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傳記及其教學之反思(On biography of mathematicians and its use in classroom)

Print Friendly

數學家傳記及其教學之反思(On biography of mathematicians and its use in classroom)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洪萬生教授責任編輯

 數學家傳記是很好的數學教學題材,本文針對教材選擇與教學策略,提供一些初步的建議。

一般而言,專業數學史家出版學術性的數學家傳記,都不是為了普及的目的。不過,目前倒是有頗多的數學家傳記,卻是由科普作家所出版,其創作關懷值得我們推薦。

就出版記錄來看,Eric T. Bell似乎最早使用數學家傳記作為一種(普及)策略,特別是生動的軼事,以方便引介這些數學家的發現成果給社會大眾,他的《大數學家》(Men of Mathematics),儘管不無誇張渲染或扭曲史實,仍然吸引頗多讀者的注意。

不過,數學家Martin Davis對於歷史書寫和說故事的密切關係,還是非常在意。他發現到有一些科普作家並不理解他們所寫的東西,譬如,他就嚴厲批判《數學巨人哥德爾》一書的作者約翰‧卡斯提和維納‧德包利,因為他們在說明有關高斯發現的等差級數求和公式延拓到 $$1+2+…+n=n(n+1)/2$$ 如何成立時,犯了明顯毫無理由的謬誤。另一方面,Davis雖然不是歷史學家,但是,他對於傳主的生平真實事蹟,則認為毋須隱瞞,譬如奧地利偉大的邏輯學家弗列格(Gottlob Frege) 曾經支持納粹反猶太,就與其坦然面對羅素集合悖論之致命衝擊之生命格調,明顯地無法相容。

在數學教育這一邊,說故事,尤其是說有關數學或數學家的故事,一向都是數學教師在課堂中最受歡迎的教學插曲。在論及數學家傳記如何融入數學教室活動之前,我們必須首先釐清課堂上如何可以運用數學史。大致說來,後者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當然就是前述的「說故事」!然則怎麼「說」呢?我們認為史實的「求真」固然重要,但由於我們的目的在於數學的教與學之成效,所以,只要能夠提振學生的士氣與興趣,就已經達到初步的目的了。當然,學生如果因而得到人格與認知兩方面的啟發,那麼,數學史的運用價值就更高了。此外,如果可以在引入傳記的脈絡中,從歷史的角度注入數學知識活動的文化意義,在數學教育過程中實踐多元文化關懷的理想,那就更是善莫大焉了。

至於數學家傳記如何具體地「融入」教學過程之中,我們不妨參考Helena Pycior 的看法。由於Pycior是任教於歷史系的專業數學史家,因此,她對於「傳記」如何引進數學教室,難免比較求全。其實,要是她有機會走進數學課堂實際參與教學,她對「傳記」如何利用說不定會有「另類」的反省。換言之,一旦數學史家有了數學教學關懷之後,他(她)們對於數學史如何「融入」數學的教與學,或許會變得比較從容與自在。

事實上,Pycior指出如何使用有三個面向值得考量:1. 使用的目的;2. 隨著目的,而選擇相關層次的傳記;3. 時時吸收最新的傳記資料。顯然,她極力將傳記的使用目的,從娛樂提升到更高層級─ 紀念價值與數學的人性化。在學生普遍畏懼、討厭數學的情勢下,將數學或數學家人性化,將有助於降低學生對數學的焦慮與冷漠,更進一步地可讓他們心中無數的挫折感得到抒發。譬如說吧,如果天縱英明的康熙皇帝都無從理解符號代數,那麼,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挫折應該比較釋然,教師再來引導或鼓勵,或許就比較容易了。

另一方面,柏林霍夫和辜維亞也在他們的《溫柔數學史》中,提及傳記如何引進數學教室,他們針對高斯發現等差級數求和公式之故事,提出下列評論:「說這樣的故事的確有一些用處。畢竟,這是一個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位學生成了英雄人物,機智更勝於他的老師。這個故事本身將讓學生深感興趣,而且他們或許會記住。由於牢記在他們的記憶之中,這個故事有如一個掛鉤,可以在上面掛一個數學概念-在本例中,這是指算術數列的求和方法。就像大部分傳記的評論一樣,這個故事也提醒學生,有真實的人物在他們所學習的數學背後,同時,某人也必須發現這一公式,並掌握這一概念。」他們還指出:當這一故事按照一般人熟悉的方式陳述時,它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公式,亦即數學的認知面向仍然至關緊要。無怪乎他們提醒讀者說:「使用歷史或傳記軼事的主要限制,經常由於他們只是略微連結到數學而已。」

根據上述有關數學家傳記如何引進教學的反思,我們在此以《不只一點瘋狂》為例,指出作者如何將這個有關天才數學家艾狄胥的傳奇故事,說得數學不只是裝飾用的名詞而已。事實上,數學家張海潮為本書導讀時,就已明白注意到作者在各章之間,不斷地嘗試從數學之美和數學之嚴謹,來回答何以數學對於一生漂泊的艾狄胥,具有那麼大的吸引力。從本書第二章開始,作者就依序引進畢氏定理、2是無理數、歐幾里得如何證明質數無窮多、尤拉如何解決七橋問題、常態分布與機率數論,以及康托的集合論。顯然,正如張海潮所指出:「作者非常清楚,描繪E(按:即艾狄胥的簡稱)的一生若略過數學,必然流於空泛。但是他能如此技巧地交互穿插,呈現出E與數學的美妙『糾葛』,使整本書毫不顯艱澀,趣味和知性並陳,可說相當周到。」

參考書目:

  1. 洪萬生 (1999a).〈康熙皇帝與符號代數〉,《HPM台北通訊》2(1): 1-3
  2. 洪萬生 (1999b).〈HPM隨筆(二):數學史與數學的教與學〉,《HPM台北通訊》2(4): 1-3
  3. 洪萬生、英家銘、蘇意雯、蘇惠玉、楊瓊茹、劉柏宏 (2008).《當數學遇見文化》,台北:三民書局。
  4. 張海潮 (1999).〈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布魯斯‧柴斯特《不只一點瘋狂》(中譯本)「導讀」(台北:究竟出版社),頁7-10。
  5. 比爾‧柏林霍夫 /佛南度‧辜維亞 (2008).《溫柔數學史》,台北:博雅書屋。
  6. 布魯斯‧柴斯特 (1999).《不只一點瘋狂》,台北:究竟出版社。
  7. 保羅.霍夫曼 (2001).《數字愛人:數學奇才艾狄胥的故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約翰‧卡斯提、維納‧德包利 (2003).《數學巨人哥德爾》,台北:究竟出版社。
  9. Bell, E. T. (1998). 《大數學家》(Men of Mathematics),台北:九章出版社。
  10. Osen, Lynn M. (2001).《女數學家列傳》(一版二刷),台北:九章出版社。
  11. Davis, Martin (2001). Engines of Logic: Mathematicians and the Origin of the Computer.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12. Davis, Martin (2005). “Mathematics and Biography”, June 29 on http://thalesandfriends.org.
  13. Pycior, Helena (1987). “Biography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Ivor Grattan-Guinness (Ed.) (1987), History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Paris: Berlin), pp. 170-186.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9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