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曲線的教學動機與作圖器的製作(Motivation to teach conics and construction apparatus)

Print Friendly

圓錐曲線的教學動機與作圖器的製作(Motivation to teach conics and construction apparatus)
台北市立西松高中數學科蘇惠玉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一、前言

一個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所碰到的問題,必須能夠靠自己的專業訓練尋求解答。他/她可以藉助於自身的教學經驗、同儕的幫忙,或是尋求書本中的知識,藉此造就自己的專業成長。在教師尋求解答的許多途徑中,他/她在數學史中所獲得的背景資料與相關知識,經過適當的剪裁與應用,可以讓數學教師更深入詮釋教科書中的數學知識,進一步轉化成適合的教材,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全面地體會、欣賞與吸收老師所教與的數學知識,讓教師與學生同時獲得成長。

然而,如何將數學史「適當」應用於教學中,通常是數學教師不敢輕易嘗試的主因之一。以下,筆者就以圓錐曲線的教學為例,先簡單的陳述如何利用數學史的素材,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介紹圓錐曲線的機械作圖方法,以做為教師在教學時的參考。

二、圓錐曲線教學的「引起動機」

從史料的觀點來看「圓錐截痕」,一般認為古希臘數學家對圓錐曲線的興趣,來自於「三大作圖題」中的「倍立方」問題。所謂倍立方問題,即如何為一個正立方體的體積加倍,而且維持形狀同樣為正立方體;換句話說,即是將一個邊長為 $$a$$ 的正立方體體積加倍,要作出一新的正立方體之邊長 $$x$$,滿足 $$x^3=2a^3$$。這個問題被希波克拉提斯歸結為作出兩線段長 $$a$$ 與 $$2a$$ 的兩個連續比例中項。也就是說,要作出兩線段 $$x,y$$ 滿足

$$\displaystyle\frac{a}{x}=\frac{x}{y}=\frac{y}{2a}$$

$$x$$ 即為所要求的新正立方體的邊長。希波克拉提斯的發現並沒有解決倍立方的問題,只是將問題轉換成作兩個比例中項 $$x$$ 與 $$y$$ 的問題。Menaechmus(約350B.C.)則引入新的曲線,即圓錐曲線來解決這個問題。將連比例式拆成兩個等式:$$\frac{a}{x}=\frac{x}{y}$$ 及 $$\frac{a}{x}=\frac{y}{2a}$$,從此,可得方程式 $$x^2=ay$$(或 是$$y=\frac{1}{a}x^2$$),及 $$xy=2a^3$$,因此,倍立方問題中所要求的 $$x$$ 與 $$y$$,即被轉換成求兩個圓錐曲線的交點了。

當然,在尺規作圖的限制中,圓錐曲線無法利用直尺和圓規作出。那麼,吾人究竟應該如何才能畫出拋物線、橢圓與雙曲線呢?

三、圓錐曲線的作圖

現在高中的圓錐曲線教學,通常直接從定義著手,而「定義」並沒有辦法告訴我們,滿足這樣定義的曲線長什麼樣子。通常,這需要數學教師進一步將「定義」轉化成圖形,如此,學生才能在學習第一步建立意義。

為此,筆者打算以荷蘭數學家F. van Schooten (1615-1660) 在詮釋笛卡兒的《幾何學》時,所設計的圓錐曲線作圖器為材料,提供給數學教師參考,可以讓學生實際作出儀器,利用自己作的機械工具作出圓錐曲線;同時,他們也可以將圓錐曲線的概念融合在學習單中,讓學生進一步利用這樣的作圖器將概念整合。

(1)橢圓作圖器

$$AB$$ 與 $$BE$$ 是兩根不一樣長度的棍子,在 $$B$$ 點連結;在 $$BE$$ 上取一點 $$D$$,使得 $$\overline{BD}=\overline{AB}$$。將 $$D$$ 點連接在一個軌道尺 $$L$$ 上,$$E$$ 點上放置一枝筆,當 $$D$$ 點沿著 $$L$$ 移動時,在 $$E$$點 的筆所畫出的軌跡就是一個橢圓。
除了讓學生實際作出這樣的儀器之外,還可以設計學習單讓學生去證明 $$E$$ 點所畫出的軌跡為一橢圓。荷蘭數學史家兼數學教育家Jan van Maanen曾設計過這樣的學習單,筆者將他的內容稍做修改,並運用讓學生容易作答的問題來引導。

(2)拋物線作圖器

將兩根軌道尺 $$GI$$ 與 $$GE$$ 垂直放置,讓 $$G$$ 點可以沿著 $$GE$$ 移動,並作一可變動角度的菱形 $$BFGH$$,將 $$B$$ 固定在紙面(平面)上,$$G$$ 固定在軌道尺 $$GI$$ 上,同時在對角線 $$F$$ 與 $$H$$ 上釘上一條軌道尺,讓菱形 $$BFGH$$ 在變動時,此軌道尺皆保持為菱形的對角線。在軌道尺 $$FH$$ 與 $$GI$$ 的交點 $$D$$ 放置一枝筆,當 $$G$$ 沿著 $$GE$$ 移動時,$$D$$ 點所畫出的軌跡即為拋物線。因為 $$\triangle{BHD}\simeq\triangle{GHD}$$,所以 $$\overline{BD}=\overline{GD}$$,即拋物線上的動點 $$D$$ 滿足到焦點 $$B$$ 的距離等於到準線 $$GE$$ 的距離。

(3)雙曲線作圖器

$$AD$$ 與 $$AF$$ 為兩根相同長度的軌道尺,交點為 $$A$$,其中 $$\overline{CD}=\overline{GF}$$;且作 $$\overline{DG}=\overline{CF}$$,$$D$$ 與 $$G$$ 以釘子釘在軌道尺上,使其當 $$A$$ 移動時可跟著旋轉。將 $$C$$ 與 $$F$$ 固定在紙面(平面)上,拉著兩根軌道尺使 $$A$$ 點移動,$$A$$ 點所畫出的軌跡即為雙曲線。
因為 $$\overline{AD}=\overline{AF}$$,$$\overline{CD}=\overline{GF}$$ 所以 $$\overline{AC}=\overline{AG}$$,故 $$\overline{AF}-\overline{AC}=\overline{CD}$$(固定長)。
即動點 $$A$$ 到兩焦點 $$C$$、$$F$$ 的距離差為一定值。

參考資料:

  1. Van Maanen, Jan (1995).“Alluvial Deposits, Conic Sections, and Improper Glasses, or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pplied in the Classroom”inLearn From The Masters!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4 +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