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繩海槽的岩心紀錄

Print Friendly

沖繩海槽的岩心紀錄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蔡哲銘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沖繩海槽是東海大陸棚的邊緣,位於日本和台灣之間,是因菲律賓海板塊向西北方擠壓歐亞板塊,導致琉球海溝後方的岩石圈在張力環境下,擴展而形成的弧後盆地,海水深度從北段的500公尺逐漸變深至南段的2,300公尺。

聯合果敢號


沖繩海槽承接由臺灣及東海陸棚沖積下來的沉積物,並在其底部(約1500公尺深)大量堆積,各種沉積物中所含的碳酸鈣質沉積物隨著搬運及沉降,在碳酸鈣補 償深度(通常位在4000公尺深)以上,尤其是在1000公尺以內深度的海洋,鈣質化石不會完全被溶解,所以有機會保留黑潮流徑上各類浮游微生物的軀殼遺 體,並不斷地累積在海槽底部,造就一個海底天然的 「歷史檔案庫」,記錄詳細且連續。台灣海研一號曾鑽探南沖繩海洋表層沉積物4公尺,推算此地的沉積速率大約每千年20公分,假設沉積率一直不變,那岩心紀 錄可以推測約200萬年的沉積歷史。但在世界級的海洋鑽探船聯合果敢號到此進行鑽探工作後發現,從沖繩海槽中鑽出的410公尺長海洋岩心紀錄中,卻找不到 指標化石「pink Globigerinoides ruber」的蹤跡,這種粉紅色浮游生物是有孔蟲(Foraminifera)的一種,屬於單細胞生物,殼體上有許多小孔,在其生長過程中會將本體由小孔 中伸出,原本此種屬G. ruber殼體為白色(即碳酸鈣質原色),但在127,000年前的該種屬卻呈現粉紅色外觀(如下圖),並只存在短暫年代就絕滅,因此由pink G. Ruber並未出現在沖繩海槽的岩心中,可以斷定此處從海底到410公尺深的地層年齡小於127,000年,與之前預估的200萬年有非常大差距。換算南 沖繩海槽的沉積速率至少高達每千年325公分,是目前全世界沉積速率相當高的海域,因此南沖繩海槽的年紀比過去推測的年輕許多,僅相當於海床發育的胚胎 期。雖然不能得知大尺度的時間發展,卻是研究高解析度環境改變的好材料。

聯合果敢號為海洋鑽探計畫 (ODP, Ocean Drilling Program) 的專屬鑽探船,自 1985 年起服役至今。是歷來歷史最久,成效最大的大型國際合作計畫之一,利用聯合果敢號進行全球海域的鑽探研究,採取高品質、長度數百至數千公尺的海床岩心標 本,對地殼構造、環境變遷、和地球資源進行研究,十多年來已採集到總長度超過 150 公里的岩心,提供一百萬個以上的分析標本給二千名以上參與鑽探研究航次的各國科學家。於西元2001年5月2日聯合果敢號首次訪台,並與國內科學家於南沖 繩海槽進行195航次ODP岩心1202之深海鑽探研究工作。該計畫已於西元2003年9月30日執行第210航次後,聯合果敢號卸下ODP相關任務,後 續改由國際海洋鑽探計畫(IODP, Integrated Ocean Drilling Program)與地球號銜接服務。(引述自http://meda.ntou.edu.tw/core/?t=1&i=Foreign-2

Globigerinoides ruber (圖片來源:http://www.cmarz.org/CMarZ_RHBro ... ry_animals0002.html)

參考資料:
文建會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080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1 +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