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耳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Print Friendly

波耳 Niels Henrik David Bohr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學系研究所許嘉榕研究生/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洪連輝教授責任編輯

波耳是丹麥的物理學家,透過引入量子化條件,提出了波耳模型來解釋氫原子光譜,提出互補原理和哥本哈根詮釋來解釋量子力學,對二十世紀物理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波耳(1885 – 1962)生於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其父親即為哥本哈根大學的生理學教授,母親為富裕猶太家庭的女兒,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愛好足球。1903 年波耳進入哥本哈根大學學習物理,於 1911 年獲博士學位。他曾在曼徹斯特大學拉塞福的實驗室短期工作。

基於拉塞福的原子核理論和普朗克的量子說,1913 年波耳提出了原子結構的波耳模型。按照這一模型電子環繞原子核作軌道運動,外層軌道比內層軌道可以容納更多的電子;較外層軌道的電子數決定了元素的化學性質。如果外層軌道的電子落入內層軌道,將釋放出一個帶固定能量的光子。

他在 1913 年提出原子能階及能階間躍遷放射或吸收光量子的觀念,不但成功解釋了氫原子光譜,更為後來量子物理的發展開創新境界。

1922 年,波耳由於對於原子結構理論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所在的理論物理研究所也在二三十年代成為物理學研究的中心。獲得 1922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1930 年代中期,研究發現了許多中子誘發的核反應。波耳提出了原子核的液滴模型,很好地解釋了重核的裂變。

量子力學於 1925-6 年間發展後,物理界陷於物質到底是波或粒的二象性迷惑中,他乃在 1927 年提出「相成原理」,後來發展為所謂「哥本哈根詮釋」,否定愛因斯坦的「物理實在觀」,成為量子物理學界物理觀的主流。波耳認識到他的理論並不是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還只是經典理論和量子理論的混合。他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夠描述微觀尺度的量子過程的基本力學。為此,波耳提出了著名的「互補原理」。

1997 年IUPAC正式通過將第 $$107$$ 號元素命名為Bohrium,以紀念波耳。

參考資料:
1.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 … 7%E7%8E%BB%E5%B0%94

2. http://vm.nthu.edu.tw/science/shows/atom/at3.html

發表迴響

你的電子郵件位址並不會被公開。 必要欄位標記為 *


− 1 = 6