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環

Print Friendly

牛頓環 (Newton’s rings)
臺中縣縣立中港高級中學物理科王尊信老師/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牛頓環(Newton’s rings)的現象,是由艾薩克.牛頓(Isaac Newton)發現的,所以命名為牛頓環,這是一種薄膜等厚干涉的現象,所謂薄膜等厚干涉現象,(參見Fig.1)是在厚度 $$d$$ 很小的情況下,薄膜厚度 $$d$$ 相同的位置,具有相同的光程差,故會對應同樣的干涉條紋,此現象可以解釋光的波動性質。

牛頓將一個凸透鏡放在平面透鏡上(參見Fig.1),並將一平行的單色光,垂直入射這兩面鏡子,當光穿過鏡面時,因為凸透鏡並非完全貼在平面透鏡上,而是有一非常薄的空隙可讓空氣進入,先將單色光想像成兩道光,第一道光完全通過球心,第二道光會先經過凸透鏡,接著經過空氣,再通過平面透鏡,因此兩道光所穿過的路程不同,造成光程差,接著可藉由調整光程差(意即調整空隙的大小,或可說是調整空氣部分的光程差),使得兩道光形成建設性干涉,當然,因為越靠近球心的光,所經過空氣的路程就會越短,所以是有非常多道光互相干涉的,接著在鏡子後放放置一屏幕,觀測其成像,可以看到一圈圈的環狀紋路(請參見 Fig.2),中央最亮點即是光穿過中心點的成像。

另外,我們也可以根據測量環路圖形的半徑,以及光的波長等已知條件,測量薄膜厚度,或是凸透鏡的曲率半徑,其公式推導與說明如下:

$$R^2=(R-d)^2+x^2=R^2-2Rd+d^2+x^2$$

其中

凸透鏡之曲率半徑為 $$R$$;凸透鏡之厚度為 $$d$$;凸透鏡之鏡心到其邊緣之距離為 $$x$$;

已知 $$d\ll R$$,可得 $$2Rd=x^2$$

$$\therefore \displaystyle d=\frac{x^2}{2R}~~~~~~~~~(1)$$

由於同一厚度之 $$d$$ 會對應相同的干涉條紋,根據等厚干涉之條件,且在 $$d$$ 很小的情況下,有:

$$2nd_m=m\lambda~~~~~~~~~(2)$$

其中

$$n$$ 是空隙中介質的折射率,在此為空氣故取 $$n=1$$
$$d_m$$ 是第 $$m$$ 條干涉條紋對應的厚度
$$\lambda$$ 是單色光波長

將 $$(2)$$ 式帶入 $$(1)$$ 式,可得第 $$m$$ 圈屏幕成像的亮紋半徑

$$x^{2}_m=m\lambda R$$

再根據測量屏幕圖形所得的數據,並使用逐差法,可得凸透鏡之曲率半徑為:

$$\displaystyle R=\frac{(x_m-x_k)}{(m-k)}\lambda$$

明顯的,這是一項可以證明光之波動性的實驗,不過在牛頓身在的 18 世紀,對於光的性質並未完全了解,牛頓所支持的粒子性,是當時大多數科學家所接受的理論,其可以解釋光的直線前進、折射、反射等幾何光學的現象,卻無法說明牛頓環的原理,之後的柏松亮點(Poisson Spot)或馬克士威(Maxwell)所提出光的波動方程式、甚至於愛因斯坦的光電效應,粒子派與波動派的學者爭吵不休,直到 1928 年波耳提出互補原理,說明光的粒子性與波動性兩者互補,相輔相成,才解決了這兩百年來的問題。


參考資料
http://en.wikipedia.org/wiki/Newton%27s_rings
註:Fig.2為維基百科用戶Warrencarpani提供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8 −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