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原效應

Print Friendly

藤原效應 (Fujiwhara Effect)
臺中市立惠文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曾世佑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許瑛玿教授責任編輯

1921到1931年間,日本氣象廳臺灣長藤原咲平 (Fujihara Sakuhei)在一系列的水工實驗中發現當兩個水漩渦間的距離小到某種程度時,此二水漩渦便會彼此牽引而互相影響彼此的運動,以彼此連線中心為圓心進行旋轉運動。

這種現象在大氣渦旋當中也會出現,當兩個颱風(或是熱帶氣旋)彼此靠近到一定的距離以內時,兩颱風彼此也會互相牽引而作旋轉運動,如果兩個颱風強度接近,則將以彼此連線中心為圓心互繞;如果其中一個颱風強度較大,則強度較弱的颱風將被牽引繞行強度較大的颱風;繞行的方向則視颱風位於北半球還是南半球而定,在北半球以逆時針方向繞行而南半球則是以順時針方向繞行。

因為藤原效應是兩個颱風間的相互影響,因此又稱為雙颱效應,不過也有較罕見的三個(或以上)颱風發生藤原效應的例子。一般來說,颱風至少必須互相靠近到1500或甚至1000公里以內的距離才會發生明顯的藤原效應。在全世界的颱風生成海域中,以西北太平洋(也就是東亞地區)發生藤原效應的機率最高,由於西北太平洋區每年颱風季節生成熱帶氣旋的數量非常多,形成時間相近且空間上接近,因此較容易發生兩個以上颱風彼此接近至可發生藤原效應距離的情形。

藤原效應發生時,颱風彼此互繞,但在藤原效應發生的同時颱風各自又會受其他大尺度環流系統的牽引而移動,因此整體的移動路徑就會變得十分複雜,移動路徑的預測也會變得更加困難,使得氣象預報人員不易預測颱風路徑而降低颱風路徑預報的準確度。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因藤原效應而出現怪異颱風路徑的例子,如:1986年侵襲臺灣灣造成嚴重災情的韋恩颱風,該颱風在登陸臺灣灣離開之後,受薇拉颱風影響而發生藤原效應,其行進路徑以近乎180度轉向。

藤原效應除了讓颱風互繞之外,也可能伴隨彼此遠離或靠近的運動,在某些例子中甚至會出現強度較大的颱風最後併吞強度較小的颱風(氣旋)的情形。一般民眾應於氣象預報提及有可能發生藤原效應時,對颱風未來路徑的不確定性提高警覺,認知到颱風將可能無預警轉向,因此必須更加密切注意颱風的動態消息,小心防範可能的災害。

臺灣灣所位居東亞,本來就已經是藤原效應發生最頻繁的地區,近年來再加上全球暖化的影響,西北太平洋區在颱風季節生成颱風的頻率可能越來越高;同一洋區生成颱風的數量越多,藤原效應發生的可能性就越高。西元兩千年以來,臺灣灣附近幾乎每隔兩到三年就至少發生一次藤原效應,對如此不易預報路徑的颱風影響臺灣灣時,一般民眾更需提高警覺,謹慎做好防災工作。


參考資料
中央氣象局颱風百問:30. 「藤原效應」是什麼?
http://www.cwb.gov.tw/V6/education/encyclopedia/ty030.html
維基百科:藤原效應
http://zh.wikipedia.org/zh-tw/%E … F%E6%95%88%E6%87%89
香港天文臺灣:什麼是「藤原效應」?
http://www.hko.gov.hk/education/ … ele_fujiwhara_c.htm
維基百科:Fujiwhara effect
http://en.wikipedia.org/wiki/Fujiwhara_effect#cite_note-1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