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美麗化學實驗--費雪(Fischer)決定葡萄糖(Glucose)的立體結構

Print Friendly

十大美麗化學實驗--費雪(Fischer)決定葡萄糖(Glucose)的立體結構
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李俊毅/國立臺灣大學化學系林雅凡博士責任編輯

立體化學一般認為源自1848年巴斯德(Louis Pasteur)分離酒石酸鹽晶體,而後於1874年,凡特何夫(Jacobus Henricus van’t Hoff)和勒貝爾(Joseph Achille Le Bel )才確立光學活性的來源:「若有四種不同的原子或基團排列在四面體的頂點,將會形成兩種異構物,而兩者互為鏡像關係。」(詳見 “十大美麗化學實驗--巴斯德(Pasteur)分離鏡像異構物(Enantiomers)”一文)

圖一:掌性中心

若一個原子與四個不同的基團相接,我們便稱這個原子為掌性中心(chiral center,見圖一),而連接的方式稱為組態(configuration)。擁有一個掌性中心的分子會有兩種光學異構物(optical isomers),由此可知決定醣類的立體結構是相當困難的,以葡萄糖(見圖二左)為例,葡萄糖擁有4個掌性中心,因此總共會有2的4次方:16種光學異構物。

圖二:左-葡萄糖,掌性中心位在第2~5號碳;右-費雪

1884年,費雪(Hermann Emil Fischer,1852-1919,圖二右)開始了他在醣類方面精彩的研究,在這之前,化學家僅知道葡萄糖具有醛的性質,對其立體結構尚一無所知。決定醣類立體結構並非單一實驗的成果,而是一連串不同試驗、耗時數年的工作,在此因篇幅與筆者能力有限,僅就費雪實驗的關鍵部分提出來探討。

圖三:苯胼

費雪在早些年提出苯胼(phenylhydrazine,圖三)的合成方法,他隨後發現苯胼會和醣類反應:醣類在過量的苯胼下會反應成具兩個碳氮雙鍵的化合物(脎,osazone),這個反應特別的地方在於苯胼會在第一、第二個碳處形成碳氮雙鍵,因此若兩種醣的差異只在第一個碳、第二個碳,他們均會得到相同的產物。例如費雪發現葡萄糖與果糖和苯胼都會生成一樣的產物,這代表葡萄糖與果糖除了前兩個碳所接的基團不同以外,其他的結構均相同(見圖四)。

圖四:葡萄糖與果糖除了前兩個碳所接的基團不同以外,其他的結構均相同

另外一個例子是將葡萄糖與氫氰酸(HCN)反應、酸化,這樣一來便可以得到多一個碳的酸,再將另一端的醇也氧化會得到雙酸。若在分子中存在面對稱,縱使具有掌性中心,整體仍不會出現光學活性,稱作內消旋(meso-compound)。而葡萄糖反應得到的其中一種雙酸不具光學活性,代表分子內具有對稱面:第二個碳與第六個碳的組態相同、第三個碳與第五個碳的組態相同,這樣便可回推葡萄糖組態的相對關係。(見圖五)

圖五:葡萄糖反應得到的其中一種雙酸不具光學活性,代表分子內具有對稱面:第二個碳與第六個碳的組態相同、第三個碳與第五個碳的組態相同,這樣便可回推葡萄糖組態的相對關係。

光學異構物中又屬鏡像異構物最難分離,因為鏡像異構物除了旋光度以外,其他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均相同,好比左手與右手。現今實驗上分離的方法有很多種,但萬變不離其宗,核心概念都是使用另外一種光學異構物來與其作用,此時原先的鏡像異構物混合物便會產生差異。好比朋友伸出左手跟你握手,因為用右手會很彆扭,你也會自然伸出左手,如此一來左右手便有了分別。

費雪首創利用啤酒酵母菌(beer yeast)進行光學異構物分離,因為酵母菌的酵素只會與其中一種異構物作用,所以反應後產物就可以達到分離效果,這是酵素應用在選擇性催化最早的例子。費雪同時使用具有光學活性的天然鹼與酸中和形成鹽類,產生的鹽類因為是由天然鹼引入新的掌性中心而不再是鏡像異構物,所以可以利用溶解度差異進行分離。最後費雪還進行葡萄糖的全合成,驗證他所定出的立體結構。

費雪的實驗縱使在一百年後的今天來看,依然是令人讚嘆的藝術菁華。他於1902年因為對醣類、普林(purine)合成的卓越貢獻而獲諾貝爾化學獎。與其他十大美麗化學實驗不同之處,在於費雪所進行的實乃歷經十年、繁複的多次實驗,而每個實驗又環環相扣、逐漸逼近真相,最後終於解出葡萄糖的立體結構。像這樣不仰賴運氣,完全憑藉科學邏輯推理的過程,告訴我們偉大的發現不一定是靈光乍現,紮實地完成每一個環節才是科學研究成功的不二法門。
 

參考文獻: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Hermann_Emil_Fischer
2. Horst Kunz, “Emil Fischer–Unequalled Classicist, Master of Organic Chemistry Research, and Inspired Trailblazer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Angew. Chem. Int. Ed. 2002, 23, 4439-4451
3. Pringsheim, Hans “Chemistry of the monosaccharides and of the polysaccharides Vol 6” http://tinyurl.com/mqphjd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7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