速度(Group Velocity)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物理科王俊乃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吳仲卿教授責任編輯

當波動經過調變(modulation)或者是封包(envelope)之後,合成波的整體波形,在空間中傳播的速度,稱之為群速度。舉例來說,想像一下,假如將一個石頭丟入非常平靜(still pond)的池塘中,會發生什麼現象呢?

當石頭撞擊水面時,水面上會出現一個圓形區域的水波(a circular pattern of waves)。接下來,這個圓形區域會很快地轉變成數個同心圓環狀的水波傳播出去,擴散出去的的水波稱之為波群(wave group)。波群前進的速度稱之為群速度。

經過分析,每個波群其實是由數個波長不一樣的子波組成的,每個子波的波速也不相同。整體來說,波長比較長的子波,傳播的速率也比較快,但是當它接近波群的前端時(leading edge),就逐漸地消失了。波長比較短的子波,傳播的速率就比較慢,當它從波群擴散的範圍(trailing boundary)出現(emerge)同時,也就開始逐漸地消失了。

在深水區域,表面的水分子擾動,會形成表面重力波(gravity waves)傳播,就是一個由不同頻率的子波形成的波群,每個子波的波速稱之為像速度(phase velocity)。在大部分的狀況下,像速度比群速度快,但是水分子本身的擾動速率卻遠比像速度小更多。
群速度與像速度是不相同的概念,最早是由 W.R.Hamilton 在 1839 年提出,然後在 1877 年,Rayleigh 在其著作”Theory of Sound”,有完整的交代。


資料來源: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Group_velocity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