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水色

Print Friendly

海洋水色 (ocean color)
臺北市立萬芳高級中學地球科學科邱怡禎老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吳朝榮教授責任編輯

仔細觀察,會發現海水顏色並不是單一顏色,而有許多的變化,如:開闊水域至大陸棚,水色由深藍色轉為淺綠色。而海洋水色的變化,亦是過去有經驗的航海人員用來導航、測深及尋找魚場的重要參考因素。

是什麼原因致使海洋水色的改變呢?海洋的顏色是由入射光與水中物質或顆粒相互作用所決定的。最重要的成分是能自由浮動的光合作用生物(浮游植物)和無機粒子。浮游植物含有葉綠素,它吸收紅光和藍光的波段,反射綠光。水中微粒物質可反射和吸收光線,因而降低了水的清澈度。溶解於水中的物質也會影響海水顏色。

圖片來源:NASA 官方網站

海洋水色資料(ocean color data)是指精確測量光在可見光波長的強度。海洋水色數據和上述成分是有關係的,因此,它可以用來計算物質在海水表面的濃度和生物活動程度。衛星觀測海洋水色提供一個了解全球性的生物活動視野觀點,超越過去僅從海岸或船隻獲得資料。

許多國家都發射海洋水色衛星,運用所觀測的海洋水色資料,了解水中物質的含量,並把這資訊應用於漁業資源、生物、環境、全球變遷、汙染等各項研究上。我國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中華衛星一號,其中一項任務就是海洋水色照相,所攜之海洋水色照相儀(OCI)有六段不同的波長,其中五段在可見光譜內,另一段是近紅外線,空間解析度約為800公尺,在高度600公里的軌道運行時,總視角為±30度,在地面上涵蓋寬度約700公里。近紅外線可測得海洋表面的顏色,用以研判海洋污染、水位變遷及潮流範圍等,而水色的分布及動態更可加以判斷漁場、生物資源分布、迴游魚群等相關漁業資訊。

海洋水色時間序列計畫(The Ocean Color Time-Series Project)。GES DISC是海洋水色時間序列計畫的夥伴,一個NASA REASoN CAN計畫,此計畫分析和處理CZCS(沿岸水色掃描儀實驗,在1978年10月7日攜載發射升空,是第一個在太空梭中專門用來測量海洋水色的儀器。雖然已有其他太空梭所析儀器能夠遙感海洋水色,但它們的光譜波段,空間解析度和動態範圍之靈敏度,適用於陸地或氣象用途。在CZCS,每一個參數則針對海水做檢測處理。)、OCTS(海洋水色和溫度掃描儀)、SeaWiFS(美國Orbview-2 衛星所酬載的海洋廣角觀測水色儀,有八個波段,在可見光波段和近紅外線波段,提供垂直離水輻射數據,用來探測全球海洋葉綠素濃度的分佈。)。和 MODIS(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Aqua的數據,為建立一統一的時間序列,始自1978年至今。GES DISC在Giovanni提供多種數據組與可視化分析基礎設施,讓海洋水色用戶實驗室(LOCUS Laboratory for Ocean Color Users)於海洋教育中對於使用海洋水色資料能更進階。

21世紀的演化與變遷。隨著海洋水色數據分析的進展,NASA海洋生物處理組(從 SeaWiFS計畫建立)已從海洋水色網進行數據存取和分佈。這使得正在進行的數據分析和數據後處理活動要同時進行。在同一時間,GES DISC藉由Giovanni提供簡單和基本的海洋水色數據分析。Giovanni目前提供在線數據分析環境,提供數據可視化和OBPG數據存取的獨特組合。

 


參考資料
1. http://web1.nsc.gov.tw/ct.aspx?xItem=11087&ctNode=40&mp=1
2. http://disc.sci.gsfc.nasa.gov/oceancolor
3. http://wwwnew.ss.ncu.edu.tw/~SpaceEdu/satellite/payload.html#海洋水色照相儀%20(OCI)
4. http://my.qoop.com/store/EARTH-AS-ART-1361333899832120/Ocean-Plankton-Bloom-off-Patagonia-by-NASA-image-created-by-Norman-Kuring–Ocean-Color-Web–Caption–qpps_9891845506637571/?if=1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