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漿的定義(Definition of Plasma)

Print Friendly

電漿的定義(Definition of Plasma
國立台南第一高級中學二年級阮鏞蔘/國立台南第一高級中學物理科王俊乃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電漿常被描述為帶正負電粒子的電中性物質,但是仍然有三個準則。

1. 似電漿的物質:帶電粒子間必須彼此非常接近而足以影響旁邊許多帶電粒子,而非僅僅是與其最靠近的粒子有互動(這些共同效應是電漿中極為特別的特性)。電漿近似物在一些特 定粒子的巨大影響範圍內是有效的。(這個範圍叫做Debye sphere,而該半徑就是德拜屏障長度”Debye screening length”)在Debye sphere內的平均粒子數被稱做電漿參數”Λ”(希臘字Lambda)。

2. 容積相互作用 (Bulk interactions):德拜屏障長度(同上述定義),相較於電漿的體積是比較小的。這個依據顯示,在電漿體積內的相互作用,比在邊緣會產生的邊界效應重要。

3. 電漿頻率 (Plasma frequency):電子電漿頻率(描述電子的電漿震盪),與電子-中性粒子的碰撞頻率(描述電子和中性粒子的碰撞頻率)相較而言是較大的。當這個條件有效時,電漿迅速地去發揮屏蔽電荷作用 (準中性是電漿內涵另一個的定義)。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Plasma_(physics)#Definition_of_a_plasma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1 +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